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余

【悼念孟沙特辑】一路走好,安息天家!

文|芜野

那天早上,打开手机的Whatsapp收到陈泽坡的通知写道:孟沙女儿讯息,说孟沙今早刚去世了!

一早看到这个消息,我没有什么震惊,心感悲伤却是真的。悲伤的是文友中又少了一个,马华文坛又少了一个作家。

我跟孟沙说不上是什么挚友,我跟他私底下并不过从密切,倒是我的同乡已故的吕晨沙曾是他的学生,跟他有过师徒的一段关系。我认识孟沙是在60年代,是我还住在离马口大概10英里的小乡村冷乡,那时孟沙在马口执教鞭。有一回,杰伦来找我们一同到马口拜访他,是我第一次认识孟沙的时候。

那段期间,我们经常来往和有联络的爱好写作的文艺青年包括我在内的有已故的端木虹、吕晨沙、梦虹、杰伦、徐虹、孟沙、洪浪等。我们曾在波德申举办过聚会,组织了一个“青春出版社”,出过3本书,其中一本是孟沙的《青春献歌》,另两本是梦虹的《归燕集》与洪浪的《轻风细雨集》。

孟沙后来离开教育界投身报界,他在《南洋商报》吉隆坡总部时,那时我也在八打灵的一间影片发行公司工作,但我有段时候跟过去的那班文艺界朋友没什么往来,直到我将近80年代时才又与杰伦遇上,在都门也认识了柯金德、锺泽才、罗半岛,沈钧庭、李锦宗,还有马口的同学张悌等。后来由罗半岛发起成立“摸象出版社”,自然接近孟沙的时间也较多了。

发起组织作家协会

80年代,我蝉过别枝离开电影公司转行进入生活出版社,当年由孟沙、杰伦、锺泽才、柯金德、伍良之、原上草等人发起组织作家协会时。

孟沙在《南洋商报》服务30年,出任过副编辑主任、高级编辑、副刊主编、主笔、地方版主任等职,退休后也当过学院讲师,担任过作协历任总务、正副主席。孟沙为人温文儒雅,文才出众,在文艺创作可说多才多艺,出版的诗集、小说集、散文集、评论集逾二十部,可说著作等身,应该是一生无憾了,唯一遗憾的是多年前不幸一场中风,改变了他的晚景的打击。

孟沙中风后在旧巴生路一家安老院休养,我与太太早期都私下有探望过他三、两次,最后一次见他应该是他的新书长篇小说《满城风絮》的推介礼。孟沙的中风病倒,可说是造化弄人。终于脱离苦海走了,作为朋友也只有希望他“一路走好”向他说声“安息天家”了。

 

 
 

 

反应

 

商余

活得要轻生是无奈/芜野

文|芜野

好多年前,我的一个老同事每天都不间断地在社交媒体的简讯栏贴上一则设计、内容不同的问候早安图文并茂的简讯。

直到有一天,他自我表白,这么做的用意只是想让朋友知道他还活着,还在世间。换言之也就是告诉大家,有一天他的简讯不再出现了,意味着他已告别人间了。

提早做告别安排

老朋友真是用心良苦!他这么做是预早为自己有一天离开人世来个告别安排。

这个老同事的另一半先他而去了,留下两个女儿,他年老时行动不便,还好跟着其中一个女儿生活。这种生活情况下的晚景,老同事的孤寂苦闷也就可想而知。

庆幸今天的科技发达,有智能手机,只要他的头脑还健全手指还可以活动,至少还可以上网发短信与朋友联络,抒发抒发郁闷。

老同事的表白令我感慨良多。最后听说他好像住进了安老院,可能健康也不怎么好,也可能有点心灰意冷了,也可能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吧!好一段时日已看不到他问候早安的简讯了。

日前,新闻报道言情小说家琼瑶轻生事件,让我不禁百感交集。琼瑶活了86岁,生前富有,应该什么都不欠缺吧?也没听说有什么绝症,能活得这么长寿,该是多么令人羡慕,何以落得要轻生的地步?

长寿未必是好事

琼瑶死时留言:我已翩然化为雪花飞去!看是多么洒脱,实际上是多么无奈!看了琼瑶的死讯,一时感触在脸书写下:世人都想长寿,只是长寿未必是好事!活得不耐烦,活得要轻生,是多么地无奈!这种滋味相信也只有琼瑶她本身能体会了。

在这之前,曾听说中国有一位著名作家,因为长寿而有生不如死的痛苦感叹,也有传言我国近代的一名散文家、小说家生前也曾经嫌命长,有活着在等死的抱怨。

不过在最后,他们都如愿以偿安然离开世界。从琼瑶到著名作家,想到所说的那位老同事,就不难想象如果他还活着的不好受心态。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