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美经济联盟迈进/Project Syndicate
作者:鲁比尼(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美国与其近邻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间的贸易和政治紧张局势,正处于历史最高点,这引发了人们对全面贸易战和《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破裂的忧虑,而该协定本身就是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重新谈判。
按照特朗普的说法,两国本可采取更多措施来控制移民和芬太尼的流动。此外由于两国都存在巨额对美贸易顺差,他指责两国采取了不公平的贸易操作,并为试图规避美国关税的中国出口商提供了立足点。
但特朗普不仅在这些问题上施压。他还羞辱了这两个国家,认为加拿大应该放弃自身主权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将墨西哥湾重新命名,并威胁要对墨西哥境内的贩毒集团采取军事行动。
虽然最有可能的结果是最终重新谈判《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以适度提高关税并在很大程度上维持该自由贸易区,但这将是一个次优方案。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紧张局势的根源,避免未来冲突,并提升北美地区的增长和福利,所有三个国家都应当开始起草一个北美经济联盟方案:一个不仅在货物(正如当前的自由贸易区)方面,还在服务、资本、劳动力、技术、数据和信息方面实现完全自由贸易的单一市场。
新联盟无法一蹴而就
这显然无法一蹴而就。
经济联盟成立后的第一步将是协调监管政策,墨西哥和加拿大将在很大程度上采用美国——也是迄今为止三个经济体中最大的国家——的各项标准,调整产业政策以将生产回流或友岸外包到更大的北美单一市场,并就共同的贸易、技术和金融政策达成一致以降低与中国打交道所产生的风险。
随后可适时建立固定汇率制度(如早期的欧洲汇率机制)和全面的货币联盟(如欧元区),实现整个地区的无缝支付。
北美是一个最优货币区(甚至优于欧元区),而因汇率波动——这会加剧贸易失衡状况且经常性破坏稳定——所引发的贸易紧张局势则将被共同货币终结。
接下来将是全面的银行业联盟、资本市场联盟和其他各种形式的风险分担,最后可能构建一个财政联盟。最终可能还需要引入一些共同外交和国防政策要素以管理移民、执法和毒品等事务。
再过几十年,在各方都赞同的情况下,这些安排将催生一个协商一致形式的政治联盟——“美国”将成为一个联邦式的“美洲合众国”(United States of the Americas)。各国的主权可以像欧盟那样保留下来,但从长远来看可以对一系列政策进行更大程度的政治协调。
北美经济深度一体化
但就目前而言,鉴于北美经济已经深度一体化,建立一个全面经济联盟是非常有意义的。此外每一方都能带来独特的优势(和需求)。
相对其人口规模,加拿大拥有极其丰富的土地和自然资源;但与美国相比该国的宏观政策和结构性政策导致增长乏力,国内市场规模较小。
与此同时美国拥有大量熟练劳动力、庞大的实物资本和金融资本储备以及全球领先的科技产业;但由于大片人口稠密的领土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美国需要将人口向北迁移。
最后,墨西哥拥有大量低成本熟练劳动力和一些重要自然资源,但治理薄弱和缺乏结构性改革阻碍了经济增长,并导致社会运作失能——尤其是与毒品有关的腐败、暴力和犯罪。
一个北美经济联盟可以解决所有这些问题,提升该地区的整体生产力、潜在增长和福利。
全面放开服务贸易不应引起争议,因为美国在数字服务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允许资本充分流动或技术、数据和信息自由贸易也不会是问题,因为加拿大和美国已经是安全和情报方面的盟友。

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官员指挥从墨西哥入境美国的货运卡车。
自由移民问题棘手
最棘手的问题是联盟内部的自由移民。虽然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劳动力流动不太可能引发争议(因为后者人口较少且人均收入相近),但来自的墨西哥自由移民需要谨慎管理。墨西哥不仅是中南美洲(以及中国、非洲和其他地区)大规模移民潮的中转站,而且人均收入也低得多。
所幸欧盟已经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其较新加入且较贫穷的成员国都会在完全开放移民前接受一个长达数十年的过渡期。
同样,只有在墨西哥达到一定人均收入门槛、改善自身监管、进行结构改革并采纳共同的安全政策(并让美国在其南部边境联合驻军)后才能允许墨西哥人完全开放移民。
加拿大和墨西哥为什么要同意这些呢?简单地说,如果没有北美经济联盟,它们自身的增长潜力仍将有限,人均收入与美国的差距也将进一步拉大。
美国将在本十年内成为一个更加强大的科技主宰者,其增长潜力将远超3%。但美国确实需要加拿大和墨西哥所能提供的资源(自然资源、土地和低成本熟练劳动力)。因此经济联盟将使这三个国家在经济、社会、政治和地缘政治方面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引发解体或贸易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地区性经济体也可以加入,首先是已经实行美元化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巴拿马。格陵兰同样可能自愿加入北美经济联盟以释放其丰富自然资源的价值,从而缓解围绕其未来地位的紧张局势。
格陵兰的加入,将使北美在新的北极贸易路线和经济机会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而这些贸易路线和经济机会正随着气候变化不断扩大。最终中南美洲的其他国家也可以加入这个经济联盟。
《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的不稳定平衡状态——美国提出了一系列合理或不太合理的抱怨以及真正单一市场的缺失——可能引发一场无序解体或贸易战。
为什么不开始寻求一个更具雄心壮志、更有远见、更稳定、更优化的长期安排以使各方都受益呢?如果欧洲那些原本四分五裂、饱受战争蹂躏的经济体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北美人肯定也能实现同样的愿景,甚至做得更好。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国际法不能管美——兼谈台海与北美现状/罗汉洲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誓就任时,邀请了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观礼,日前再与内坦亚胡在白宫相聚会谈。
国际刑事法院在去年以犯下“反人类罪及战争罪”下令全球逮捕内坦亚胡,但特朗普在不到一个月之内两次邀请内坦亚胡前往美国,无疑是公开羞辱国际刑事法院,但因为美国不是国际刑事法院的会员国,可以不遵守该法院的判决。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说,世界规矩是由美国来撰写,各国都须按照美国的规矩操作。国际刑事法院既没有按照美国规矩办事,美国当然不屑一顾。
所以凡是损及美国利益或不遵守美国号令的国际组织,美国不是不参加就是退出。因为巴黎气候协议不利美国大量排放废气的经济活动,所以它退出;因为国际人权理事会曾通过谴责美国在国内外践踏人权,所以它退出。
以“人权警察”自居
尽管美国不是国际人权理事会会员,但它却以“人权警察”自居,常常指责其他国家的人权问题,它最惯常指责中国没有人权、强迫劳动、剥削工人,但始终拿不出证据;然而美国《福布斯》杂志在上月报道,美国派出900名囚犯去洛杉矶参与扑灭林火行动,日薪6至10美元(正式消防员年薪可达10万);前年,美国劳工部长沃尔什承认美国雇主雇用3800名童工,且人数逐年增加(童工多数来自南美洲)。
此外,美国不但不是国际刑事法院的缔约国,更因为法院于2020年调查美军在阿富汗犯下的罪行而宣布制裁法院的法官,特朗普日前又宣布制裁国际刑事法院,因为法院不听从美国的指示,对以色列作出“不公平”的裁决。
吞并领土唯我独尊
由于美国不是国际刑事法院、国际法庭及国际仲裁庭的缔约国,所以它对这几个法庭的判决可以置之不理。
1986年,因为美国侵犯尼加拉瓜内政,国际仲裁庭判决美国必须赔偿尼加拉瓜的损失,美国对此判决嗤之以鼻,但它却在黄岩岛纷争中极力抨击中国不遵守国际仲裁庭的判决(谷歌尚可以查到美国不遵守国际法庭、仲裁庭判决的例子)。
特朗普上任后即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因为该组织没有严厉对付中国,稍后又说如果由美国人领导世卫,美国可重入世卫。美国果然是世界霸主,唯我独尊。
美国至今尚未签署“联合国海洋公约”,但它却自我委任为海洋公约执行者,任意解释海洋公约,任意进入他国领海,却辩称“按国际航行法航行”。
奥巴马和前国务卿布林肯都曾(针对中国)说过不允许强国改变现有国家界线,布林肯甚至“警告”中国必须接受(台海分割)现状——这是美国订下的规矩。
G7集团、美日印澳四国于前年“广岛愿景”集会分别发表联合声明称:坚决反对武力改变台海现状。
但是,特朗普宣布要吞并加拿大和格陵兰岛,大肆改变北美现状,改变国家界线,却不见奥巴马、布林肯、G7集团及日印澳等国出来反对。
日本首相石破茂及印度总理莫迪日前与特朗普会面时也只字不提,前者反而重提反对改变台海现状。这种不分是非黑白,不反对美国侵占他国领土,却反对中国统一国家的双重标准就是西方“民主”国家的立场?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