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南洋2.0/高玉梅

【听音观心】文/图|高玉梅
旅居中国逾十年。记得刚到浙江生活时,与德士司机聊天常被误以为是来自港台。
当时在强国面前,马来西亚的存在感似乎不高,还得解释这个与新加坡毗邻的大马实为“小国”,人口约只有浙江省一半。
然而,近年世局多变迁,近一两年,中国人开始跟香港人一样称此小国为“马来”,对她的亲切感与好感也迅速递增。
出海先去“马来”
疫情后的新趋势,不少人开始觉得现今最好的出路是出海,而对背景普通的平民,出海性价比最高的地方之一就是“马来”,网络上骤现一些有关移民到“马来”的博主,说出海先去“马来”。
这些博文说,大马气候地理佳,政策友好,人民涥朴,美食多,适合普通人来,要抓紧“全球搞钱”的机会。而且这里教育资源好,有学英语的环境,可能是几年后继续前往欧美最好的一个跳板。
想像一个世纪前,我的曾祖父和外公外婆,跟随“卖猪仔”的风势坐船下南洋,他们没有这么多资讯,也许也没有什么策略,只有必须找活路的决心与胆量。
身为第一次下南洋移民潮后代的我,现在看着近年兴起的“下南洋2.0”,却产生了好奇。而在这些中国新移民眼中,我的本土华人身分,成了他们口中所谓的“土著”。
我又想到,一个世纪前的所谓“土著”,面对一批又批南来涌入这片土地的中国移民,勤奋精明,目标明确,也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冲击,也大约能理解那些“土著”曾经产生的猜忌和敌意。

走过不一样历史
清末民初,有闯关东和下南洋的移民潮。下南洋的,是来自闽粤的穷困灾民。听说,近年来到东南亚的中国人,有不少来自东北,且不少带着资本过来。我猜想着,他们会不会是一个世纪前“闯关东”那批人的后代?如果是,那当年这两批分别往东北和南方漂移的移民后代,就是在新马一带汇聚了。
只是,一个世纪以来,这两批人和他们的下一代,走过了很不一样的历史。
老话说的“穷则远走他乡,富则留守祖籍”,现在已不准了。现今出海的人,不仅是为了求生存求发财,应该是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
阿邦阿迪互相成就
既然出海是寻找不一样的人生,想必“下南洋2.0”的新移民不想再陷回到浮躁的内卷中,并且会抛弃要把一切当成跳板的目的性和功利心。普世价值中的相互尊重,不是虚伪的虚心,向别人学习不是为了要绊倒别人,占别人资源。从大国去到小国,大国人民也不再是必然的阿邦(大哥),可以是互相成就的阿邦阿迪(好兄弟)。
如果出海是寻找新出路,就别走回老路。短期移民,可能只想快点捞钱,捞够了就跑。而落地生根的人,经营的是在所爱的片土地上长居久安,有美好的未来。
万物皆有保鲜期/高玉梅

文/图|高玉梅
二月底,据说是七星连珠宇宙能量扬升,有机会开天眼的难得日子。那个晚上,天眼没开,我倒有一个颇特别的领悟。
最近几周,大学各院主管陆续接到通知,要约见一些年长职员商量退休计划。多年来,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似乎觉得可以理所当然工作到65岁,甚至更老。和我共用办公室的英国同事66岁。这两年一直嚷嚷说不想永远在中国教书,要辞职,要退休,但又总犹豫不决。二月学期刚开始,她辞了,给了特别久的4个月通知。
一样的迷茫
我自己呢,是一边希望自己也可以受聘到65岁甚至更老,一边又有点担心到那时候自己会不会也像她一样茫然。这时候,我竟然也收到了开会通知。中国最近在实施延迟退休,现在才发现,这个新政策原来也影响到我们这些外国职员。
对于退休一事,我一直都是比较被动的;我知道它会发生,但,能不想我就不想它,能拖就尽量拖一拖。而现在,莫非,它就这样不期而降了吗?

决定退休的同事,在世界各国教书廿多年,66岁决定要回国,还是相当惶恐的。迟疑许久后,她最后其实要靠一些冲动,才成功呈辞。后来她对我说,呈辞后那天下午她心情十分浮躁不安。
这我能理解。毕竟,这事她思前想后有点太久了,以致于真正做到时,感觉已变得麻木,只剩下疲累,甚至分不清是主动还是消极,是释怀还是无奈。什么时间节点,是做一个重大决定最好的时机,确实挺难把握。
不应一再拖延
说回七星连珠那晚。我从去年底参加的一个线上瑜伽课,快接近尾声,我正在感慨,一起上课和跟练了数月的伙伴,也快要道别了,大家将回到各自的轨道,继续练习。我把一些感慨写在短信里,发给心目中认为很重要、很懂我的朋友。对方马上有回应,是回了一声“嗯嗯好的”,但随即还追加一句:“要睡了。”
短短几个字,激起我心里那种不被了解、不被共情的情绪反应。就在此时,我突然感觉到心脏上方明显的紧缩了一下。这情况最近偶有发生,令我很是警觉害怕:这,是心脏疾病的前兆吗?
在各种恐慌猜想,我最害怕的是:我会毫无无预警地猝死吗?那种一点警告也没有,在我什么也没安排,什么也没交代,还像平常那样上班吃饭改考卷之际,手中剧本就猛然地被抽走,我一瞬间就被带到另一个世界?
这时,第一个感悟是:舍不得!而最舍不得的和放不下的,原来,并不是想要别人了解我、共情我,而是那些自己一直想做的事,还没做。
万物皆有期限啊!不管是主动辞职,还是被动退休,到点,总是要下车的。
心里最最放不下的事,就是最不应该一再拖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