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余

永恒的团圆哪里找?/曾桂梅

文|图:曾桂梅

农历新年刚过两个月,紧跟着是友族开斋节的到来。清明节也近在眉睫。

两个月前的农历新年,好友从海外回来,感触特别深,她因母亲数月前安息,所以这一趟回国,特地走访了与她母亲有关的上一代亲戚。——这何尝不是当年我在母亲安息那年的新年同样做过的事吗?记得母亲安息的那年新年,我特地找她的大姐(我的大姨)拜年,听她说当年她带极少有机会出国的母亲回中国,与亲人们见面

相聚的故事,充满感情。

我们在马六甲的一个会友,半年前中风进出医院,后来到安老院,新年前几天终于出院,回家过年。年初三我们去探望她,老人家不能言语,紧紧握着我们的手。5天后,她安息了。照顾她半辈子、与她情如母女的侯姐妹,在老人家的丧礼后,我们再见她,她说“主人”离开后,她很想念她,有一天尽然哭了3个小时。我听了深深感受她心里的痛。

独坐客厅至深夜

这十年来父母不在后,我们新年回乡都在姐姐家过。半年前,我们姐弟花了三五千把父母留下的老家粉刷一番,我今年鼓起勇气,回家过年!回到老家那晚,我趁家人入睡后,独自在客厅坐至深夜,我回想当年父母坐在客厅的懒惰椅看电视的画面,如今人去楼空,留下的是几许的惆怅。

第二天一早,家人出去吃早餐,我睡醒睁开双眼,希望听到厨房传来当年母亲为我们准备新年饭,洗菜切肉的声音,然而厨房一片寂静。我忍不住跳起来,走到大门口,见邻居的媳妇在晒衣,我和她聊了起来,以驱走内心的那份失落。

过后,我走到厨房,开了后门,后面家的孙女见了我,大声喊到:“阿婆,后面有人找你。”她的阿婆——当年和我妈可以一起煮饭一起聊天的老人家,马上从客厅走到她家厨房门口,和我聊了起来。闲聊中,嘘寒问暖,我仿佛找到母亲的过去!

新年回乡,家家户户求的不是一个团圆吗?但真正的团圆在哪里?我们能永远和我们所爱的家人在一起吗?每年新年回乡,我都听到小时候认识的邻居,这人不在、那人走了。人生在世,永恒的团圆哪里找?这问题在我心里,始终驱之不走、挥之不去。

 

 
 

 

反应

 

言论

心中有爱,眼中万物皆Halal/拿督郭清江

再过几天就是大年初一了,大家想必已经归心似箭,期待踏上返乡之路,与家人欢度新春佳节。马来西亚独有的年菜——鱼生,已开始随着一声声“兴啊!旺啊!发啊!”的欢呼,捞声响彻华社的每个角落,为年味增添无限喜气。

这种过节的喜庆氛围,同样洋溢在马来人的开斋节和印裔同胞的大宝森节之中。我们在共庆佳节时,不仅分享欢乐,也增进彼此的情谊,进一步拉近族群之间的距离,促进和谐共处。

这种精神,称之为团结;这种坚持,叫做包容。我们透过节庆提醒彼此,仇恨无益,唯有团结才是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语言、美食,还是文化,早已融汇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共存。

因为心中有爱,眼中万物皆Halal。

我的家乡在柔佛州麻坡,童年的老家与马来邻居相伴。每逢大年初一早上,马来邻居总会带着一个饭格来到我家,里头装满了 Ketupat(马来粽)、沙爹酱、仁当鸡肉(Rendang)和自制的马来传统糕点。我们全家总是开心地享用这些美食,而爸爸则回以一托鸡蛋,作为答谢。这份邻里情,成为我童年最温暖的记忆之一。

筑起信任的桥梁

长大后步入社会,搬了几次家,最终定居于雪兰莪州沙登。幸运的是,左邻右舍是马来人。在过去十年间,每逢华人农历新年,他们都会来我家拜年做客,大家围坐一起吃饭聊天。我特地为他们寻找与准备全城最美味的 Nasi Lemak(椰浆饭)、Nasi Dagang(达岗饭/东海岸美食)或其他符合 Halal(清真)要求的佳肴。

他们一家三代总是盛装来访,祖孙同堂,其乐融融。我们在美食与笑声中共度了一个个愉快的佳节午后。除了给孩子们派红包,我还特地准备了一桶麻坡434才记咖啡粉,送给每个家庭,让这份佳节的温馨延续在香浓的麻坡咖啡香气中。

到了开斋节那天,轮到他们下厨,准备拿手的私房菜来招待我们全家。这种极具私人色彩的 Open House(开放门户)已成为我与邻居之间的传统。他们从来不会问这些食物是否符合清真标准,因为他们知道,每一年,我都会竭力寻找最美味的清真食物来招待他们。

再次证明,因为心中有爱,眼中万物皆Halal。

更重要的是,因为平时有交往,彼此之间才得以筑起一座信任的桥樑。

嗜血般制造族群对抗

近年来,许多不负责任的政客通过渲染各种敏感课题,极尽所能的破坏族群之间的信任。他们煽动仇恨与猜疑,刻意制造分裂,为未来可能爆发的种族与宗教冲突埋下了极度危险的火种。

政客们不以谅解与包容化解分歧,反而嗜血般地制造族群对抗与煽动仇恨,来谋取自身的政治利益。

回想那些年,大家携手走过的日子,在我们心中,什么都是 halal 的。我们自在地坐在一起,我品尝我的肉骨茶,您享用您的椰浆饭,无拘无束地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彼此真心以待。

然而,如今却感觉一切都变得不那么 halal 了,连坐在一起吃饭都显得格外沉重。许多华人茶室,回教徒早已鲜少踏入,隔阂悄然加深。相较之下,砂拉越人总是自豪地说:“我们不一样。”他们的族群和谐,成了全马人民的榜样与羡慕。

Halal,对我而言,不仅是一种信仰规范,更象征着尊重与包容,也诠释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懂得尊重他人,就不会以非清真的食品招待回教徒朋友;同样地,真正理解尊重真谛的人,也能坦然接受同桌的非回教徒享用他们的饮食选择。

但是,因为仇恨与猜疑,西马一些人的眼中,现在已经连一粒沙子都容不下了。这是多么可悲的事。

马来西亚有这么多节庆,各民族应该珍惜这些机会,并以爱心缔造团结。各族之间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彼此的差异,用爱与包容化解仇恨,消弭猜疑,让多元共存成为我们的骄傲。

凡事都要从第一步开始,现在就翻查手机的电话簿,今年主动邀请马来与印裔朋友到你家做客,一起共度佳节吧!

至于读者们,在回家的路上,务必小心驾驶。

我在此预祝大家“平安回家、阖家团圆”。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