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余

【清明节特辑】清明扫墓

文|锺国生

清明节是华人传统的节日。本国华人仍然坚守墓祭祖先,追思巳逝亲人的习俗,代代传承至今。

不久前,大家相约一起去为父母扫墓。古人常说“入屋叫人,入庙拜神”,步入大堂拜拜地藏王、大伯公和拿督公是对山坟地主众神的尊重和重视,绝对不可忽视。四处可瞧见扫墓者,全程戴着口罩,遵守墓园规定的扫墓防疫标准作业程序。

早期的华人义山,东一个山坟、西一个山坟,子孙必须徒步,经过布满杂草的小山丘,耗时几十分钟才能到达祖先的坟墓。现这座墓园的坟墓整齐有序。当我看见墓碑上的照片,双亲灿烂的笑容,不知不觉中,让我想起自己和父母亲相处的岁月,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清理祖先的陵墓是每位子孙的义务。老幺用湿布轻轻的抹去双亲照、墓碑和石台上的尘埃。我和侄子侄女忙着清除周围杂草,把五颜六色的压墓纸撤到坟头上方,宛如为双亲住宅添新屋瓦,在朝阳的照射下,瞬间坟墓变得光澈亮利。姐姐们和三嫂负责祭品,父母最爱喝的咖啡,皆陈列在坟前的石台上。

不允许女儿扫墓

听闻,现有些家族还是不允许女儿回娘家参与扫墓祭祖的活动,深怕破坏风水。我非常不认同这种想法,百善孝为先,除了悼念祖先恩情之外,“行青”也是表达后辈对先人的孝心,因此不应为了个人的私心,而禄夺女儿回娘家扫墓祭祖的权利。幸好我家没有这样的想法。

除新春团圆,清明节也是家人凝聚的好日子。从外省回来参加扫墓的子孙,一家人齐聚在祖先坟前,祭拜与聊天,宁静的墓园渐渐热闹起来,感觉美好!

待父母坟前和后土香烛点燃了,一切就绪,大家便手握香枝,跪在坟墓前,叩首行礼上香。当香枝烧至三分二时,我从口袋里掏出两枚同款式的硬币,代替筊杯,诚心掷筊问父母“吃饱了吗?”,投掷结果是一正一反,双亲指示“吃饱了”,这意味着父母对祭品非常满意。接着,大家开始焚烧纸扎祭品如纸衣、纸制用品和冥钞。一旦纸扎完全烧透,火焰息灭,便是大家开始收拾,互相告别离开之时,期待着下一次的相聚。

今年的扫墓圆满落幕,家人踊跃出席,父母感受到子孙的孝心,我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

 

ADVERTISEMENT

 
 

 

反应

 

商余

【新春征稿】记妈妈在的年味

文|锺国生

新年的点点滴滴,永远都是游子们的美好回忆。

每逢春节来临之际,姐姐们齐聚在热烘烘的厨房里制作粿加必(kuih kapit)、蜜蜂窝、花生角子、年糕、发糕及鸡蛋糕等年饼糕点。妈妈便站在炉灶边指手划脚,指导教学,传授独家配方,而我这个小冬瓜则忙着看护外甥们。当闻到浓浓的椰奶香气,唾液一直往下咽,趁姐姐不留意,便顺手牵羊,拿了一片新鲜出炉的棵加必塞进嘴里,跑回原处。这些情景还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除旧迎新,父亲和兄长们把老屋打扫干净,换上新门笺来驱邪攘灾,祈求丰年。农村人的春节习俗除了把大红春联贴在大门之上和左右两边,而且还燃放烟花爆竹。噼里啪啦的声音响个不停,乡村的新春年味更胜于城市。

妈妈准备团圆年饭

华人新年是妈妈最忙碌和开心的节日,子孙们回家,齐聚一堂吃团圆饭。天还未破晓,叮叮当当的声音便从厨房里传出来,这意味着妈妈正在为家人准备春节年饭。妈妈忙了一整天,端上桌的年菜(卤鸭、白切鸡、冬茹焖鸡脚、客家酿豆腐、烧肉炒豆角和药材鸡汤),阵阵香气挑动起我们的味蕾,不一会儿就吃个美人照镜,回味无穷。

大年初二是6位宝贝女儿回娘家拜年的日子,妈妈无比开心,彻夜难眠。当看到许久未见的孙儿们更是眉飞眼笑,迫不及待把一封一封的压岁钱递到爱孙手里,望他们平安健康,快高长大。妈妈为女儿们精心准备了4桌的美味佳肴,大家边吃边聊谈起童年往事,哭笑不得,场面温馨。

1年前,妈妈离开了我们,到另一个世界与爸爸团聚,这个新春变得格外冷清和平静。愿壬寅年的猛虎能够把疫情压下来,让我们回到昔日的美好生活。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