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余

枕头套的思念/梅亚

文|梅亚

提起华人农历新年,最诱惑小孩的,莫过于红包利是。

我的母亲曾说过,每一封利是都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放在枕头底下天天枕着睡,便能承载长辈的祝福,一年不散。

根据家乡的传统习俗,过了元宵孩童们便可以抽出枕头底下的利是,取出里头的金钱。不过,却要再把空红包封套放回枕头套里,直到来年腊月二十四洗邋遢时取,让枕头套进入迎接新一年的期待。

我儿时领的利是,红包封套可没有今时今日的花俏,几乎都是粉红色没有图案的同款。利是钱取出来之后,却令我无法辨认哪个红包封套是哪个长辈给的……那不就无福消受长辈的祝福了吗?哪个小小孩不曾贪心过,既要金钱物质又要精神祝福?嘿嘿,别泄气,人小鬼大如我,于是在空红包封套外做上记号……

儿时年复一年反复这般做,让我记住接过长辈递来利是时的吉祥话和笑脸。为人母之后,孩子对这传统也乐此不疲。国家经济蓬勃之后,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红包封套的款式也别出心裁。从此,几乎每年从各个长辈手中都能领过设计好看又新颖的红包封,一眼便能认出哪个红包封套是哪个长辈送的了。孩子除了小心呵护空红包封套,闲暇时还会掏出来根据封套上的花纹图案,逐个说出长辈的名字。除了记住长辈们的利是金额,她还能叨念出更多的是,与长辈相处的点滴!

时光飞逝,溜走的不只是岁月,还有许多撒手而去的长辈。当年的小孩已长成少年,她掏出枕头套里的红包封套时不禁感慨,“长辈走了,新年的利是也少了……”

我打趣,“我相信,在不知不觉中我已成为某个小孩心目中期待拜年领利是的长辈。有朝一日,你也要成为这样的长辈!”

又一年,又到了该清除枕头套里空红包封套的时刻。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这习俗,原来不只是包含长辈疼爱晚辈的祝福,还有晚辈对长辈的思念。

视频推荐 :

 
 

 

反应

 

商余

天花板上的竹箩筐/梅亚

文|梅亚

南益黄梨罐头停产消息传开,这令我不禁想起与黄梨沾到边的童年点滴。

当年祖父少壮南来于三合港落脚,辗转南下垦荒,最先接触的便是黄梨园农活儿。爷爷后来离开黄梨园,挂起镰刀竹筐,用尽毕生的心血去经营胡椒园。在我懂事之后,便没再见过家人栽种黄梨。那些废弃的工具一直被收藏在天花板上。

新村的木板屋结构简单,一排排的长条木板排列在横梁上便构成天花板,这正好与屋顶形成一个储物空间。只要在某处留一个可供人进出的洞口,便能随时存取物件。儿时我身材娇小如脱兔,妈妈要把旧衣物囤放到天花板上去,会吩咐我爬上去。

我进出过好几次,壮大了胆子便会从那儿拿出装有爷爷旧物的竹箩筐来玩,印象深刻的是里头有布手套、巴冷刀和镰刀。“别乱碰!那是你爷爷当年收割黄梨和稻米用的刀子。”弯如新月的镰刀刀口上有一排排尖利的细齿,与平日切菜的菜刀明显不同;乌黑得发亮的巴冷刀拿在手中沉甸甸的,只有刀口白得发亮,刀口上明显有缺口,想必是伴随爷爷垦荒多年,岁月留给它的痕迹。

竹箩筐用途大

说起最没有杀伤力的竹箩筐,那些箩筐都是爷爷那一辈的客工,用所砍伐的竹子削成竹片亲自编织而成的,没有严谨的加工打滑处理,竹条边缘犀利如刀片,稍不留神便会被划破流血。母亲自知箩筐编织得稳固,叮嘱别赤手提箩筐便没多加阻止,放心把箩筐给我们当玩具。它的用途可大了!

我们听说过用竹箩筐背娃娃的故事,自然想要尝试,于是用沙龙布包裹竹箩筐,让最小最轻的那个同伴坐进竹箩筐。哥哥姐姐们轮流背着箩筐在门前兜圈,一阵嬉闹便填满了原本难以打发的炎热午后。

到了妈妈要宰杀所饲养的鸡鸭过节,它又成了设计陷阱捕捉家禽的工具。我们用一根绑了绳子的竹签支撑竹箩筐,呈现一个出口,我们在箩筐下撒一些饲料,待哪一只贪吃又倒霉的家禽入箩筐,便会被箩筐罩住,最后沦为桌上佳肴。

竹箩筐在我们兄弟姐妹逐渐长大的岁月中朽去,它成了回收垃圾的大箩筐,连同垃圾一同登上垃圾车。它从热闹的黄梨园到黑漆漆的天花板上,再到一焚成烬的垃圾场,物尽其用,光荣地完成使命。

竹箩筐如是,黄梨罐头亦然。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