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阅读

到底要赚多少才算够? 查克费尼的赚钱格局:胆子大,银子大!

书名:《天堂里用不到钱》 
作者:康纳·欧克勒瑞 
译者:尢传莉 
出版社:早安财经文化
合作单位:YYC Book Success 

对多数人来说,成为一名亿万富翁是人生的制高点,同时也是一个难以企及的梦想。

出生于1931年的查克费尼(Chuck Feeney),从小就非常喜欢赚钱,曾经挨家挨户推销圣诞卡、帮邮差送信、帮邻居清理车道等。

他的朋友说,查克菲尼永远在工作,他老是在赚钱,而且他有一个特色,对于赚钱的点子,他总是想得比别人快一步。

查克费尼靠着敏锐的商业嗅觉,成功把握住一次又一次的商机,靠着Duty Free Shop的大获成功,让自己跻身亿万富豪的行列,但有钱并不是他的人生终点站。

赚钱能力超强

查克费尼靠免税店(Duty Free Shop)起家,赚钱的生意总会迎来竞争对手虎视眈眈,但他却有办法抵挡住其他对手的攻势,把免税店的生意越做越大。

查克费尼做生意有一句座右铭叫:“胆子大,银子大”,也就是做生意胆子要大,钱要花得出手。靠着“胆子大,银子大”,让查克费尼和伙伴们能一而再、再而三拿到机场免税商店特许权的独门生意,再大的财团都踩不了他们。

眼光与胆识就是查克费尼赚钱的格局,这也是为什么免税店都是由他去做最后决策,因为如果交给其他3位股东来做,搞不好免税店的生意早就被别人给标走了。

在查克费尼的领导下,免税店业绩蒸蒸日上,在1986年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烈酒零售商,每一年卖出超过2亿5000万美金的酒。同时,免税店取得全世界12个机场、40个特许权,当年公司的红利总额高达1亿8600万美元,而现金红利更在1988年增长至4亿美元!

犹如猎犬嗅觉

除了免税店之外,查克费尼也非常懂得投资,他就像猎犬一样,闻得到很多生意的味道,并投资了很多事业,并把这些事业集中在一家名为通用大西洋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在短短2年内就投资超过20家企业,其中涵盖石油、房地产、天然气、电脑软体等等。

除此之外,查克费尼也不满足于小型投资,他的独到的眼光让他的投资越来越大器,包含了跟开发商做整体园区的投资,其中就包括全世界有名的泛太平洋酒店系统,例如关岛塞班的PIC太平洋渡假俱乐部,以及世界知名的奖章国际连锁酒店(Medallion)等等,让他的基金会越来越有钱。

登上《福布斯》

独到的投资眼光,以及超强的赚钱能力,让查克费尼在1988年登上了《福布斯·Forbes》杂志,以13亿美元名列全美大富豪排行榜的第23名,标题是 “富有、无情、有决心”。

不过,《福布斯》却犯了两个错误:

1.    查克费尼的财富实际上比其估计的更多;
2.    这财富不再属于查克费尼了。

只有内部核心人员才知晓后者的原因,而查克费尼的团队经过深思熟虑后打算与《福布斯》杂志进行秘密会议,看看是否能够纠正误解,但是最终还是让刊物发行,并一直排在福布斯400富豪榜上直至1996年。

(想了解更多《天堂里用不到钱》的内容?马上订阅《成功企业家读书会》https://booksuccess.yyc.my/p/nanyang

灵敏商机掌握时机

虽然免税店不断赚钱,公司表现也上轨道,每个部门也都聘请专业的经理人负责管理,但这却让4位合伙人开始各忙各的,再加上他们对于经营以及钱的看法各有不同,让他们的关系渐行渐远。

除了每3个月谈论分红的聚会以外,4位股东几乎各走各路,最后导致查克费尼决定要卖掉免税店股权,而他的决定也导致3位股东一致的反弹,质疑他 “为什么要卖掉这么赚钱的事业? ,而他则认为 “我只卖我的,关你们3个人什么事” 。

查克费尼会想要卖掉免税店,除了和股东的合作感受越来越差之外,还有他是商机最灵敏的人,他已经明确感受到现在整个免税店的收入正在慢慢地减少。

抛售全部股权

此外,如果他自己要在生前把财产捐赠出去,他一定要渐渐结束手头上的一些事业,否则一直赚钱、捐都捐不完。如果到死都捐不完,那所谓的生前捐赠这个意义就不存在。在这几个理由之下,他决定要将免税店的股权完全地抛售。

当他决定要卖免税店股权的时候,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LVMH集团领导人伯纳德·阿诺特(Bernard Arnault) 表达极大的兴趣,但却遭到其他3位股东提出抗议。

其中,皮拉洛更提出:“反正菲尼要卖,干脆我们3位股东一起买下菲尼的股份”,但碍于他们所出的价格比伯纳德·阿诺特开出的条件少了1亿多美元,查克费尼当然不同意。

3位股东想要回购股权,让伯纳德·阿诺特进一步加码,提出比免税店年营业额多33%的价格来进行收购,而这让整个收购案出现了反转,当初反对的股东之一帕克觉得“太划算了”,同意一起贩售他的股权,让局势形成两票对两票的局面。

发动股权诉讼

为了取得所有股东的同意,伯纳德·阿诺特甚至私底下联络米勒和皮拉洛希望他们能同意卖出股权,甚至愿意为此多付一笔额外补贴,但却还是没有打动他们的心意,主要是他们已经打算动用律师团提起告诉。

媒体大肆采访

查克费尼和帕克在1996年10月1日正式签名,将他们的持股卖给LVMH,其中菲尼获得16亿2750万美元,而帕克则收到8亿4000万美元,但米勒跟皮拉洛不愿意承认这份买卖,甚至向法院提出:“当初我们有做一个智者协议。如果他们要卖,必须经由这份智者协议当中的规定来做仲裁。”

结果,这个纠纷引起媒体大肆采访,也导致一直处于台面下的大西洋基金会当中的财务内容被挖出来,世人才知道原来菲尼早就将所有免税店所赚的钱转到大西洋基金会底下,全部当做慈善的捐赠使用。

可是,无论查克费尼的钱怎么捐,其他两位股东还是不甘心,又陆续发起几次诉讼,直到最小的股东皮拉洛也决定卖掉他2.5%的股份,获得了1亿1000万美金,这件事情才最后尘埃落定。

了不起的直觉

后来有记者访问皮拉洛,皮拉洛才承认自己从一开始就反对卖股权是错的,因为免税店会赚钱,完全是靠查克费尼,他是掌握时机的天才。他对于未知的事物有一种了不起的直觉,可以感觉到哪里不对劲。

结果,这句话不久就变成事实。伯纳德·阿诺特买下的免税店,其实是一个正在衰退中的公司。在收购完成一年半后,免税店的营业额从每一年的30亿美元掉到15亿美元,整整差了一半!

多年以后,帕克在访问中直接地承认,免税店的成功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方做了正确的经营,而4位股东中没有人掏出一毛钱投入这个企业,但却在查克费尼的领导下,从中赚走了80亿美元。更在公司即将走下坡的时候,因为查克费尼的先见之明,让他们以高价卖出了股权。

(想了解更多《天堂里用不到钱》的内容?马上订阅《成功企业家读书会》https://booksuccess.yyc.my/p/nanyang

财富捐赠全世界

免税店的官司让查克费尼的慈善基金彻底曝光,再加上免税店脱售得到的16亿美元,查克费尼“裸捐”的计划想要逃过媒体的注意已经是不可能的任务,因此负责基金会运作的戴尔认为一定要好好处理公关问题,否则会被有心人甚至恶意的媒体怀疑基金会在利用公益做洗钱的动作。

于是,他们在1997年针对如何公开大西洋基金会的策略开始了一定的付诸行动。首先,他们以提供独家新闻为由邀请《纽约时报》进行报道,查克费尼在采访中和记者说,他并不是财经版经常提到的亿万富豪,而“有钱无情”也不是他,因为他早就把一切财产捐给他的2个基金会——大西洋基金会和大西洋信托。他自己个人财产全部加起来到还不到200万美元,因为他觉得他的钱已经够用了,不愿意让钱来支配他的人生。

对某些人来讲钱很有吸引力,但查克费尼说,“你一次只能穿一双鞋”。请问你到底要赚多少才算够呢?

《纽约时报》对查克费尼的独家专访非常重视,并用了斗大的标题“他捐出6亿美元,但没有人知道他是谁!”来讲述这一位商人如何捐赠到全世界、各大医学中心,以及受惠的对象,与过去几十年美国消费跟铺张的作风形成剧烈的对比。

企业界人榜样

在媒体报道的同一天,基金会执行长戴尔也向媒体发出了一份长达23页的正式声明,公布在1982年至1997年以来的1500笔捐款,彻底轰动美国慈善界,就连可口可乐当时的总裁基欧都写信给菲尼说:“你是我们所有企业界人的榜样!”

一时之间,各种节目媒体纷纷要求访问和采访查克费尼,但他依然隐秘地过着他到处行善、走遍天下的日子。查克费尼说:“我从小就很节俭,不过我的节俭是讨厌浪费。”

熟悉查克费尼的人都知道他为人非常节俭,但他却不刻薄,也不小器。他很喜欢送人很体贴的礼物,无论是对待员工、朋友甚至股东、家人。他为家人买了好几栋精致的豪宅;他是全世界最大的香烟零售商,可是他讨厌抽烟;他贩卖全世界的奢侈品,但他从来不用LV包。

查克费尼的5位子女对父亲的评语是,他们相信父亲捐赠的行动是基于某种感恩和庆祝,而这个观念深深影响了他的孩子。

他的女儿戴安说: “我们从来不想过什么奢华的生活,而且父亲也替我们设立了信托基金,有足够的钱供应我们一生所需。”另一个女儿卡罗琳就说:“父亲这么积极想改善世界的种种不幸和问题,是因为他对他人的痛苦比较懂得感同身受。事实上,我的父亲过得非常快乐,因为他过着他想要的生活。”

查克费尼认为,庞大的财富都不是经由孩子努力挣来的,留下只会让他们的人生受到局限,因为他见识过某些美国很有名的家族的基金会后来如何被子孙败坏。

学习捐赠概念

查克费尼说:“财富不能改变你,只会揭露你的真面目”。他所做的生前捐赠的概念,后来也影响到了2位福布斯排行榜的名人——微软的创办人比尔盖茨以及投资家巴菲特,纷纷学习查克费尼将财富捐赠出来。

这位慈善家最终在2020年9月14日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过去的40余年中,通过大西洋慈善基金会向全球各界捐款超过80亿美元,而他也很高兴能亲眼目睹这项工作的完成。

“感谢所有在这趟旅程上与我们携手的人。对于那些想在活着的时候奉献的人——尝试一下,你会喜欢的。”

导读老师:傅家义  
中国100强金牌培训师

加入《成功企业家读书会》,由中国100强导师傅家义博士、YYC集团总执行长兼执行合伙人拿汀叶欣向,为你导读《天堂里用不到钱》,让你看懂查克费尼如何白手起家、环绕全球追逐商机到如何在公司最有价值时获利脱手的内幕。

订阅方式:

1.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链接;2.进入页面,选择订阅配套,填写个人资料;3.填妥资料和发送后,将收到确认电邮,并有专人指导你如何使用读书会。若遇到无法付款或订阅问题,联系019-3686868或点击网页的Whatsapp now按键!

试听方式:

1.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链接;2.进入页面,往下滑至 “企业必读书籍”,点击“浏览更多”查看完整书单;3.点击相关书籍第一集即可免费试听。

立即订阅
https://booksuccess.yyc.my/p/nanyang



反应

 

商阅读

向巴菲特的偶像学理财

书名:《天堂里用不到钱》 
作者:康纳·欧克勒瑞 
译者:尢传莉 
出版社:早安财经文化
合作单位:YYC Book Success 

也许你没听过查克费尼(Chuck Feeney)这个人,但只要你出过国去过机场,很可能就光顾过他开的免税店:Duty Free Shoppers(环球免稅集团,DFS)!而他,也是股神巴菲特公开称之为偶像的人物,他的行善行为,就深深影响巴菲特、比尔盖茨学习,并在生前把半数以上的财产捐给了慈善机构!

“早安财经文化”发行人沈云骢写下:“多亏了有这本书,今天大家都知道了,费尼极可能是所有亿万富豪当中,生活最低调、最简朴的一位,他没豪宅,没私人飞机,出入若不是开着多年前买的中古车,就是搭公共交通工具。”

别误会,费尼这本授权传记要讲的,也不是什么“人要活得简朴”、“不浪费”之类的大道理,更没有要大家像他一样,如此富有却如此低调,“钱是你们辛苦打扮拼赚来的。”他说,每个人都有权利决定要怎么花。

影响世界的人生观

英国的《经济学人》、美国的《纽约时报》、《彭博商业周刊》等媒体,之所以不约而同地给这本书极高评价,是因为费尼在书中传达了一个影响世界深远的人生观:

一个人有多成功,与存到多少财富无关,而是要看他如何分配与运用所赚来的钱。

他深信,世界上每一个人,除了把钱用在让自己过得更好的事情之外,只要经济能力许可,都有帮助别人的义务。

因此,费尼做了一个后来震惊世界的决定:他把自己所赚来的钱,全部捐献出来。是的,全部,约2000余亿台币,不是这里挂一点那里给一点,也不是等到自己百年以后才奉献,而是趁自己还活着,就把全部财产捐出来。

WHY?好不容易把生意做这么大,为什么不好好享受成功致富的果实?

首先,费尼说,他创业的初衷,本来就不是想当有钱人。他只是认为,应该努力工作而已,其次,努力工作挣来这么多钱,很开心是当然,但他却不觉得需要因此而改变自己的人生。

“某些人有钱会得到快感,但我不会。”对他而言,成功不等于必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很多人有了钱,会开始追求更高档的享受,例如豪宅名车、好酒精品,总之,想尽办法让自己与家人,摆脱过去的生活型态。

生前捐献改善世界

但他相反,“我努力过那种我小时候过的生活,”他说:“那种平凡,快乐无虑的生活。”

费尼也发现,当他不想过那种需要花很多钱的生活,心灵从此获得解放,他不再需要把人生花在满足自己的欲望上,不再为了追逐更高档消费而终日想赚更多钱,他开始能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于是只要生意上赚到钱,他就拿出来捐给学校、教会、弱势团体。

而他所身体力行的Giving While Living(生前捐献)观念,很快就在世界各地传开。

比尔盖兹与巴菲特这两位地球上最有钱的人,正是受到他的感召,决定有为者亦若是,一起趁自己还活着,就把大部分财产捐出,只留一小部分给子孙,其他的用来改善世界。

(想了解更多《天堂里用不到钱》的内容?马上订阅《成功企业家读书会》https://booksuccess.yyc.my/p/nanyang

刻意培养节俭生活

费尼明知富裕能让他尽享人生,却又对精致高雅的生活方式感到不安。买对这幢房子,是他以自己所累积的财富所作的一种投资,但费尼表现出一些迹象,显示他对种种富裕的装饰,以及自认有权享受奢华生活的观念,感觉到愈来愈不舒服。

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资格拥有这么多钱。多年以后,当他被问到此时他是不是已经很有钱了,他回答:“多少钱算有钱?可以这么说,超出了我的一切期望,也超出了我所应得的。我只是暗自断定,金钱和买游艇和一切奢华的身外之物,对我都没有吸引力。”

他刻意培养出一种节俭的生活方式,戴着便宜的天美时手表,买了一辆二手Volvo。他坚持他和家人搭飞机要坐经济舱,即使是长途越洋航程也一样,因为这样花钱比较划算。他很不情愿地出席了几个巴黎和蒙地卡罗的正式晚宴,但是当《巴黎竞赛》周刊登出一张他和丹妮叶的照片时,他气坏了。从此他不再参加这类活动,而他们夫妇才刚熟悉起来的法国南部富人社交圈,他也断绝往来。

替员工付医药费

费尼逐渐富裕起来后,也开始零碎地把钱捐出去,他对同事很大方,常常替住院的员工或他们的小孩付医药费,他记得最早的一笔大额捐赠,就是1960年代,他寄了1万美元支票给他的朋友,也是以前的教授贝克——康乃尔大学饭店管理学院1961到1981年的院长,饭店学院希望1校友捐1000元,但“我想送个有意义的礼物。然后我想1万元应陔算是有意义吧”,他说。

他笑着回忆,在诺曼地登陆时失去一条腿的贝克后来告诉他,他接到这么一大笔捐款时,兴奋得把支票举高了好好端详,碰巧一阵风吹来,“接下来他跑了大老远,才把支票给拉回来。”

费尼第一个积极慈善家的例子,则是捐了一个运动中心,哈尼斯的“卡斯提尔白衣会天主教学校”。他的小孩就在这里上学,花钱在山坡上盖了个体育中心,有室内运动设备和室外的网球场,也可以打篮球和手球。之后他又捐钱给各个慈善团体,但他不满足于只是当个捐款人。1980年6月,他在檀香山告诉一个紧追不舍的《太平洋商业新闻报》记者。他认为助人的慈善事业不光是给钱而己,而是该亲自监督这些钱用得有效率,尽量帮助更多人。

事业家庭保持均衡

“我其实没那么爱钱,”他告诉那个记者,“某些人有钱会得到快感。但我不是那样。”他“非常好胜”,但动机是源于创造性的挑战,亦即用更好的方法去做某些既有的事情。他说,他对成功的定义,不是得到自己想要的钱,而是能建立一个快乐、健康的家庭。

“人生一定要保持均衡,不论事业、家庭、学习与教导的机会,都能达到均衡。”

(想了解更多《天堂里用不到钱》的内容?马上订阅《成功企业家读书会》https://booksuccess.yyc.my/p/nanyang

如何处理多余财富?

1970代晚期,据估计,费尼的财富已经接近2亿5000万美元,他和戴尔在几次餐叙中,开始讨论到认真做慈善事业,费尼喜欢告诉生意上的伙伴,思考时应该把格局放大,而他在苦思“认真施与”的概念时,也把同样的建议用在自己身上。没多久戴尔就明白,费尼心中酝酿的是一种革命性的想法,因为尽管费尼享受自己在事业上的持续成功,但他不单想当一个大方的捐款人,而是要舍弃沉重的财富,并承担起将之用于慈善的责任

他们一路谈的时候,戴尔介绍费尼去看一些有关施与的文章。全世界第一个亿万富豪洛克斐勒所雇用的盖茨牧师曾告诉他的雇主:“洛克斐勒先生,你的财富来得就像雪崩!你一定要更快分散出去!如果你不这么做,这些财富会压垮你,还有你的子女,以及你子女的子女!”

向卡内基看齐

他们也讨论过卡内基的文章。

卡内基于1889年发表在《北美评论月刊》那篇著名的文章《财富》,非尼看过了好几次。这位慈善家认为,要处理多余的财富有3个方法:

●一是留给家人

●二是留给政府

●三是在生前捐给那些能善加利用的人

第一个方式是出于虚荣和对子女的错误溺爱,而财富给子女带来的沉重负担,将会形同诅咒;第二种方法则是要等到财主死后,这些财富才能使用,而他的种种愿望便可能无法实现;第三种则确保多余的财富能善加利用,而且不会拖上几百年,分散为微不足道的金额。

卡内基的结论是,利用财富的最佳方式,就是“提供有志者往上爬的梯子”——例如大学和图书馆。卡内基也警告富人应该“树立谦逊的典范,生活不奢华,避免焢醒或铺张”。

卡内基所提倡的主张,对费尼这位出身新泽西州的企业家有深远的影响。“我记得曾有人把卡内基在康乃尔发表的演讲稿给找看,出于一些原因,我研究了那篇演讲,又读了两本关于卡内基的书。”费尼回忆。

另外,戴尔是犹太人,他也介绍费尼看12世纪犹太哲学家迈蒙尼德的著作,迈蒙尼德讲述,施与分为8种境界,最高境界就是透过训练和教育,帮助犹太同胞自力更生;次高的境界就是捐赠者不知道受赠者,受惠者也不知道钱是谁给的。

由此……费尼也决定,不论自己做什么,都要保持匿名。

加入《成功企业家读书会》,由中国100强导师傅家义博士、YYC集团总执行长兼执行合伙人拿汀叶欣向,为你导读《天堂里用不到钱》。 

订阅方式:

1.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链接;2.进入页面,选择订阅配套,填写个人资料;3.填妥资料和发送后,将收到确认电邮,并有专人指导你如何使用读书会。若遇到无法付款或订阅问题,联系019-3686868或点击网页的Whatsapp now按键!

试听方式:

1.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链接;2.进入页面,往下滑至 “企业必读书籍”,点击“浏览更多”查看完整书单;3.点击相关书籍第一集即可免费试听。

立即订阅
https://booksuccess.yyc.my/p/nanyang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