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解锁密码——中小微企/黄锦荣
关于大马经济当下所面对的结构性挑战,我们几乎都能琅琅上口。
从过度依赖外劳、生产仍属劳力密集型、生产附加价值偏低、产品自主研发乏善可陈,到人才外流、市场缺乏本土知名品牌,及企业国际竞争力不足,都是讲述大马经济结构问题时免不了的材料,而且一谈就是数十载。
其实,第七大马计划(1996-2000)早已强调研发升级、经济转向高附加价值活动、信息通讯科技普遍化、高端知识及技术人才培训等面向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而文本中所提及的“我们要通过技术提升和资本深化来强化生产要素的生产力,以促成经济从投资驱动迈向生产力与素质驱动的转型。大马经济必须协调人力与技术发展政策,努力不懈地开发并发展新领域,以加速往高端生产价值链迈进”,如今读来也没有丝毫违和感。
至于新经济模型(2011-2020)更是把这些挑战直接列为文本栏目,也阐明生产力驱动经济增长、推动私营主导的投资及生产、拥抱科技型企业及高技能人才就是未来赛道。
要知经济发展于这段期间并非停顿不前。我国人均GDP于2000年仅是美国的26.8%,但如今已超过43%,按2015年不变价美元来算,大马经济规模甚至是全球第35大。
而且我国经济复杂性,在2021年也是名列全球第28,在亚太平洋区的排名仅次于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及泰国,半导体工业更是与全球工业链整合,攻克了全球半导体后端制成品13%的市场,而高科技产品就占了工业出口的51.7%。
即便如此,我们仍然面对工资偏低的窘境。就以今年9月份来比较,我国工业劳动群体的平均月工资为732美元,不到美国的16%。以中间月工资来看,比例更是少过13%,远低于人均GDP比例。
与整体经济脱节
换言之,虽然国家整体经济表现取得长足进步,那近乎两千万劳动群体的生活素质却是以龟速改善。
既然冰冻三尺非今日之寒,多年来经济不缺稳健发展,政策上也非无为,为何时至如今,结构瓶颈依旧,百姓经济与整体经济表现脱节?
我以为关键在于中小微型企业。
即便中小微型企业占了全国总注册公司机构98%,其中三分之二是微企,并雇佣了一半的劳动群体,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占比却仅略高于三分之一,对总出口的贡献在2022年也只有9.3%。
高劳力聘用、低附加价值意谓着中小微型企业普遍充斥着生产力和创造力低落的问题。产品附加价值不足,就卖不了好价钱,业务毛利薄弱,付不了好的工资、留不住好员工,妄论砸钱做产品研究和开发。
缺乏研发,后果不仅是毛利单薄,没有技术障碍的产品,那是随时都会被竞争对手剿灭的市场。
然后,碍于低薪,新生代对大学深造和打工也就兴致缺缺,书不念、阅历不累积,只想着创业致富,于是低知识、低创新、低技术门槛的微企业持续充斥着企业市场,而企业又出现人才不足的死循环。

规模思维知识限制
知识对于企业而言,无论大小,到底有多重要?
回看我国出口商的版图就不难发现,整整74%的与出口相关的商业投资,给仅占了全国总注册公司机构不足0.5%的外国公司所包办,而大部分本地公司都不做跨国买卖,也没有针对出口的商业投资做任何投入。
我们退一步问,为何不呢?根据国家贸易大蓝图针对出口商和非出口商所做的调研表示,无法准确地和在地商家衔接、缺乏对在地市场的法规、关税、产品认证和自由贸易协定的了解,以及电子商贸相关人才不足,都是出口商所面对的最大挑战。
这些都是知识啊!仅占2.3%的出口商尚且如此以为,可想而知,对于大多数中小微型企业而言,这些挑战是何等巨大,出口如此,技术创新及采用也必如斯也。
载体不变改革难行
而我以为那和国内资金供给是否充足扯不上关系,也无关政府援助到不到位,而是受中小微型企业的规模、营运思维及知识所限制。
如果经济发展的最终对象是国民福利,那么中小微型企业显然是任何经济转型都无法忽略的载体。如果我们以为“过度依赖外劳、生产仍属劳力密集型、生产附加价值偏低、产品自主研发乏善可陈、工资偏低”就是牵制经济增长的枷锁,那么解锁者一定不是那2%的大企业,而是98%的中小微型企业。
至于解锁密码就在于创业文化的塑造、注重企业营运管理的投资,否则经济改革路难行。
视频推荐 :
关税对大马经济有何影响?/李兴裕
特朗普重返白宫仅3个月,就对来自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和欧盟的商品征收了从全面基准关税,以及针对特定国家的关税,此举引发了报复性关税。
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关税行动和报复,加剧了人们对全面贸易战不确定性的担忧,使全球股市处于极度波动的状态。
这可能会严重破坏全球供应链、增加原材料成本、推高消费者通胀,推动全球经济走向滞胀(低增长高通胀),最坏情况下,还可能导致全球经济衰退。
美国衰退几率50%
中国仍在从房市低迷中挣扎,美国对中国征收高达34%关税,将进一步对中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处于震中的美国经济将承受关税战的全部冲击,未来6至12个月内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将上升至近50%。
4月2日,特朗普公布了根据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令》(IEEPA)实施的对等关税计划,并将这一天称为“解放日”,在这一天对来自其他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一系列关税,从而让美国摆脱对外国商品的依赖。
美国人口普查局2024年数据显示,美国对大马的贸易逆差为248亿美元(占美国总贸易逆差的2.1%),大马在“肮脏的15国”名单中排第14位,这些国家占美国贸易失衡的大部分。
然而,大马统计局表示,大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为724亿令吉(约158亿美元),差异为90亿美元。因此,需要协调这统计差异,以得出对大马的“隐含”关税税率。
必须指出的是,贸易逆差也是由于数十年来大量美国半导体公司在大马运营,为我国成为美国主要半导体出口国作出贡献。大马是半导体测试和封装领域关键参与者,占全球半导体测试和封装的13%,是全球第六大半导体出口国。
尽管大马于2023年在美国的最惠国待遇关税(MFN)适用关税税率为5.6%;农产品为7.4%,非农产品为5.3%,但美国指大马目前对美国商品征收的平均关税为47%(包括货币操纵和贸易壁垒),这计算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自去年11月起,美国财政部货币操纵监测名单中已将大马除名。
美国已对大马出口到该国的商品征收24%关税,从4月9日起生效。这关税低于中国(34%)和此前征收的20%、越南(46%)、泰国(36%)、印尼(32%)和台湾(32%),但高于新加坡(10%)和菲律宾(17%)。
出口面临严峻挑战
美国新关税对大马有何影响?鉴于关税对供应链、全球需求和企业运营成本的破坏性影响,大马出口将面临严峻挑战。
受影响的行业包括电气电子产品(不包括半导体)、机械与设备、光学与科学设备、橡胶产品、家具产品和棕油。
2024年,美国是大马第三大贸易伙伴,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1.3%(2021至2023年为9.5%;2016至2020年为9%)。美国是大马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占13.2%),也是大马第三大进口国(占9.2%)。今年2月,美国取代中国成为大马最大的出口市场(占14.8%)。
大马对美国的出口产品中,超过一半是电子电气产品(54.6%)、机械和设备(14.5%)、光学与科学设备(9.0%)、橡胶与橡胶制品(3.9%)、家具产品(3.5%)、棕油和棕油产品(1.4%)、塑料与塑料制品(1.3%)、钢铁产品(1.0%)及铝与铝制品(0.8%)。
在美国对等关税下,虽然电子电气产品高占2024年大马对美国出口总额的54.6%,但半导体(453亿令吉或占对美国出口总额的22.8%)的豁免,为大马和半导体企业提供了缓解。木制品、铜与铜制品、能源产品和药品等产品清单也获得了类似豁免,这些产品在2024年的出口总额为60亿令吉,占对美国出口总额的2.8%。

特定行业威胁仍在
尽管如此,美国在豁免关税清单中仍附有一条警告,称“根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的未来行动,所有可能被征收关税的商品”。这意味着,针对特定行业的关税威胁仍然存在,未完全排除在外。因此,最大的问题是,关税最终从哪里开始或结束。
此外,美国仍是大马主要外来投资者之一。
2024年,美国在大马外来直接投资总额方面排名第二;2024年底,美国在大马外来直接投资存量方面排名第四。2017至2024年期间,美国在大马制造业领域的核准投资排名介于第2至第9位之间,核准总投资额介于11亿令吉(2017年排名第9)至181亿令吉(2023年第二大投资者)之间。整体而言,美国在各领域的外国参与核准总投资额方面排名第三,达297亿令吉,占大马外来投资总额的17.4%。
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美国当局表示,若任何贸易伙伴采取重大措施纠正非对等贸易安排,并在经济和国家安全问题上与美国充分保持一致,关税可以降低。特朗普表示,他愿意与其他国家就关税问题谈判。
我们欢迎投资、贸易及工业部不考虑报复性关税的立场,反之,该部表明,大马将积极与美国当局合作,解决对等关税的影响。
大马将利用《贸易与投资框架协议》(TIFA)寻求对等贸易收益,并与美国达成《科技保障协议》,以促进半导体、航空航天和数字经济领域的高科技合作。我们呼吁采取更具协作性的方式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强调参与并通过协商和共同努力寻求合理解决方案。
除了利用现有双边和多边贸易安排(RCEP、CPTPP和中国-东盟自贸区)扩大贸易外,政府还需加快大马-欧盟自由贸易协定(MEUFTA)谈判、海湾合作委员会-大马自由贸易协定,并考虑与美国谈判自由贸易协定,以减轻关税的影响。
大马作为小型的开放经济体(2024年外贸占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为149.1%;总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为78.1%,对美国出口占比为13.2%),将无可避免地通过贸易、收入、金融和投资渠道,受到美国关税和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影响。由于中国、美国和欧盟在2024年的出口份额合计为33.3%,我们的经济仍极易受到主要经济体关税战冲击的影响。
价格竞争挤压利润
总的来说,双边贸易关税和全球紧张局势,对大马出口表现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影响产品的可替代性、供应链和生产的重新配置、转运及本地企业产品的成本和价格竞争力。
在贸易渠道上,关税上调会提高产品价格、降低产品需求,从而降低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降低出口潜力。
虽然与其他国家相比,大马将享有较低关税的优势,并受益于一些贸易转移,但全球贸易紧张局势预计将通过扰乱贸易流动、提高成本和影响供应链来减缓需求和经济增长,从而可能导致投资和消费支出减少。为了抵消关税上调的影响,价格竞争可能会挤压企业的利润。
从对收入影响的层面来看,出口需求下降将导致产量下降,并影响出口导向型行业员工的就业和收入,而这些行业将承受关税的更大冲击。就业和收入下降将对家庭支出造成压力。
企业谨慎扩张产能
在投资渠道方面,企业可能对产能扩张采取谨慎态度,因为担心关税上调和出口订单减少对其盈利能力的影响。
预计我国私人投资今年增长11.5%(2024年为12.3%),但这数字被下调至10.0%,以反映投资者和企业对关税影响的谨慎情绪。
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和经济放缓引发的金融波动可能会对财富创造产生负面影响。
考虑到在当前全球经济温和增长和全球不确定性加剧下的关税冲击,我们将今年大马经济增长预估从之前的5%下调至4%,以反映美国关税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以及其对国内消费和投资的溢出效应。
内需支撑经济增长
在出口面临风险下,内需将继续支撑今年大马经济增长,财政和针对性收入措施,以及宽松的利率将为整体经济提供支撑。适当的政策对于管理供应、需求和物价冲击至关重要。
服务业、建筑业、内销制造业和农业等以国内市场为导向的行业,将相对不受关税冲击的影响,因为关税只针对实体出口商品。然而,出口疲软可能导致负面溢出效应,可能影响企业和投资者情绪,从而导致支出和投资减少。
鉴于诸多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国内燃油补贴合理化、渐进式征税及电费等政策的任何变化,均须谨慎调整,以避免对已承受营运成本增加压力的企业,面对更大的困境。
我们预计,国家银行将先评估美国关税对大马经济增长的影响,然后再作出任何政策决定,包括如果大马经济增长面临低于4%,且国内需求减弱,则可能下调利率。
为确保大马经济保持韧力,并更好地从贸易开放中获益及降低风险,各行业需继续提升价值链,专注于科技和创新,重新规划供应商和价值链,实现出口产品和市场的多元化,增强投资生态系统,吸引优质投资,以提高整体经济多元性,并创造高价值就业机会。大马需继续积极与其他经济体达成多边和双边贸易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