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的生活公市/欧宗敏

槟城乔治市市区有一个小社区,它处于4条街道的中央,4条街道东西、南北丛横(新街、汕头街、日本横街和义福街),中央是长方形区域。小社区处于4条街道的后方,有了店屋的阻隔,也有了一点点隐秘的空间。
这个小社区名为生活公市,目前实为人民组屋。人民组屋共有3座,每座4层楼,底层是商店,总共120个单位,属于槟岛市政厅的产业。
1958年槟城乔治市市议会选举,当时的反对党社阵执政市议会,南玛纳丹出任首届乔治市市长(1957年我国独立时,槟城乔治市已升格为市)。社阵执政乔治市市议会直到1965年,那年联邦政府通过修宪取消地方议会选举,至今第3张选票不再恢复。
1961年乔治市市议会在生活公市建设首座人民组屋,并展开岛上多个组屋发展计划(登嘉楼路、打枪埔等)。今天我们熟悉的生活公市的环境面貌,至今已有62年的历史。
那么62年前,生活公市尚未建立人民组屋时,又是哪种风貌呢?

祖父经营饭档生意
1948年父亲从海南岛来到槟城与祖父一起生活,那年他11岁就读中华小学。祖父在生活公市经营饭档生意,因此这里也是父亲的少年成长地方。
1950年代的生活公市有5个入口处,日本横街、义福街和汕头街各有1个,而新街则有2个。新街的2个入口处延申出2条马路,而2条马路的两旁有整排摊格,每个摊格是商店。
这4排摊格有着各种各类商店(理发、电发、拔牙、裁缝、制鞋、木屐、饼家、油条糕点等),也有一些餐饮业。
祖父的档名是联发,与联发茶室共同经营,梅忠记和梅余记则在左右两旁,还有南记和梅合记(4家都是做夜市,都是广东人经营)。当时有2家茶楼,其一是大同茶楼,父亲记不起另一家店名,2家茶楼只做早市生意,由此可见当时街市热闹。
当年的餐馆只有梅忠记硕果仅存,老顾客常来品尝粤菜老味道。而在1970年代,南记尚有经营(如果记忆正确的话),就在梅忠记隔邻。那年的梅合记由2位妈姐打理(售卖白斩鸡和粥),父亲有印象,也许是她们的装扮吧。
生活公市的另一端,也是汕头街入口处,则是另一种面貌。当年这里有一所戏院,中华戏院。它是露天戏院,下雨要撑伞看戏(难以想象),通常上映二轮电影。
父亲有印象的电影是《少林七侠五探峨嵋山》黑白粤语片,当时是卖座电影,过后中华戏院上映第二轮。
入口处皆有设牌楼
日本横街和义福街的入口处都有设立牌楼,牌楼上方有“生活公市”名称,两边有对联。牌楼的“生活公市”是中华民国驻槟城最后一任领事李能梗的墨宝。
在人民组屋3楼走廊,一眼看尽生活公市。那年祖父的联发饭档旧址,有没有可能在空地?还是停车处?我想,父亲看了也答不上来,毕竟年代久远了。
槟25日计划性制水 24小时内恢复40%供水

(槟城7日讯)槟州供水机构主席拿督巴马纳登指出,配合本月25日进行的计划性供水中断,槟州供水机构将在24小时内恢复约40%受影响用户的供水。
他指出,在48小时内,约88%受影响用户将恢复供水,包括州内主要工业区及槟城国际机场;至于其余用户,预计将在60小时内全面恢复供水服务。
他预计,槟州五县将于本月28日早上10时前全面恢复供水。
巴马纳登今日在文告中透露,此次供水中断将影响全槟共34万1708个用户。供水中断安排在周五晚上及周末进行,旨在尽可能减少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干扰。
“我们对造成不便深感抱歉。我们呼吁受影响用户根据居住或工作地点,提早储备足够的用水,以应对24、48或60小时内的用水需求。”
他补充,槟供水机构将在本周公布完整的水槽车调配计划,以应对计划性供水中断期间的公众需求。

23项水务提升工程
巴马纳登强调,这将是槟供水机构今年内唯一一项计划性的供水中断,目的是为了在全州26个地点展开23项水务提升工程,主要涵盖双溪赖滤水厂服务区域内的46万5000个用户。
他指出,槟供水机构将于4月25日和26日投入2500万令吉,用于提升从双溪赖滤水厂输送净水的效率和水压。
“这些工程一旦完成,将使我们能以更高水压,向槟州约66%的客户供应更多水量,也有助于未来无论是计划性或突发性的供水中断时,更快速恢复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