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奇怪?倒闭了才支持/梧臻熙
文|图 梧臻熙
疫情前逛知名的连锁书店,我最讨厌的事情之一就是看到一整排的小童坐在青少年读物区域阅读书架上的书,人满为患,几乎霸占了整条走道,行人压根无法通行。
最可恶的是,青少年读物的对面都是我最喜欢的生活风格的书籍,被小童阻挡着,我要找一本烹饪书、旅行游记,真的太难了!
书店里美丽的风景
疫情后,我逛该知名的连锁书店,小童霸占书架之间的走道的情况大减,尤其最近,即便是开学在即,也越发少见父母带小孩逛书店,疫情前那被小孩占满的走道的画面,顿时浮现脑海,让我非常想念,用文青的说法就是“书店里美丽的风景”(如果我是书店老板看到这群小孩只读不买,肯定懊恼)。
这时候我就想,我想念的究竟是那些霸占走道阅读的小童呢?还是那时候的阅读氛围?在书店里面游走、闲逛、迷路(蛤?那家书店有大到让你迷路咩?朋友质疑道。我回答:嗨哟,这是修辞,是夸张手法?)最终得到的解答是,也许这是疫情的后遗症,曾经热爱逛书店的父母,因为那三四年因疫情而被遗忘的时光,同时间也遗忘了到书店走走逛逛的兴趣。
日前,趁着特别假期到书店闲逛,碰巧又遇到那边的充满创意设计的连锁书店即将撤出商场做促销,打折打到骨折,一本中文书只要区区3令吉,英文原版书折扣40%之多。

把书店当做游乐场的小孩,对书店而言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梧臻熙提供)
比喝奶茶还便宜
该书店的回头书价格本来就很便宜了,再折扣下去就只是十几块钱,比喝一杯奶茶还便宜,于是怒买了好几本中文书和英文书籍。
选购书籍的当儿,倒是看到不少的小孩在书店里嬉闹游戏,热闹极了!马来父母带着孩子们在书店里寻宝,我则在选购书籍时,静静感受着这股书店里的热闹氛围。
那一瞬间,书店好像生意兴隆了!但也就是那一瞬间,我想到,天呀,这书店竟然要在从商场里撤出时才有络绎的人潮,我的白眼就往上翻了。
果然,人类都有很奇怪的行为表现,总要等到失去时才来积极支持。唉,要是真爱,为何不平常就以实际行动让他好好存活下去?想到这里我又文青上身了。呸!我才不是文青。
带着打折打到骨折的书籍,我昂首阔步离开书店,不回头也绝对不回头。
买不买书,是个问题/一愚

在商务买的书。
文|图 一愚
商务印书馆是我们最喜欢的吉隆坡书店之一,书种众多,逛来乐趣横生,难得北上吉隆坡,总会特地前往。倘若有点兴趣的书全都买下,我们恐将破产。于是,在书店不时为了买或不买,内心有所拉扯。
我一眼发现托马斯·卡莱尔《衣裳哲学》,忍不住和家人提起。台湾人可能比较晓得这本书,它是影响李登辉最深的三本书之一,另为歌德《浮士德》和仓田百三《出家人及其弟子》。李登辉是台湾总统最热爱阅读的,藏书宛如图书馆。我很高兴见到《衣裳哲学》,不过并非李登辉粉丝,无须特地购入。
麦田出版社的《萨哈林岛—契诃夫旅行札记》为俄文直译,让我心动。《叫魂》耳闻已久,虽因胶封无法翻阅,但我向来喜欢怪力乱神。而《芯片战争》实为芯片发展史,我有兴趣了解一二。惟因阮囊羞涩,超过一百令吉的书买不下手。
人间痛苦太过沉重
看见《车诺比的声音》以及斯维拉娜·亚历塞维奇其他著作。曾向图书馆借来《车诺比的声音》,冷静笔调描写核灾惨剧,读完颇受震撼。敬佩斯维拉娜·亚历塞维奇的才华和坚毅勇敢,她的著作非常重要,这些悲苦总要有人记录下来,确实值得诺贝尔文学奖。
可是这些人间痛苦太过沉重,略知即可,我不想了解细节。斯维拉娜·亚历塞维奇的著作很好很好,但我不愿阅读。
将《白鲸记》递给家人,之前嚷嚷家里没有《白鲸记》,总算遇到了,买吗?家人想想,若在旧书店相遇再买吧,没遇上就算了。我对《白鲸记》没兴趣,中学室友曾抱怨,读到87页还没上船,于是她放弃了,我们其他人也因而放弃《白鲸记》。家人喜欢冯内果,我指着《人生就是那么回事—冯内果短篇》,他想想对冯内果的短篇较没兴趣。《普鲁斯特先生》是普鲁斯特管家的口述记录,应该很有趣,可是我对普鲁斯特所知不多,没读也还好。
《马修·史卡德自传》让我笑出来,终于见到这本书。马修·史卡德是推理小说作家劳伦斯·卜洛克的主角,如今已写到出自传。问家人想不想要,他认为去旧书店碰运气就好。《八百万种走法》则是卜洛克的步行人生。《酒店开门之前》为卜洛克追忆文坛起步的回忆录。《搭下一班巴士离开》是我先前不知的卜洛克另一本小说。原来台湾持续出版卜洛克的书,看来他的台湾书迷购买力极强。
最后我们买了《村上春树超短篇小说100%解密》、《东方快车上的女人》、《恶血》和《花月杀手》,会员价将近两百令吉。未必经典,纯属目前想看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