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今起实施报复措施 韩国入境旅客须核酸检测

入境韩国的中国旅客被要求进行落地核酸检测,引中方不满。
(北京1日讯)中国政府今天起对从韩国搭机入境的旅客实施冠病落地核酸检测,若验出阳性立即送去隔离。
韩国媒体声称,这是报复韩国延长停发中国旅客短期签证所采取的措施。
中国民航局1月31日通知中韩航线的两国航空公司,今天起从韩国乘搭直航航班入境中国的旅客,落地后一律必须接受冠病核酸检测,筛检结果如果呈阳性,必须接受居家、居所隔离或住院隔离。
韩国驻中大使馆也在网站公告,已接获中国政府通知。
韩国外交部一名官员说,政府坚持除了防疫以外的其他因素,不得影响从韩国入境中国的旅客。韩国政府基于保护公民的理由,以科学为依据采取防疫措施,现在韩方正与中方展开必要的沟通。
由于中国去年底放弃清零政策,冠病疫情大爆发,韩国政府宣布从1月2日起,暂停签发中国公民赴韩的短期签证,并要求登机前必须提供阴性筛检证明,入境也必须接受核酸检测。中国政府就在1月10日起,停发韩国公民赴中国的短期签证,隔日进一步暂停从韩国入境中国的旅客“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韩国1月27日宣布延长暂停签发中国公民赴韩短期签证措施,至2月28日,中方就于1月31日宣布对韩国入境中国旅客实施落地采检,以此向韩国报复。
韩拟月底撤销对中国签证限制
韩国副总理韩德洙昨天说,如果中国的感染情况受到控制,考虑在2月底这前,解除对中国公民发放短期签证的禁令。
韩德洙强调,鉴于当前中国旅客的入境核酸检测结果,仍需慎重考虑是否完全解除签证停发措施。就涉及签证问题的决策,韩方都会向中方充分说明,并与中方保持沟通。
德国情报机构:冠病更可能来自实验室泄露

(柏林14日讯)据《南德意志报》和《时代》周报报道,德国联邦情报局(BND)认为,冠病有可能源于中国一家生物实验室的泄漏事故。报道称,德国情报机构早在2020年就做出了这一评估。其依据除了对公开数据的分析外,主要是通过代号为“Saaremaa”的情报行动获取的材料。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研究机构的数据,尤其是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科研数据。
报道称,这些资料不仅包含有关所谓“功能增益”(Gain-of-Function)实验的线索,即对自然界中的病毒进行人工改造的高风险实验,还揭示了大量违反实验室安全规定的情况。情报部门由此认为,实验室泄露说的可能性高达80%到95%。
德国联邦情报局在2020年就向默克尔政府报告了调查得出的上述结论,但总理府当时决定,不对外公开这一敏感的评估。
肖尔茨政府上台后,联邦情报局再次通报了有关评估。但总理府也没有知会议会的相关监察机构以及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底,总理府委托多名科学家,包括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所长沙德(Lars Schaade)、柏林夏里特医学院的病毒学家德罗斯滕(Christian Drosten)等,对联邦情报局的评估结果进行审核。审核工作目前尚未结束。
默克尔否认隐瞒重要信息
本周三,德国总理肖尔茨在一场记者会上面对媒体有关询问表示,涉及情报机构的工作和具体评估,“这里不是讨论的恰当场合”。他的前任默克尔周四也通过其发言人回应媒体的质询,否认曾对公众隐瞒重要信息。
《时代》周报根据总理府及消息人士的透露分析,默克尔政府对联邦情报局的评估持有保留态度,有其原因。首先是联邦情报局对情报信息的判断水平不够信任,毕竟此前该机构对阿富汗形势的评判出现了重大失误。一位了解此事的人士认为,联邦情报局所提供的线索,在法庭上都不足以成为证据。
另一个原因是,评估出台之际,有关病毒溯源的问题已被高度政治化,成为美中两个大国之间博弈和推卸责任的筹码。德国总理府选择不公布情报评估,是不想让柏林成为攻击的目标。
北京:反对政治操作
据瑞士《新苏黎世报》的报道,过去几周,德国联邦情报局曾与多名专业科学家进行交流,认为大量迹象表明病毒可能来自实验室。并非全部参与讨论的科学家都认为病毒源自实验室,但一些科学家认为,病毒来自武汉病毒研究所的可能性提高了。
今年1月,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出人意料地表示,“以较低确信度”怀疑新冠病毒源自实验室。此前,该机构多年来一直称无法确定病毒是实验室泄漏的结果,还是源自自然界。《南德意志报》报道称,去年秋季,德国联邦情报局向CIA通报了其调研结果。
中国政府坚决否认实验室泄漏的说法。在13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德新社记者再次提出新冠病毒溯源问题。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实验室泄漏不可能”是中国-世卫组织联合专家组在实地走访武汉相关实验室,并同相关科研人员深入交流的基础上得出的“权威科学结论,得到了国际社会和科学界的广泛认可”。她说在冠病溯源的问题上,中方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操作。
冠病起源以及追偿的问题从一开始就被赋予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过去几年,全球已有数亿人感染,数百万感染者死亡。疫情还给全球各国的经济和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上周,美国密苏里州一名联邦法官裁定中国应对新冠应对失策负责,并做出罚款240亿美元的判决。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