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南洋文艺】亲情

亲情,天生原有的基因。

今天来了一通电话:“I am Ah Sam,我是亚珊,吴膺光的大女儿,记得我吗?”



“喔,我们在你父亲之丧事上见到,又几年了,真快。”

“好好,弟妹们都好,我们见见,吃个饭聚聚。”

“好的,你该呼我表叔,你爸是我的表哥,你们的祖母是我爸的亲胞妹,也是我姑姑。我们是很亲的,能来聚聚走动是非常好的事。”

天生的一种亲情动力,自然的基因相吸引,让我们重逢,也在心中引起阵阵的波动与涟渏。

我们说起,从前你们爸爸妈妈的故事,那个年代的点点滴滴。



故事因彼此之亲情紧紧牵连,代代相传。

记得常常回家看看。

 
 

 

反应

 

言论

从《哪吒2》看改变的力量/方城

《哪吒2》上映三天后,我也抽空去看了这部荣获全球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

看完后,我联想到亲情在育儿过程中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教育孩子常是家长和教师最棘手的问题。

长辈习惯用自己过往的经验及观点给孩子或学生所谓善意的提醒或劝告,然而那恰恰是时下青少年无法接受的。

哪吒在父母的感化下,即使是魔童,也开始学会行善。

在戏里,哪吒因为母亲的认可,知道自己闯祸不对,进而愿意作出改变,更愿意收起魔性,努力做个别人眼中的好孩子。

母亲完全不理会别人的评论,只是倾尽全力地爱孩子,接住孩子的顽劣,并努力引导他向上向善。这难道不正是亲情的力量吗?同样的,当哪吒看见父母被伤害时,他冲动地豁出性命,让人动容。

看戏之前,我刷到家庭教育心理咨询师王立宁老师的教育讲座。她提及自己因孩子顽劣不堪,关系一度恶化,甚至彼此以死相逼。

当孩子看见母亲晕倒的瞬间,他慌了,而母亲也感受到孩子对自己的在乎。于是,她明白了:母亲的接纳,才是让孩子改变的力量。

血肉相连不可改变

无论孩子如何叛逆,他们心底都会爱母亲,因为那是血肉相连的关系,是不可改变的。

当敖丙的父亲为了让孩子重塑肉身而收回杀机;当反派申公豹看见弟弟,也愿意放下自己的暴戾脾气,这正是电影中反复出现的主线。

戏里的人物正邪交织,有的看似坏人,其实也有温柔的一面;道貌岸然的好人,有时也会犯错,甚至丧失人性。

但无论如何,我觉得电影想传达的信息是:无论世间如何动荡不安,无论人性如何复杂,他们都会因亲情、因爱的呼唤,而找到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进而愿意做出改变。

故此,我们可以说:爱,是教育过程中最不可摧的力量,是让所有迷失的孩子找到方向的力量。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