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专栏

领导者的形象神器 没近视没老花也需戴眼镜?/陈丽卿

什么东西能让年轻人的脸庞看起来成熟,又能让成熟的人看起来更年轻有活力;能为柔弱的人强化权威感,亦能让严肃的人看起来柔和些?这项神奇的单品,就是眼镜。

眼镜,确实是“转型”的利器之一,而不同的眼镜款式又能创造出不同的印象:经典的眼镜,能带出知性、认真、沉稳、权威的暗示;时髦或特殊造型的眼镜,则有着创意、幽默、亲切、玩心的隐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升迁、承接领导工作、开重要会议时会戴上经典款眼镜,借此强化成熟、稳重、气势的感受;而当你看到一个人戴上特殊造型眼镜,也就知道:此时的他,正在展现自己轻松幽默的一面。

眼镜也可以创造出“转场”的仪式感。例如,要开会前把眼镜戴起来,暗示着进入正式会议阶段;而在谈话时,摘下原本戴着的眼镜,经常也表示着接下来要吐露肺腑之言。影星梅丽史翠普(Meryl Streep)就常在电影中运用眼镜作为表演的道具,用以强化角色情绪的转换,后来更进一步将眼镜融入其日常服装,举凡演讲、走红毯……常以眼镜造型出现。

眼镜就是如此方便的形象工具,因此对于领导者们,我建议你即使没有视力上的需求,只要在形象策略上希望能达成以下几个目标,就可以考虑运用眼镜来助你一臂之力。
 

转移焦点

首先是“聚光灯效果”。当你穿着朴素简单却需要上台简报时,戴上眼镜就能产生如舞台表演中的聚光灯效果,将别人的视线集中至你的脸部。诚然,要创造聚光灯效果有很多方法,例如项链、耳环、领带都可以达成,然而当你不习惯配戴首饰或打领带的时候,眼镜就成了一时之选。

再者,眼镜也可以修饰长相,并且不只是为了好看,更有心理暗示上的考量。

一般而言,若两眼间的距离较宽,容易给人天真、未谙世事、好好先生/小姐,甚至是“好欺负”的联想;而两眼间距离较近的人,则容易看起来有愁容,或是有气量狭小、锱铢必较的感受。这时,只要戴上适合的眼镜,就可以稀释掉原本长相带来的心理暗示。

眼镜也有转移焦点之效。如果你身上有某个并不希望别人特别注意到的特征(如皱纹、痣、牙齿、发量……),不妨运用眼镜来“转移焦点”。

修饰疲态

英国的威廉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他没戴眼镜时,很容易就会注意到他的头顶。然而,只消戴上眼镜,视觉焦点被转移后,即便童山濯濯也不再醒目。

此外,眼镜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妙用,那就是修饰疲态。我有很多CEO学员,虽然不一定有近视、老花,我仍会为他们挑选一副“应急”眼镜。这副眼镜不仅要能与所有的专业服饰搭配,镜框还要刚好遮住眼袋,让疲累的征兆消失于无形。当你有眼袋、皱纹或面容疲累,却需要开重要会议、甚至面对媒体时,就会发现一副应急眼镜的效果经常比化妆更显著。

然而,虽然眼镜妙用无穷,我仍要提醒你:想达到前述的形象综效,眼镜的挑选至关重要,并不是任何一副眼镜都能企及。

戴眼镜前,你需要先进行策略性的思考:你想透过眼镜达成什么样的效果?是要让自己看起来更沉稳,或是更有创意?你想让自己看起来更成熟,或是更年轻?你希望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认真严肃,或是和蔼可亲?

总结:不要随便挑眼镜

毕竟形象的改变是全面性、策略性、目标导向的,需要先对自己的个人特质、社会期待、希望说服的对象……都有足够的了解,再找出最适切的改变方式。千万不要认为只要随便换副眼镜(或是原本没戴眼镜的人戴上了眼镜),就能立竿见影地让自身形象重新洗牌。如果只是换了眼镜,却未考虑到这副新眼镜是否与本人的长相、气质、个性、身分……相互契合,不但难以达成原先换眼镜的目标,反而可能显得刻意!

 

 
 

 

反应

 

名人专栏

从极客到庞克 推特创办人形象翻转/陈丽卿

当我们谈到形象策略,通常在谈某个职位的人要有某个样子。这固然是方便法门,但却忽略此人本身的个人特质,也容易让人误会形象是一种假装:为了成功,就必须压抑自己的本质,伪装成不是自己的模样。

难道想成功,就必须牺牲自我特质吗?

当然不是,只是在不同职涯阶段中,需要在两者间做出比例上的调整。推特(Twitter,现被马斯克收购改称“X”平台)共同创办人杰克多西(Jack Dorsey)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职涯初期时,他的形象符合社会期待;事业攀升期,他渐渐于框架之中融入自己的灵魂;拥有一方江山之后,其形象变得完全忠于自我。

他曾被《纽约时报》称为“矽谷的葛妮丝·派特罗”,意指他是矽谷时尚与生活态度的潮流引领者。从现在的眼光看来,或许多数人会认为杰克多西是一位“非典型领导者”,但他并非一开始就这么特立独行。

以下将杰克多西的形象转变3阶段解析:

第一阶段是起步期,演什么要像什么,且要像其中的好手。

形象关系行业职位

当你尚未建立起响亮名声前,最好的策略就是让人一望即知你的行业与职位,最好还能隐约暗示你是其中佼佼者,有望省下巨大的沟通成本。

职涯初期,杰克多西的形象非常符合矽谷人的风格:简单的T恤和长裤,配上有点凌乱的发型,就像个技术超群的极客(Geek)。随着事业日渐茁壮,当需要上媒体专访或出席正式场合时,他会穿上西装、打上领带,整齐的短发与刮得光洁的脸庞,符合人们对成功商务人士的典型印象。

2015年10月,杰克多西被推特董事会重新邀请回任CEO,而Square也在同年底成为全球首家IPO的行动支付公司。随着两家公司蓬勃发展,杰克多西名声也水涨船高,步入“攀升期”,形象开始转变:在商务人士的框架中,逐渐“偷渡”自己的个性。

例如2018年美国国会听证会上,他虽然穿着西装,但留起胡子,鼻环也悄然回到脸上。访问法国总统马克龙时,他戴着鼻环,留着乱发,穿着深色西装,看起来更像时尚设计师而非科技业CEO。

他掌握适当的偷渡比例:大部分符合主流期待,仅在细微处保留自己的个性。例如在听证会上,他穿着西装,展现对于自己专业身分与对场合的尊重;虽然戴着鼻环、还留着嬉皮般的大胡子,说起话来却没有嬉皮的味道。他语调谦逊、和缓、平实到甚至有点无趣,显示出“我虽有个性,但CEO的专业仍是我心中的第一顺位。”

“丰收期”忠于自我

而什么时候才能完全“做自己”?来到“丰收期”,当你的名声与地位已坚若磐石、不可撼动时,就可以不再总将社会期待纳入考量,而能真正依心而行。

2022年推特被马斯克(Elon Musk)收购,前一年杰克多西也辞去推特所有职务,投身行动支付与比特币的领域。而他的形象也就此剧烈转变——鼻环、光头、大胡子、扎染T恤、棒球帽等,各种非传统商业世界的元素,在他身上尽情显现。

他已确立自己在业界的地位,不再需要迎合社会期待,而能全然展现自我特质;这样的穿着正透露出他的自我认知:一个兴趣广泛、信仰平等开放自由的庞克(Punk)。

杰克多西的例子再次证明:形象并非一锤定音,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光谱——不是只要选择某个策略就一劳永逸,而需随着不同生命阶段、职涯目标不断调整。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