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抗疫

张伯礼吁别怕长冠病 绝大多数可逆可恢复

(北京7日讯)中国有学者呼吁民众不必对俗称“长冠病”的冠病后遗症忧心,因为“绝大多数都是可逆、可恢复”。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6日接受中国央广网专访时表示,很多染疫者转阴后还留有一些咳嗽、乏力、心慌、出汗等持续症状。

2至4星期可恢复

他说,这些都是转阴以后常见症状,转阴不代表完全康复,患者在一段时间内身体还是比较虚弱,免疫功能尚未完全修复,呼吸道等脏器可能还有些损伤。

张表示,患者在转阴后的2至3个星期内一定要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做好个人防护,“这段时间恢复非常关键,身体锻炼可以逐渐恢复,但要适度”。

他说,出现一些“长冠病”不用过于慌张,“2至4个星期内大部分人的症状是可逆、可恢复,真正不能恢复的是极少数。”

张建议患者可服用一些对症的中药,以便改善症状。



反应

 

保健

中医院士切除胆囊引发的争议 /刘晓航

两年多前的中国武汉,集全中国中西医名流抗击冠病的战役中,一位“无胆英雄”脱颖而出,他就是中医院士张伯礼。

当时响应国家号召奔赴抗疫前线,工作争分夺秒,劳累程度可想而知,他也是上了年纪的人,不清楚他是否患有基础疾病,即使平时身体健康但过度劳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引发急性胆囊炎、胆石嵌顿也是情有可原。他当机立断接受西医的建议急诊手术切除了胆囊,据说术后第三天就恢复了工作。从而成为“无胆英雄”。

但他做手术的消息在媒体舆论上引发一场争议。作为顶级的中医临床学家,难道不能自己应用中医手段治好胆囊疾病?黑中医的人士则借机发挥,宣扬中医无用。

排胆石除炎症

众所周知,服用中药汤剂和应用针灸治疗胆囊炎和胆结石,止痛缓解症状,促进胆石排出,帮助炎症清除,这些均是中医的强项。但选择何种手段治疗重症胆囊疾病则要具体分析、因人而异。

首先需要根据检查结果(一般超声波即可)判断胆囊有无功能?值不值得保全?若为结石,则应考虑结石的多少和大小,有没有可能排出和排净?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则是年龄、身体健康状况、有无糖尿病、心脏病等。有经验的医生应当考虑以上诸多因素,审时度势、权宜利弊后为患者作出建议。我想张伯礼院士之所以作出接受手术的决定除了有迫切恢复工作的愿望外,也一定与他的胆囊疾病严重程度有关。

坚持不动手术

行医生涯中遇到过诸多为胆囊疾病治疗寻求决策的病例。

去年就曾有一位资深的大马中医,经医院领导介绍前来就诊。

胆囊炎,胆结石病情十分严重,疼痛频繁,我很佩服他的毅力,那么长时间自用中药和针灸治疗,坚持不做手术。看他的胆囊影像根本不值得保留,我苦口婆心劝说他手术,最后他仍要求我给予中药一试。庆幸的是过了不久,他再次来就诊时告诉我已接受手术治疗且恢复良好。

后来他又被检出心脏血管有阻塞,想想都为他后怕,因为强烈的胆绞痛极易导致心脏血管痉挛从而诱发心绞痛,其后果十分严重。

再举一例上周遇过的中年女性,系熟人(营养师)介绍而来,综合分析病情后坚决不给她开药(怕诱发结石嵌顿),劝她手术并将本院手术西医的名片交给她丈夫。不想她并未及时去就诊。即至傍晚,友人打来电话告知她胆绞痛又严重发作,咨询如何处理,我当然还是建议她去西医急诊。

药物控制病情

写本文并非提倡胆囊炎、胆结石均需手术治疗。平心而论,绝大多数此类患者可以通过中医或西医药物治疗控制病情或治愈,需要手术治疗的仍属少数。

我在马来西亚治疗印象最深的胆结石患者是一位24岁的男生,胆结石直径为12mm,西医判断不可能通过胆管排出而建议手术。患者母亲坚持让他找中医治疗。在服用中药一月余后他再去西医处复查胆结石已消失不见,该西医得知患者服用中药后也为中药排石效果感到惊讶。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