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马

曹观友盼《牛津词典》10年后 “Tapau”定义变用碗盏打包食物

(槟城30日讯)槟州首长曹观友希望,10年后《牛津英语词典》对“Tapau”的定义能演变为“使用碗盏打包食物”。  

近日,牛津大学出版社最新版本的《牛津英语词典》,新增多项源自大马和新加坡的“不可翻译词”,其中包括“Alamak”和“Tapau”。  

他说,“Tapau”原指将食物打包带走,但他希望未来人们不再使用塑料袋,而是改用碗盏或自备容器。  

“如今,买一包粿条汤,小贩可能使用5个塑料袋——分别装粿条、汤、辣椒、酱油,再用一个大塑料袋装起来。这种情况需要改变。”  

他强调,减少塑料袋使用是长期目标,希望未来10年,民众都能以环保方式打包食物。  

曹观友昨日在渔人码头饮食中心主持“携带你自己的容器”活动推介礼时,发表上述言论。  

倡环保从自带容器开始

槟城珍珠议员夫人协会主席陈莲枝透露,这是第三场推广活动,前两场已在威中888小贩中心及才能园为食街举行,并向民众和小贩派发数百个碗盏。  

她强调,微塑料化学物质是导致儿童癌症的因素之一,我国1岁至19岁儿童癌症病例持续增加,特别是1岁至4岁的病例有上升趋势,因此减少塑料污染刻不容缓。  

槟州社会发展、福利及非回教事务委员会主席林秀琴则指出,自带便当盒并非新概念,过去长辈们买外食时,都会带着便当盒或碗盏,因此这一倡议其实是回归更环保的传统方式。  

“目前,许多顾客已开始自带容器,小贩们也积极配合。不过,由于槟城美食种类繁多,有些食物较难使用自带容器,因此需要循序渐进,让环保与美食文化共存。”  

她回顾2018年,槟州政府同样在渔人码头饮食中心发起“向塑料吸管说不”运动,在小贩们的大力支持下,这项倡议已成为社会新常态。  

“如今,我们更进一步,推广自带便当盒,不仅是为了环保,也是在恢复传统习惯,以更负责任的方式迎接未来。”

槟垃圾回收率领先全国

槟岛市长拿督拉詹德兰指出,塑料污染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而槟州政府是全国首个推动减少塑料袋使用的州政府。  

他指出,槟岛市政厅已积极鼓励小贩减少塑料袋和塑料吸管的使用,这不仅能减轻垃圾场负担,也有助于环境保护。  

“去年,槟岛的垃圾回收率高达43.73%,远超全国平均水平的35.38%,这是一项值得骄傲的成就。”

 
 

 

反应

 

北马

质疑首长说法 指将破坏生态 槟城民间团体促取消填海

(乔治市29日讯)槟城非政府组织对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关于填海计划不会影响中途滩生态系统的保证表示质疑,并呼吁州政府立即取消相关计划。

“维护卡巴星大道行动委员会”主席占德拉瑟卡兰指出,尽管曹观友声称位于日落洞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填海工程不会对中途滩造成影响,但科学证据显示,该工程仍会对该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占德拉瑟卡兰今天发文告警告,填海工程将造成泥沙淤积、栖息地破坏及洋流紊乱等问题,严重威胁该区域丰富但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尤其是海草床和其他海洋生物。

他表示,就连槟州政府旗下智库槟城研究院也曾在研究中指强调,中途滩具极高生态价值,应加以保护,但州政府如今的立场却与该研究院的调查结果相互矛盾。

“即便没有实际侵占,首长也忽视了填海工程对生态系统所造成的间接但毁灭性的影响。”

他补充,根据槟城研究院的报告,该填海工程地点正位于或毗邻中途滩,工程将使用约520万立方米的沙石填海,涉及面积达28.3公顷。

与此同时,马来西亚自然之友协会(SAM)也发声明支持ProtectKarpal的立场,并敦促州政府取消该项填海计划,避免污染及破坏海洋生态。

该协会主席米娜丝拉曼指出,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已明确表明,日落洞垃圾填埋场可在不扩展土地的情况下进行拆除与修复,根本无需填海。

她表示,该报告提出三项方案,包括全面关闭与修复垃圾填埋场并将其改造为公园;全面重建发展;或关闭后将垃圾清除。

她警告,垃圾填埋场存在渗滤液、垃圾填埋气体、恶臭及地面沉降等问题,将影响附近居民健康并造成环境污染。

米娜丝拉曼也引述环境评估报告的研究发现,指填海工程可能造成水质恶化、泥沙混浊度升高、污染物再悬浮、氧气耗竭、营养盐释放及浮渣形成等问题,势必对周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