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酒

红葡萄酒 常见风味亦特别!

上回谈过白葡萄品种,现谈谈红葡萄品种,毕竟目前全世界对红葡萄酒的消耗量比白葡萄酒来得多。

本期介绍的几种红葡萄品种普遍上常看到,它们为什么会比较普遍?不用急着找答案,喝过多种不同葡萄品种的葡萄酒后,你自然就明白了。

【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

被誉为红葡萄品种之王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不仅是目前种植面积最广的葡萄品种,同时也是最畅销的品种。

厚实的单宁、高酸度、果味浓郁、酒体饱满、结构宏大,过桶后会散发出香草、咖啡、雪松等味道。陈年后会有皮革、烟草、蘑菇等风味。就赤霞珠的多变及复杂度,就足以让许多葡萄酒爱好者欢乐了。另外,它强大的陈年潜力也是许多投资者的焦点所在。

赤霞珠从来都不缺话题。在法国,著名的赤霞珠产区波尔多(Bordeaux)的分级制度、精彩的中级酒庄大赛、Parker一战成名、巴黎审判、波尔多红酒马拉松等,都是葡萄酒爱好者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题。

在世界各地,有许多神话级的膜拜酒庄种植的都是赤霞珠。

为什么是神话级呢?酒庄产出的葡萄酒的品质极好,但产量非常有限,千金难买,绝大部分人只能膜拜。

【梅洛】Merlot

梅洛(Merlot)?不就是50令吉就能买到的红酒吗?有什么好稀奇的?

跟大部分知名的红葡萄品种相比,梅洛确实是属于“没个性”的葡萄品种。但如果你真以为它就只能这样,那就大错特错了。

波尔多右岸不仅是梅洛的原产地,同时也是全世界最精华的梅洛产区,一瓶普通年份的梅洛价格,可以开到两2万令吉(比知名的波尔多左岸5大酒庄还贵上许多)。品质如何?当然不是一瓶50令吉那种梅洛可比的咯!

为何反差大

同样是梅洛,为什么反差那么大?所谓没有个性的酒,意思就是单宁、酸度、甜度、果味等什么都有,但没有一项是特别出色的。能够使用看似平平无奇的葡萄品种,酿出兼具复杂度、结构性、陈年潜力及展现风土特色的葡萄酒,却不是每一家酒庄都能做到的。评论家们对顶级梅洛的评价中,最常听到的是:像丝绸般柔和的口感。

梅洛并不难种植,难就难在把它做成上述所说的那么好。虽然不同档次的梅洛价格有别,但便宜的梅洛也并非一无是处,因为没有什么个性,就意味着它很容易被接受或有大众缘。如果要为宴会或聚会选一款葡萄酒,拥有大众缘的梅洛就是不错的选项。

【西哈/西拉子】Syrah / Shiraz

另一种在市面上常见的葡萄品种就是西哈(Syrah ),在澳洲则称为西拉子(Shiraz)。

颜色深邃、口感厚实、高单宁的西哈,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浓郁的黑浆果味和紫罗兰花香。尤其是澳洲种植的西拉子,因气候较炎热,该区西拉子的风味比欧洲的西哈更加浓郁甜美。

绝大部分混酿

对于年轻较轻或平时少接触葡萄酒的消费者而言,来自澳洲的西拉子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在澳洲的西拉子当中,绝大部分都是混酿。

其中最有名的是歌海娜(Grenache)、西拉子和慕合特(Mourvedre)组成起源于法国南隆河的GSM混酿。虽然西拉子源自欧洲,却是澳洲的“国宝”葡萄品种。

在欧洲,最经典的西哈产区是法国南部的隆河区(Rhone)。要比混酿,来自隆河的教皇新堡产区(Chateauneuf du Pape)的混酿肯定会让人瞠目结舌,因为除了西哈之外,他们还在酒中混入了十多种葡萄的基酒。混酿配方的复杂度无人能出其右。

常见不一定平庸

赤霞珠、梅洛、西哈 、西拉子?这几个品种字眼是不是很常见?其实,“常见”是因为它们都已晋升为大家都在种、都在喝的国际品种,口感大众化,容易被市场接受。这不代表它们一定是平庸的。

如果你愿意去发掘(尤其从不同价位与品质上),或许就能体会它们各自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

 

 
 

 

反应

 

美食

珍藏级峇厘葡萄酒 寻不到赤霞珠风味?

自从喝过几瓶峇厘岛葡萄酒后,心想如果有家人好友刚好去印尼,就请他们带其他酒款回来,让我继续探索。毕竟比起不算便宜的印尼千层糕,只能在印尼买到的峇厘葡萄酒,对我来说更有新鲜感。

幸运的,又搜获一瓶峇厘葡萄酒。

这瓶葡萄酒是之前曾到过的酒庄Sababay Winery生产的珍藏级别红酒(Reserve Red)。呃,珍藏级别?那是不是很厉害?

葡萄酒酒标上常看到“Reserve”、“Riserva”、“Reserva”字眼,一般都会翻译成“珍藏”。“珍藏”这个词在一些产酒国是有规范的,比如西班牙的葡萄酒,必须经木桶陈年至少一年和瓶中陈年至少两年,才有资格在酒标印上“Reserva”(西班牙语)一字。所以对像西班牙这些国家来说,这个词是有品质保证的。

不过许多国家,尤其是新世界产酒国对“珍藏”字眼并没有这样的规定,也就是说只要酒庄喜欢,或想特别命名某一款酒,就可以在酒标上印上这字眼。所以有时在某些酒标上看到这“珍藏”,并不能判断它的品质如何,还是要喝过才知道。

找到赤霞珠元素

葡萄酒由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阿方斯莱弗宁(Alphonse Lavallee)混酿而成,但在品酒过程中却几乎没找到任何赤霞珠元素,个人推断赤霞珠的比例相当少。

紫罗兰、红醋栗和红樱桃的香气,就是葡萄酒的主旋律。这三者中,尤其以红樱桃的香气更为突出。对于熟悉赤霞珠的朋友来说,是很难把这香气描述和赤霞珠联想在一起的。

关于这一点,我想酿酒师的用意是想在这瓶酒中,凸显出阿方斯莱弗宁这冷门葡萄品种的特性。

阿方斯莱弗宁原产于法国,但放眼全世界,除了印尼峇厘岛,在其他国家几乎找不到它的踪迹。它是一种颜色比较深,可以用来酿酒,也可以直接食用的葡萄品种。

酒体轻盈,带有果香,但缺乏复杂度,轻松易饮,这酒适合不需要太多仪式感的日常饮用。

探索马来美食精彩

将近午餐时分的慵懒周末,虎嫂提议前往家附近打包在马来社群口碑不错的东海岸蓝花饭(Nasi Kerabu)。想想马来食物与峇厘岛食物也有相似之处,都喜欢用多种香料烹煮,想着或可试试配搭。

同时,脑袋却突然当机了!竟发现身在这片拥有多元文化的土地上生活了几十年,提起马来餐,下意识竟想到的还是椰浆饭。然后呢?勉强还能挤出几种食物的名字,但味蕾记忆非常模糊。

与蓝花饭契合度不高

这次决定好好品尝蓝花饭。米饭由蝶豆花染成浅蓝色,选了炸鸡和烤牛肉做主菜,配菜有香料炸椰丝、高丽菜、黄瓜等蔬菜切成的生菜丝,咸鸭蛋、炸鱼饼、鱼松等,最后淋上鱼露辣椒酱和挤一些酸柑汁,把所有材料拌匀一起吃,甚是滋味丰富。

两者品尝后,老实说,蓝花饭与Sababay Winery珍藏级虽然互不排斥,但契合度不会高,倒是家常马来小菜──叁巴江鱼仔(Sambal Ikan Bilis)跟酒搭配得非常好。

它们恰到好处的咸味和辣味,把酒里的樱桃味变得更突出,喝起来也更圆润。看起来,“咸香辣”美食跟这酒更合拍!

人生永远在路上

餐后,才想起多年前在东海岸自驾游时,就很享受当地多元马来美食,扩大了味蕾接受度。

怎么回到西海岸生活,却又渐渐地对马来食物回到油腻和煎炸的刻板印象呢?突然很想再多尝试各种友族美食。

虽然这餐酒搭配不算特别惊喜,但生活和品酒一样,总在勇于尝试的路上。无论是各国葡萄酒的万种风情,还是大马美景

美食的丰饶精彩,都让人跃跃欲试。下一瓶酒,在路上!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