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酒

红酒就要配红肉? 餐酒搭配无绝对

文/图|雅虎 /红酒爱好者

爱喝葡萄酒的朋友都知道,红酒配海鲜是大忌!红酒中来自葡萄皮的单宁跟鲜味冲突打起来,会产生一种恶心的铁锈味,把一顿美好的晚餐“杀死”。所以“一般上”海鲜还是比较适合搭配白酒或起泡酒。呃,这是“一般上”,并不是绝对哦。今次决定来一场实验,要用红酒配海鲜。 

由于马尔贝克(Malbec)这葡萄品种的果皮色泽较深,酿出来的酒颜色比一般红酒更深邃,因此也有人叫它“黑酒”。夹带着李子、黑醋栗、桑葚的香气,适中的酸度和单宁,让它成功虏获不少的心。

如果爱喝马尔贝克,阿根廷门多萨(Mendoza)生产的马尔贝克是绝对不容忽略的。不只是因为阿根廷生产了全世界约80%的马尔贝克而有代表性,更重要的是,这产区生产的马尔贝克品质确实很好。

虽然马尔贝克是一种适应力很强的葡萄品种,在不同海拔不同类型的土壤都能生长,但要成就一款优质的马尔贝克,就必须借助昼夜温差大的高海拔地区,才能让它攒到足够高的酸度。

庆幸的是,门多萨就具备这种条件。当马尔贝克逐渐被法国人淘汰时,它在阿根廷找到了容身之地,并在这里重振旗鼓,让全世界的人对它的潜力刮目相看。

酒庄装瓶品质不差

坐落在门多萨的银谷酒庄(Bodega Argento)建于1970年。酒庄的历史虽然很短,但他们一直以来都以生产优质葡萄酒著称。

当初选择这瓶酒,除了试喝时觉得好喝,另一原因是因为酒标上“Estate Bottled”这行字,也就是“酒庄装瓶”的意思。这句话背后的涵义是指,葡萄必须产自自家的葡萄园,且酿酒装瓶的整个过程都必须由酒庄一手包办。一手包办的酒如果没做好,那岂不是丢自家酒庄的脸?所以通常一款酒的酒标印有这行字,品质都不会差。

椒盐墨鱼配红酒试验

一直很想挑战“海鲜不搭红酒”这个规则,于是做了一个可能会“翻车”的决定:用盐焗炸墨鱼配马尔贝克红酒。

开瓶后,浓烈的黑莓果和紫罗兰香气马上从瓶中绽开。虽然后来还有一些巧克力和香草味,但不管是从偏紫黑色的酒色或莓果香气,都说明了这是一瓶年轻的红酒。小啜一口,这瓶酒不管酸度、单宁或酒体都算中等,甜度略低,算是一款口感较大众化的葡萄酒吧。

为了让这瓶酒在最佳状态时和食物的搭配,提前两小时开瓶醒酒。两小时后,食物刚准备好,酒的香气和味道也到达了巅峰。

吃一口炸墨鱼,再喝一口葡萄酒感觉怎么样?这两者竟然……完全没有违和感!食物的咸味和酸味让酒里的香料味更突出,而且最重要的是没有令人不愉快的铁锈味。天啊!挑战成功了!

虽说是挑战,但也不是乱来的。会选择苏东是因为它的鲜味不像一些鱼、虾或贝壳类那么重,而且油炸这种料理方式减少了鲜味,跟红酒的冲突就降低了。再说,虽然马尔贝克的颜色很深,但它的单宁并没有像西哈(Syrah)那么重,大概是中等偏高吧,要成功搭配海鲜是有可能的。但这样的搭配还是有很多不确定性,毕竟能用来配海鲜的红酒,都是一些单宁比较低的红酒。

打破喝酒“铁律”的迷思

“红酒配红肉、白酒配白肉”这普遍餐酒搭配原则,是不能打破的铁律吗?肯定不是!

虽然现在的主流是比较推崇浓厚饱满的红酒,但轻盈易饮的红酒也并非一无是处。人们也会发现一些单宁低的清淡类型红酒,能够搭配海鲜或其他白肉,甚至延伸更多搭配可能。

况且,食物和酒是相配还是相斥,实际上还要看那瓶酒的单宁、酒体、味道等于食材的烹煮调味方式来决定。世界上有那么多款葡萄酒,我们很难用几个规则就把所有的搭配解释清楚。更何况,即使是专家也不可能吃遍世界上所有食物,所以有时我们还是可以找到规则以外的特例。

 

 
 

 

反应

 

美食

珍藏级峇厘葡萄酒 寻不到赤霞珠风味?

自从喝过几瓶峇厘岛葡萄酒后,心想如果有家人好友刚好去印尼,就请他们带其他酒款回来,让我继续探索。毕竟比起不算便宜的印尼千层糕,只能在印尼买到的峇厘葡萄酒,对我来说更有新鲜感。

幸运的,又搜获一瓶峇厘葡萄酒。

这瓶葡萄酒是之前曾到过的酒庄Sababay Winery生产的珍藏级别红酒(Reserve Red)。呃,珍藏级别?那是不是很厉害?

葡萄酒酒标上常看到“Reserve”、“Riserva”、“Reserva”字眼,一般都会翻译成“珍藏”。“珍藏”这个词在一些产酒国是有规范的,比如西班牙的葡萄酒,必须经木桶陈年至少一年和瓶中陈年至少两年,才有资格在酒标印上“Reserva”(西班牙语)一字。所以对像西班牙这些国家来说,这个词是有品质保证的。

不过许多国家,尤其是新世界产酒国对“珍藏”字眼并没有这样的规定,也就是说只要酒庄喜欢,或想特别命名某一款酒,就可以在酒标上印上这字眼。所以有时在某些酒标上看到这“珍藏”,并不能判断它的品质如何,还是要喝过才知道。

找到赤霞珠元素

葡萄酒由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阿方斯莱弗宁(Alphonse Lavallee)混酿而成,但在品酒过程中却几乎没找到任何赤霞珠元素,个人推断赤霞珠的比例相当少。

紫罗兰、红醋栗和红樱桃的香气,就是葡萄酒的主旋律。这三者中,尤其以红樱桃的香气更为突出。对于熟悉赤霞珠的朋友来说,是很难把这香气描述和赤霞珠联想在一起的。

关于这一点,我想酿酒师的用意是想在这瓶酒中,凸显出阿方斯莱弗宁这冷门葡萄品种的特性。

阿方斯莱弗宁原产于法国,但放眼全世界,除了印尼峇厘岛,在其他国家几乎找不到它的踪迹。它是一种颜色比较深,可以用来酿酒,也可以直接食用的葡萄品种。

酒体轻盈,带有果香,但缺乏复杂度,轻松易饮,这酒适合不需要太多仪式感的日常饮用。

探索马来美食精彩

将近午餐时分的慵懒周末,虎嫂提议前往家附近打包在马来社群口碑不错的东海岸蓝花饭(Nasi Kerabu)。想想马来食物与峇厘岛食物也有相似之处,都喜欢用多种香料烹煮,想着或可试试配搭。

同时,脑袋却突然当机了!竟发现身在这片拥有多元文化的土地上生活了几十年,提起马来餐,下意识竟想到的还是椰浆饭。然后呢?勉强还能挤出几种食物的名字,但味蕾记忆非常模糊。

与蓝花饭契合度不高

这次决定好好品尝蓝花饭。米饭由蝶豆花染成浅蓝色,选了炸鸡和烤牛肉做主菜,配菜有香料炸椰丝、高丽菜、黄瓜等蔬菜切成的生菜丝,咸鸭蛋、炸鱼饼、鱼松等,最后淋上鱼露辣椒酱和挤一些酸柑汁,把所有材料拌匀一起吃,甚是滋味丰富。

两者品尝后,老实说,蓝花饭与Sababay Winery珍藏级虽然互不排斥,但契合度不会高,倒是家常马来小菜──叁巴江鱼仔(Sambal Ikan Bilis)跟酒搭配得非常好。

它们恰到好处的咸味和辣味,把酒里的樱桃味变得更突出,喝起来也更圆润。看起来,“咸香辣”美食跟这酒更合拍!

人生永远在路上

餐后,才想起多年前在东海岸自驾游时,就很享受当地多元马来美食,扩大了味蕾接受度。

怎么回到西海岸生活,却又渐渐地对马来食物回到油腻和煎炸的刻板印象呢?突然很想再多尝试各种友族美食。

虽然这餐酒搭配不算特别惊喜,但生活和品酒一样,总在勇于尝试的路上。无论是各国葡萄酒的万种风情,还是大马美景

美食的丰饶精彩,都让人跃跃欲试。下一瓶酒,在路上!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