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华人餐桌上常见3礼仪
反而让人吃出病

(北京14日讯)中国餐桌礼仪非常多,从入席到离席,中间的座次,吃饭,碰杯,夹菜等,每一个细节都有对应的礼仪,稍有不懂,可能就会在众人面前出丑。

其实,万变的“礼仪”离不开“客气”的宗旨,这种“客气”看似是对他人的尊敬,背后却隐藏了不为人知的健康问题。



相互夹菜的礼让行为,却让细菌在其中肆意横行。

以下餐桌礼仪,可能会让三种疾病找上自己:

一、“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这是我们最常在餐桌上听到的礼貌用语,中国饮食多样化,但大多数都以热食为主,比如最常见的火锅、水煮鱼、面条一类,都是趁热吃口感最好。

所以,中国餐桌上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趁热吃!

然而,趁热吃真的健康吗?



事实绝非如此!

因为口腔温度的承受能力和食道、胃部都不相同,食道黏膜和胃黏膜都非常脆弱,如果吃过烫的食物,就会导致消化道黏膜被烫伤。

虽说黏膜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但是反覆吃热食,就会导致黏膜的反覆烫伤,久而久之不仅会出现增生,还有可能烫出食道癌。

二、劝酒

“酒”是中国人餐桌礼仪中不能缺少的一项,特别是逢年过节时,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欢乐的气氛下更适合推杯换盏,而餐桌上最常听到的就是劝酒!

然而,劝人喝酒,就和劝人得病是一种道理!

有人会质疑,哪有那么严重!?况且,少喝也无大碍。

只能说:那是你不懂酒精。

酒精对人体的伤害颇大,而世界卫生组织也早已将酒精列入了一级致癌物中,酒精的摄入最少和七种癌症有关,其中大部分都是消化道癌症。

同时,酒精的代谢还需要肝脏支持,长期大量饮酒就会导致肝脏的损伤。

这种对器官的损伤,即便你喝一口也会造成伤害,只是伤害程度和饮酒量成正比,所以,只要喝就会有害。

而且,劝人喝酒之后,在酒场归家的路上也危险重重,例如酒驾。

三、相互夹菜的礼让行为,却让细菌在其中肆意横行

中国人没有分食的习惯,基本上都是在一个锅里夹菜,而且还有互相夹菜的礼让行为,特别是给老年人和儿童夹菜尤为常见。

殊不知,有一种细菌就会在夹菜的过程中相互传播,它就是“幽门螺旋杆菌”。

这种病菌不仅会增加患胃病的风险,而且研究表明它和胃癌之间也有一定关联。

而且幽门螺旋杆菌能在强大的胃酸之下生存,并通过互相夹菜传染给对方。

如果一个家庭中发现一位幽门螺杆菌携带者,那其他家庭成员就有极大可能被感染。所以,看似夹菜的一个好心行为,但却增加了对方患病的风险,可谓是好心办坏事。

餐桌上过分客套,不免让大家都感到不舒服。真正的餐桌礼仪不应该局限在条条框框规定的模式上,让同桌的人感到舒适自在,这才能算是一种得体的餐桌礼仪。

资料来源:世界日报

 
 

 

反应

 

国际

万斯称中国人“乡巴佬” 网民讽其自传叫《乡下人的悲歌》

(华盛顿8日讯)美国副总统万斯(J.D. Vance)日前接受美媒专访,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措施辩护时,说出“中国乡巴佬(Chinese peasant)”的贬义词。

根据星岛网,这引起中国网民不满,反斥万斯“充满偏见及傲慢”、“中国文明领先美国数千年”、“他的自传不是《乡下人的悲歌》吗”。

为对等关税辩护

万斯日前在霍士新闻的专访上,为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护航,当中万斯提到“我认为我们所有人都应该退一步扪心自问,全球化的经济给美国带来了什么?从根本上说,它基于两个原则,背负巨额债务,来购买其他国家为我们制造的东西”。

万斯紧接着表示,直接点说就是“我们向中国乡巴佬借钱,来购买中国乡巴佬制造的东西(We borrow money from Chinese peasants to buy the things those Chinese peasants manufacture)”。

“peasants”直译虽然是农民,但常被当作带贬义、歧视的用语。

《环球网》7日报道指,中国民众对万斯的无礼言语感到愤怒,显然他需要去中国一趟”、“他所谓的‘中国乡巴佬’正享受着世界上最大的高铁、健康杂货”、“美国这番言论简直愚不可及,他不清楚中国在文明发展上领先美国数千年吗?全世界早已摒弃这种白人至上情结了”、“大国总统说话像小孩一样,副总统连这基本的外交礼仪和词彙都不会”、“这见识决定了他短暂的政治生涯”。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