保健

正确补钙方法

文|李颖薇医生(转载自香港《明报》)(妇女保健)

“医生,我需要补钙吗?钙片剂量应该是多少?”钙质是巩固骨质和牙齿的重要元素,女士随着年纪增长,加上进入更年期,储存在骨骼的钙质会加剧流失。所以,骨质疏松病人或收经后女士应要更加留意钙质的吸收。每天从食品中吸收钙质建议分量约1000至1200毫克,可先考虑高钙食品,例如高钙牛奶或豆奶、乳酪、芝士、深色绿叶菜和豆腐。如果未能从食物中摄取足够钙质,则建议服用钙片补充。

钙要怎样补?

怎样补钙?每天从饮食中吸收钙质+钙片+维他命D3?

例子1:陈女士每天饮用1包400毫克钙质分量的高钙豆奶,建议补充600至800毫克钙片

例子2:李女士每天进食1块200毫克钙质分量的芝士和400毫克钙质分量的奶粉,建议补充400至600毫克钙片

另外,由于都市人未必吸收到足够阳光,可以考虑补充维他命D3,基本摄取剂量为800 IU,希望减低跌倒后骨折的风险。

适量补钙与肾石无直接关系

“医生,食钙片会导致生肾石吗?”

其实,形成肾石的原因错综复杂,而研究发现,进食适当剂量钙片与肾石并没有直接关系。如果担心肾石问题,我们应该要避免过多草酸盐的食品,例如菠菜、豆制品、坚果、马铃薯、朱古力等。

可以留意的是,从天然食物中多摄取钙质,有助减低肾石风险。至于进食钙片补充,就要注意剂量,以及避免高草酸盐食品。另外,建议每天饮6至8杯水,减少进食盐或咖啡因,从而减低肾石的风险。

如本身有肾石病历的人,可选择服用柠檬酸钙和谘询泌尿科医生。

不吃钙片考虑粉剂或水剂

“医生,我服用钙片后胃痛,可以怎办?”

碳酸钙在酸碱中和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可能导致胃气、腹胀、打嗝或肠胃不适。另外,碳酸钙建议在进食后胃酸较多的环境下服用,以增加吸收。若需要长期服用抑制胃酸胃药,碳酸钙分解和钙质吸收也会减少。所以,若有以上情况,可以考虑服用柠檬酸钙,因它的吸收不受胃酸影响,可于餐前或餐后服用,对肠胃的副作用相对较小。

当然,胃部不适亦有心理因素影响,有少数病人难以接受服用较大粒的钙片,就算尝试不同成分或品牌亦会胃部不适。其实除了药丸,亦可以考虑粉剂或水剂,详情可以咨询药剂师。

 
 

 

反应

 

国际

多吃钙片能保骨?
少做2点 高血钙骨松照上门

钙片补充过量,恐造成高血钙,使钙质囤积血管,或造成其他软组织硬化。(pixabay)

(台北30日讯)68岁杨妈妈平时热心参与社区活动、参加土风舞班当作运动,吃许多钙片保骨,没想到日前接受健康检查,发现骨质密度小于-2.5,已达骨质疏松标准,让她震惊不已,还归咎“一定是钙片吃不够多”,经进一步抽血检查,确认血液中维他命D浓度严重不足,才找出导致骨质疏松的元凶。

亚洲大学附属医院家庭医学科主治医师陈建志表示,足够钙质确实会使罹患骨质疏松的机率相较偏低,但钙质并非进入人体后立刻被利用,若一味补充钙质,却没有透过足够维他命D帮助钙由肠胃道吸收,并从肾脏回收钙,则恐使钙质白白流失,而维他命D不足的年长者,也容易增加肌肉无力、老年衰弱跌倒风险,甚至增加认知功能障碍的问题。



当靠墙站立时,若后颈与墙的距离大于3公分,就有骨质疏松的风险。(亚洲大学附属医院提供)

陈建志指出,骨质疏松是长者的隐形杀手,骨质疏松患者如不慎跌倒易造成骨折,后续对个人及家庭照护都是极大负担,故“肌少症”和“骨质疏松”经常为中高龄族群关注的话题,多数民众认为运动和补钙为预防骨质疏松的不二法门,殊不知维他命D在预防骨质疏松上,扮演极重要角色。

医师强调,维他命D在生理机转中,扮演平衡体内钙磷离子浓度、帮助骨骼正常代谢以及维持肌肉神经细胞功能的重要角色,而人体获得维他命D主要方式为晒太阳,例如曝晒在正午阳光下(UVB,波长约为290-320 nm)约15分钟,皮肤能将维他命D前驱物,经肝脏及肾脏转化为有活性的维他命D3,并刺激肠胃细胞吸收钙离子。

摄取动物脂肪、蛋类及奶制品可补充维他命D。(pixabay)

此外,民众也可从食物中获取维他命D,如奶油、动物脂肪、蛋类及奶制品、鱼油类与肝脏、麦片、早餐穀物及婴儿食品等,因东方人对于奶制品摄取量低于西方人,故也可透过维他命D补充剂获得。医师也提醒,维他命D并非百利无一害,若补充过量,恐造成高血钙,容易使钙质囤积血管,或造成其他软组织硬化,建议一般正常饮食者,只要适度进行户外运动,通常每日仅需补充600至800个IU即可。

新闻来源:ETtoday新闻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