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招应对贸易战升级/李兴裕
与其第一任总统任期一样,美国总统特朗普利用关税这一强大的经济和政治杠杆工具,对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商品征收关税,以保护美国的利益。
特朗普2.0与特朗普1.0有着根本的不同。这一次,特朗普准备得更充分,以不同的速度处理关税政策,并借此达成协议。
在特朗普1.0时期,特朗普在2017年初开始与中国谈判并签署与关税相关的行政命令,但随后整整一年都没有落实关键的新关税。直到2018年1月22日,特朗普才对太阳能电池板和洗衣机征收关税。
当前的“先征收全面关税”做法在,2017至2020年期间没有出现。他援引了1977年的一项法律,该法律允许总统宣布紧急状态,并在某个国家对美国征收新关税时,立即采取行动扩大关税。
2月1日,特朗普颁布了3项行政命令,对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进口产品分别征收25%的关税,对中国征收10%的关税,每项命令原定于 2025年2月4日生效。
2月3日,特朗普同意暂停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关税30天,但对中国则不予宽限,该措施于2月4日生效。中国对一系列美国产品进行了报复,包括对煤炭和液化天然气征收15%的关税,对原油和农业机械征收10%的关税。
虽然市场对暂停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征税表示欢迎,并暂时松了一口气,但对特朗普政府下一步行动巨大不确定性的持续担忧,将继续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未来几个月或一年里,特朗普将继续利用关税威胁,来从美国经济伙伴那里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欧盟是下一个目标
特朗普已表明,欧盟27国将成为他的下一个加征关税目标,但并未提供更多细节。
此外,他还将宣布对等关税,允许美国对美国商品征收与其他国家相同的关税,这一最新举措可能将美国推向大规模贸易战。特朗普还计划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新关税。
美国与目标国家针锋相对的关税报复有可能引发贸易战,严重削弱美国和目标国家的经济。关税可能导致企业投入成本大幅增加,消费者价格上涨,供应链中断,以及由于产品竞争力下跌和需求减少,而导致受影响行业失业。
全球来看,贸易战升级将在短期至中期内抑制经济增长和贸易量。
更广义的说,关税对价格与收入的影响及供应链中断,可能会对企业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并削弱消费者信心。
这最终可能导致消费支出下降,尤其是如果企业将更高的营运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的话。
特朗普1.0时代,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从2017年的3.3%,放缓至2018年的3%和2019年的2.6%,贸易增长也从2017年的5.9%,大幅回落至2018年的4.3%和2019年的1.4%。2020年冠病疫情爆发,全球GDP萎缩3.1%,贸易下滑更为严重,2020年下滑7.8%,部分原因在于中美贸易战。
外来直接投资受波及
一项关于全球外来直接投资(FDI) 模式的研究使用已宣布的绿地投资项目级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已宣布的FDI项目数量下降,这与新的贸易紧张局势的出现一致。
2018至2019年间,这一数字下降了1.3%;按价值计算,下降了16.5%,其中贸易敞口较大的FDI项目,跌幅在2019年尤为明显。
鉴于各国经济联系紧密,生产和贸易融入全球价值链,对贸易壁垒采取“报复”措施,将对所有国家产生直接且代价高昂的影响。
有充分理由担心,不断升级的贸易战,将影响外来直接投资流动。
2018至2019年的贸易紧张局势因冠病疫情而加剧,威胁到广泛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出口导向型投资项目的获利能力。它通过回流、近岸外包、友好外包、在岸外包和离岸外包,加速了全球生产和供应商网络及供应链的重新配置。
尽管贸易冲突也增加了“逃避关税”项目的潜在投资回报,即企业在外国设立业务,以避免其产品被征收进口关税,但特朗普威胁对其他国家实施“全面关税”,可能会抑制投资前景。
大马的威胁与机遇
马来西亚面临的威胁和机遇是什么?美国计划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加上现有的关税,这对大马的影响很小,因为我们不是美国最大的钢铁产品出口国之一。
然而,关税战将对大马产生间接影响,投资者对于关税对全球增长、贸易和投资流动的报复性影响产生负面情绪。特朗普的关税声明震惊全球市场,引发全球股票、债券和工业大宗商品的抛售,导致大马股市和外汇市场因情绪低落而出现一些疲软。
大马是一个小型的贸易开放经济体,我们的出口仍然容易受到贸易冲突升级的风险,贸易冲突会打击全球经济增长、贸易流动及我们主要贸易伙伴(美国和中国)的经济。
整体而言,更大规模的贸易冲突,将通过贸易、金融和投资渠道对大马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
如果特朗普政府单方面对中国和贸易伙伴产品征收全面关税,对大马出口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通过改变路线),将取决于受影响产品的可替代性、供应链和生产的重新配置、转运,以及大马企业产品成本和价格竞争力。
第一招:立场中立不偏不倚
首先,我们认同政府的做法,即大马需要在美国与其竞争对手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之间的关税战中,采取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
作为一个依赖国际贸易的小型经济体,大马须继续采取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政策;中立立场为贸易和投资留下了可能性,投资者可以将大马视为另一个投资地点,因为我国处于战略最佳位置,作为投资承诺和商业风险分散战略的一部分,以缓和美国与其贸易伙伴贸易冲突的影响。
大马产品和市场的多样化,以及多元化的外来直接投资来源,有助于降低贸易紧张局势对特定行业、工业和国家造成的脆弱性和风险。
政府须继续通过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和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CPTP)等多边和双边贸易协定,努力实现供应链和市场的多元化,从而增强大马作为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心的地位。
大马与阿联酋签署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CEPA),可作为在中东国家建立更多贸易伙伴的渠道。大马重启马来西亚-欧盟自由贸易协定(MEUFTA)谈判,将加强与欧盟的经济联系。
第二招:免成“洗产地”中心
虽然大马可以从贸易转移中获益,但企业层面的重新规划,必须避免利用我国作为“重贴商标”产品基地来规避美国的关税战,因为这可能会导致美国对涉及规避美国关税的第三方采取惩罚措施,因此可能对大马的产品征收更严厉的关税。
在这方面,政府必须保持警惕,并采取一些保障措施,以控制贸易冲突可能造成的后果。
在特朗普1.0政策下,除了2018年对光伏产品造成冲击 ,美国对部分产品(即钢铁和铝产品、太阳能电池板和洗衣机)征收的全面关税,似乎并未对我国造成重大影响。
有证据显示,受全面关税影响的公司,指本身只遭受轻微负面或中和的影响。
第三招:了解成本结构与供应链
第三,虽然大马企业、制造商和出口商从2018至2019年应对贸易紧张局势方面累计了丰富经验,但它们应考虑采取措施,减轻美国新关税对其业务营运的影响。
作为管理关税风险的一部分,企业必须了解其在整个供应链(二级和三级供应商)中的潜在风险,考虑各种选择,并评估美国新关税可能如何影响其成本结构和供应链。
这些措施包括多样化采购策略、库存规划、前期装运、物流规划以避免延迟交货,以及供应链改造。
免责声明:所有评论为作者的个人意见,不代表本报立场。
大马经济励精图治/李兴裕
近年来,马来西亚的投资格局正发生变化,推动因素包括市场对高科技、绿色工业和先进制造业,以及高附加值服务业的兴趣日益浓厚。
大马经历了投资复兴,继续成为外来直接投资 (FDI) 的接收国,国内直接投资 (DDI) 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事实证明,我国长期以来一直能创造可观的投资回报,让国内外跨国公司从中受益。
制造业出现了新的增长领域,例如半导体在数字化、数据中心、人工智能(AI)、电动汽车、医疗设备、航空航天工业、电信、化学医疗保健中的先进应用,以及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水力、氢能)等快速增长领域的应用,使大马致力于成为这些行业的区域枢纽,并融入全球供应链。
我们相信,我国的投资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大马不仅位于战略位置,紧邻两个人口最多的经济体(中国和印度),而且位于亚洲和东盟的中心位置。
虽然大马经济在增长前景和国内市场规模(庞大人口)方面可能不如东盟一些国家那么令人兴奋,但它在东盟内部仍然处于"最佳位置",拥有积极的经济增长前景和引人注目的投资故事。

增长机遇的灯塔
尽管人们认为,特朗普的贸易关税、经济和投资政策引起的不确定性,可能会通过将投资重新导向美国来抑制全球经济、贸易和外来直接投资流动,但包括大马在内的东盟,仍然是全球不确定性中的“增长机遇的灯塔”。
自特朗普1.0时代的贸易冲突、冠病疫情及乌克兰持续的军事冲突以来,全球经济和商业环境变得越来越不确定和具有挑战性,受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大国之间通过贸易、科技和工业政策等进行的战略竞争所造成的分裂力量影响。
迈新增长时代
鉴于国际贸易和投资地点的重大热点,企业正在通过恢复在岸生产或”近岸生产“或”友岸生产“来重新配置其供应链,以实现采购多元化,减少对远距离制造的依赖,降低风险,确保备用采购计划以减少任何单一地区或供应商中断的影响,这些都受到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对经济更强韧性的渴望等因素的驱动。
政府已实施多维度的杠杆,将大马推向新的增长时代,并顺应大趋势,制定战略方向和举措,以令我国到了2030年成为一个永续、绿色的高收入国家,并跻身全球竞争力前20强经济体之列。
增长路径已经确定。大马必须通过昌明经济框架、第12大马计划 、2030 年新工业大蓝图 (NIMP 2030)、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 (NETR)、国家半导体战略和 2030 年公私合作总体规划,对国家经济进行重组和再平衡。
这引发了人们对大马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极大兴趣,特别是吸引高质量的 FDI 进入高增长高价值工业(HGHV),同时将 DDI 重新注入科技、绿色和数字经济、粮食安全、环境保护和气候缓解项目,并与区域供应链整合。
政府推行的GEAR-up 涉及6家官联投资公司( GLICs),从今年开始的5年内投资约 1200 亿令吉(每年 250 亿令吉),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国内投资。此外,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进军新兴增长领域的机会。
第13大马计划近在眉睫
即将于今年7月公布的第13大马计划(2026至2030年)将继续专注于能源转型、科技和数字、高价值电气和电子(E&E)、稀土、现代农业和农基工业,以鼓励更多新的投资。
大马参与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及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等多项重要经济协定,加深了经济联系,促进了投资,并扩大了制造业、绿色能源和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合作。
过去5年,即2020至2024 年期间,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总额平均每年增长 14.3%,2014 年达到 7650 亿令吉,占总贸易额的 26.6%(2015至2019 年为年均增长 5.2%)。2020至2024 年期间,我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长率为年均 12.5%,高于 2015至2019 年的年均 6.9%。2020至2024 年期间,东盟平均每年在我国投资 563 亿令吉,明显高于 2015至2019 年的年均 290 亿令吉。
大马经济2024年增长5.1% ,高于 2023 年的 3.6%,同时私人投资也实现了 12.3% 的显著增长(2021至2023 年平均每年增长 4.9%;2011至2019 年年均增长 8.8%),创下 2014 年以来的最高增长率(+11.1%)。其占 GDP 比重从 2020 年的 15.6% 和 2011至2019 年的年均 16.1%, 增至2024 年的 16.5%。
推动投资增长
推动私人投资增长的关键因素,是投资者对经济增长和投资前景的乐观态度、政府的有利政策,以及符合半导体、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数字经济和可再生能源等大趋势的战略转型倡议。
自冠病疫情危机以来,我国过去4年吸引了大量 FDI 和 DDI ,2024 年批准投资总额创下 3785 亿令吉的历史新高,而 2021至2023 年的年均投资额为 3022 亿令吉。2020 年(疫情期间)为 1674 亿令吉,2019 年(疫情前)为 2119 亿令吉。
2021至2024 年期间,DDI 在批准投资总额所占比重为 42.3%,而其余 57.7% 为 FDI。2021至2024 年批准制造业投资项目的细分显示,新投资项目占总额的 49.7%,其余 50.3% 来自业务扩张和多元化。
外国巨头布局大马
外国巨头的投资涌入显示大马已准备好接受投资。虽然我国的中立外交政策为其提供了积极优势,但总有一天,我国将难逃被卷入日益激烈的大国竞争中。
值得关注的是,在大马布局的外国大型科技巨头,包括微软未来4年投资22亿美元建设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谷歌投资20亿美元建立首个数据中心和谷歌云区域、亚马逊网络服务(AWS)投资62亿美元、德国半导体巨头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额外投资50亿欧元、Enovix Corporation拟投资12亿美元。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计划投资约21亿美元建立人工智能中心和扩建数据中心设施。
此外,英国半导体和软件设计公司安谋控股(ARM)与我国政府达成4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重塑大马半导体格局,包括将在10年内投资2.5亿美元,向安谋控股购买芯片设计蓝图,并为1万名集成电路(IC)设计工程师建立全面的培训计划,
批准投资的实现通常需要2至3年的时间,这对于确保在促进经济增长、创造高收入就业机会和深化外国跨国公司和国内中小企业之间产业联系方面的实际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投资实施率提升
大马投资发展局 (MIDA) 的项目实施和促进办公室 (TRACK) 在成功加速已批准的制造业项目的落实到位方面表现出了卓越的效力。值得注意的是,从 2016 年至 2023 年 5 月,实施率显著上升,从 60% 上升到令人印象深刻的 80%。
平均而言,2021 至 2023 年的年度实施表现表明,超过 85% 的已批准制造业项目已经实施。2023 年批准的项目中,超过 86.5% 已经投入营运,而 2024 年首9个月批准的项目中,超过 63% 已经落实。
实际外来直接投资流入在 2020 年冠病疫情期间大幅下降至 169 亿令吉,但在 2021 年和 2022 年分别强劲回升至 843 亿令吉和 662 亿令吉。过去两 年,外来直接投资净流入仍保持可观水平,分别为 361 亿令吉和 708 亿令吉。这些资金来自采矿业、制造业、批发与零售贸易、资讯科技及金融服务业。
确保效率问责
综上所述,我们相信在全球经济挑战下,我国投资前景将继续向好。政府、各部门和机构必须继续确保有效执行计划和方案,注重强有力的执行和协调,明确角色和责任,持续跟踪和监督,确保良好的治理和问责制。
政府须致力于简化法规,减少官僚负担和商业痛点,以培育有利的商业生态系统,特别是对中小企业而言。解决熟练劳动力短缺和人才发展仍是政策重点,可通过提高技能和再培训计划、将教育和培训计划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加快聘用外国特定人才,以及允许本地大学的外国毕业生在我国工作等举措来解决。
企业界期待利商特工队(PEMUDAH)推出一份名为"商业新政"(NDFB)的文件,提振信心、刺激经济增长、推动数字化转型,重点改善商业环境、应对各种结构性和时势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