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冰厅,茶走!/李桑

傍晚在太子站,香港好友阿Sam (郭昊展)说了一句令我瞬间鼻酸的话:香港古早味,有得吃就必须赶紧吃,老字号都陆陆续续拉起闸门倒闭了,虽说是后继无人退休去,关键是经营不下,这也显示着香港的荣景一去不复返了!
边走边说啊说的,“金华冰厅”就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是一家位于旺角太子最繁忙大街上的两间传统香港茶餐厅,开业至今已经五十多年了。
店内小猫三几只
由于位置好,食物好,所以也吸引了无数艺人名人前来光顾咧!地道的阿Sam接着说:金华,我们从小吃到大、吃到老,这里的丝袜奶茶、西多士,还有人气后来居上的菠萝油纷纷为金华赢取了无数奖项,百吃不厌。
个人认为,新鲜出炉的菠萝油非吃不可以外,西多士配蜜糖也是一道必点,虽然这到处都有,但金华的西多士不能不说是百里挑一,真材实料!喔,看来它是香港正宗茶餐厅之王!然而在这用餐时间段,两间店却是门可罗雀,店内小猫三几只,这是难得一见的香港景气不振局面。
韧性与打不死精神
说到这儿,阿Sam无言以对,只是长叹了一声,说:如今,香港经济大不如前,疫情之后的饮食业大受重创,似乎是“晚期癌症”般,无药可救了!你看,入境旅客只在旅游旺季时才出现,像目前这个时候,香港整体零售消费热潮早已经转变为一股股寒流,令人百思不解。
事实上,阿Sam本身也是疫情受害者之一。冠病疫情前,他可是“长空出版社”社长,而长空出版旅游指南杂志可说是红极一时。

李桑与阿Sam(右),还有金华冰厅老店长(左)都是古早味守护者;可惜老招牌的熄灭速度无情而迅猛,令人唏嘘!(李桑提供)
自由行客人手一本不止,特别是有关日本旅游吃住玩乐购的书籍,都高居书店销售榜首。
后来,深受疫情严重影响,旅游业完全停顿,Sam只能无奈选择关门结业,旗下数十位编辑和旅游记者成了失业大军。如今的旅游业纵然有回暖景象,但是纸媒业务已经不能与社媒匹比了,抖音、美团、IG等等根本就是无国界的铺天盖地,又及时又多元。
哎,先不说这些了。今天,在难得不需要排队入店的金华冰厅里,咱们几位好友就好好地享受不被店员暗示催促的好时光吧!还好啊,香港人普遍有着韧性与打不死精神,穷则变变则通的心态也给了香港梦重现的无限可能性!
租金一泻50巴仙
坐下之后,阿Sam先叫了一杯招牌丝袜奶茶,说要“茶走”,我听了好好奇?这是什么意思呢?传统的丝袜奶茶主要是以淡奶为主角,本身不甜而是涩,有点难喝!我很爱喝香港丝袜奶茶,但每次都得加一些糖来调和茶味苦涩,这回无意听到一个“茶走”让我耳目一新,原来它意味着以带甜的炼奶替代惯用的淡奶,果然好喝!还有一句“飞砂走奶”,就是我们熟悉的kosong咯,新鲜吧!
其实,香港茶餐厅的特色,就是一道中西合并又有街坊邻里日常烟火气交汇融合的结晶。你看,聊啊聊,老店员竟然也热情地加入了我们,一起“倾家常”,我顺口问:租金不便宜吧?哈哈,最近听闻一些香港旺铺因为空置率非常高,商洽后租金可以一泻50%,而且什么条件都可以谈!今时不同往日咯!
吃饱喝足之后,我们走进女人街,小贩们依然活跃叫卖,只不过买气沉沉提不起劲来!走着走着突然发现,我一向爱吃的那家“细蓉云吞面”也熄灯了,哎!
视频推荐 :
56年老字号煮炒档熄灯 熟客纷纷来道别

鸿胜菜馆最后一天营业,女老板林有好(左二)与员工们合照。 (取自《联合早报》)
(新加坡30日讯)新加坡大巴窑56年老字号“鸿胜菜馆”星期日(29日)歇业,大批老顾客一家大小捧场道别,咖啡店座无虚席。
根据《新明日报》之前报道,56年老字号“鸿胜菜馆”因无人接班,决定于今年12月29日歇业。
星期日不少食客闻讯赶到大巴窑北第203座的咖啡店捧场,还有人为纪念陪伴自己成长的菜馆,趁歇业前合照。
鸿胜菜馆外星期日下午4时起已出现不少专程赶来的老食客,翘首以待美味佳肴。
吴太太(62岁,退休人士)受访时透露,她得知菜馆歇业的消息后,这几个月每周都会从后港驾车来菜馆吃晚餐。“我们家里四代人都爱吃这家的菜肴,已经吃了四五十年,歇业十分可惜。”
她说,最爱吃菜馆的炒河粉、砂锅鱼头等。
专程赶来的还有黄华特(32岁,银行客户经理),他与家人从小吃这里的食物,也成了他童年回忆的一部分。黄华特点了最爱吃的虾酱鸡、炒河粉等,还在菜馆拍照留念。
赖惠琳(55岁,超市营业员)则一家五口来吃晚餐,她感叹以后少了一个好去处。“很感谢他们这么多年都在,为我们一家人提供很多美好的回忆。”
与妻子同来吃晚餐的林先生(70岁,退休人士)光顾多年,星期日上门之前并不知道摊位最后一天营业,庆幸赶得上再吃一顿。
“在很久以前,摊位用的是大片的蕉叶来打包食物,为食物更添香气,隔夜更好吃。”
老板娘林有好(65岁)受访时透露,几天前起就有客人陆续下最后一天的订单,不少菜肴已经被提早订完,星期日无法现场供应。
她也说:“我很感谢顾客们的支持,也舍不得陪我很久的老员工们。”
新闻来源: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