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为什么企业爱上市创业板/程志彬

2024年的马来西亚股票市场可谓热闹非凡,上市公司数量呈现出显著增长态势。

据统计,2024年马来西亚共有55家公司上市,相比2023年的32家,足足增加了23家。

这样的增长速度意味着几乎每周都有一家新公司上市,其中创业板、主板和杰出企业加速平台(LEAP)均有新成员加入,而创业板更是成为了众多企业的上市首选。

上市门槛更低

为什么创业板如此受企业青睐呢?首先,从上市门槛来看,创业板的要求相对较低。与主板相比,企业只要能达到五六百万的盈利,就具备了在创业板上市的基本条件。这对于许多处于成长期、有发展潜力但暂时利润规模未达主板标准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机会。

其次,在监管方面,创业板只有大马交易所进行评估,而主板的主板除了大马交易所外,还有证券监督委员会参与评估。

对于企业家们来说,一个机构监管相对更加简便,减少了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复杂流程和多方面协调的问题,所以更多企业倾向于选择创业板上市。

在上市时间分布上,大家可能会以为“发”为谐音的8月会是上市公司最多的月份,但实际并非如此。2024年上市公司最多的月份是12月,在这个月里有7家公司上市,平均下来每周大概有两家企业上市。

这样的密集上市,或许与企业在年底冲刺业绩、完成战略布局等因素有关,也可能是企业希望借助年底的市场氛围和资金流动性来提升上市的关注度和成功率。

雪柔隆最多企业上市

从地区分布来看,2024年马来西亚各州市的上市情况也有很大差异。位居第三的是吉隆坡,有7家上市公司;柔佛以8家上市公司的成绩位列第二。而遥遥领先的第一名是雪兰莪州,共有25家上市公司在此诞生。

雪兰莪州凭借其经济基础、产业集群、政策优势等多方面因素,成为了企业上市的热土。其他州属的企业家们也应奋起直追,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竞争力,争取在未来的上市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这55家新增的上市公司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那就是股息政策。股息政策是指上市公司在上市后有意愿向股民发放股息。2024年的新上市公司中,有25家有发放股息的意愿。

股民深爱股息政策

对于股民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他们既希望股票能够上涨实现资产增值,又能获得股息收益,一举两得。

有股息政策的上市公司往往会吸引更多股民的关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司的市场形象和投资者信心。

总体而言,2024年马来西亚的资本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创业板的崛起、12月的上市高峰以及雪兰莪州的突出表现等,都为市场增添了诸多亮点。

对于企业来说,要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上市板块和时机;对于投资者而言,则需要关注市场动态,把握投资机会。

相信在未来,马来西亚的资本市场还将继续书写新的篇章,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视频推荐 :

 

 
 

 

反应

 

名家专栏

企业上市后常见挑战/程志彬

近年来,资本市场持续活跃,越来越多企业通过IPO(首次公开募股)融资,期望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拓展业务。

然而,上市并非终点,而是企业进入公众市场的起点。如何在上市后保持稳健增长,避免业绩下滑,是众多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许多企业在上市初期交出了亮眼的财报,但随后却因盈利能力下降、市场信心动摇,导致股价承压甚至业绩滑坡。

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与企业内部管理、盈利模式和市场环境变化息息相关。

●财务管理体系不足:上市后,财务透明度和资金管理要求提高,若现金流管理不善,可能影响企业运营及投资者信心。

●市场环境变化:经济周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外部因素,可能冲击企业盈利能力。

●监管结构适应性不足:家族企业或中小企业转型为公众公司,需要建立更透明、规范的监管体系,否则可能面临合规和管理挑战。

如何确保长期稳定增长?

要在上市后保持稳健增长,企业必须在商业模式、财务管理、公司监管和投资者沟通等方面做出全面调整,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优化内部管理,并建立与资本市场的良好关系。

1. 建立永续盈利模式

上市企业必须具备长期增长能力,而非仅依赖短期市场红利或一次性业务。因此,企业应:

●拓展产品线、开发新市场,减少对单一业务或客户的依赖。

●提升核心竞争力,如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品牌价值。

●优化成本结构,合理控制支出,提高运营效率,确保利润的稳定增长。

2. 强化财务管理,优化资本运作

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对投资者信心至关重要。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预算管理:制定清晰的财务规划,确保资金合理配置,避免因资本使用不当影响企业运作。

●优化现金流管理:确保充足的流动资金,以应对市场波动和突发状况。

●合理利用融资工具:通过债券、再融资等方式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 完善公司监管,提升市场信任

作为公众公司,企业需要符合更高的合规标准,并向市场证明自身监管能力。关键举措包括:

●董事会架构:引入独立董事,提高公司决策透明度。

●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确保财务报告和业务发展信息透明,增强市场信任。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风控机制,确保企业运营稳健,避免合规风险。

4. 透明市场沟通,管理投资者预期

良好的市场沟通,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稳定股价波动。企业应:

●定期召开投资者会议,向股东和分析师介绍公司业务发展情况,回答市场关切的问题。

●确保信息披露清晰透明,让市场能够准确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引发市场波动。

●设定合理的派息政策,增强股东回报,提高投资者对企业的长期信任。

IPO只是起点

全球市场上不乏成功企业在IPO后,通过优化业务模式、强化公司监管,实现长期稳健增长的案例。这些案例表明,企业若能在上市后积极调整战略、提升管理水平,便能在资本市场中获得更持久的竞争优势。

因此,IPO只是起点,长期竞争力才是关键。

上市并不是企业发展的终点,而是全新的赛道起点。真正能够在市场中站稳脚步的企业,不仅要关注短期的业绩表现,更要具备应对挑战、优化管理、持续增长的能力。

唯有建立稳固的盈利模式、优化内部管理、完善公司监管,并与市场保持良好沟通,企业才能在资本市场中长期生存,并创造更大的价值。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