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紧急迫降】新航乱流“伤者集中机尾” 医师:12年来最恐怖

据医护员说法,新航SQ321乱流事件中的伤者都集中在客机尾端处。图为泰国素万那普机场医疗队在SQ321外展开行动。
(新加坡26日讯)新加坡航空SQ321班机21日遭遇强烈乱流,导致客机突然升坠400英尺(下同,约122公尺)。
这导致机上一人丧命、104人受伤,当中不少伤者是头颅、脊椎受伤,恐造成永久损伤。
一名当天首批进入机舱协助救援的医师回忆称,一开始曾质疑获报的受伤人数,因为进入机舱时乘客伤势不重,怎知越往后走,靠近机尾处的伤者越来越多,且越来越严重,而这也成为曼谷机场医疗团队驻扎12年以来遇到的最大挑战。
据新加坡《新明日报》报道,这起航空意外发生在5月21日下午,当时载有211名乘客与18名机组员的SQ321正从英国伦敦飞往新加坡,客机飞经缅甸的伊洛瓦底盆地上空3.7万英尺处时,遭遇强气流,先是上升400英尺,后又下坠同样高度,最终在泰国曼谷机场紧急降落。
素万那普机场的医疗团队成员维詹娅医生在接受泰国公共电视台访问时表示,这是机场首次处理如此紧急和大规模的航空事故。她坦言,最初听见机组员通报的伤者人数时,内心还有点疑惑,因为机舱前半部的损伤没有通报中的这么严重。
维詹娅说:“SQ321的机长表示,他们需要紧急医疗协助,我们随即与其他部门协调,并筹备医护员、医疗设备以及各种应对方案。当时我们的团队只有20分钟可以做准备。”
维詹娅是首批进入机舱内救援的医疗员,一开始机舱前半部并没有损坏,但在进入机舱后方时,损毁情况与伤者数量都越来越多,尤其是机尾处的损坏最为严重,出现大量伤患。医护员迅速评估机内情况,并立刻告诉机场负责人,启动多人事故的紧急计划。
维詹娅回忆道,当时机舱内的气氛非常平静,可能是因为大家刚经历了可怕的事故,尚未回神。而乘客们看到救援队时也没有大声喊叫,还积极配合为医疗团队开路。
她也表示,当天除了场面紧张外,救援队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天气问题。救援行动开始约2小时后,他们得知20分钟后就将下雨,因此施工团队立刻在一旁搭起帐篷,避免乘客下机时被淋湿。
航空集团:人数没传闻多 12马航工程师跳槽新航

(吉隆坡13日讯)马航母公司大马航空集团(MAG)证实,马航确实有工程师流失到新航旗下飞机维修公司新航工程公司(SIAEC),但为数不多。
大马航空集团董事经理拿督依兹汉依斯迈接受《商业时报》访问时说,我国航空公司仅有12名工程师跳槽到新航工程公司,出走数量并不像外界声称的那么多。
自大马民航局在6月24日至28日审计后,有传言指新航工程公司正在挖角马航的工程师。审计结果显示,自今年1月以来,马航工程服务部门的411名合格工程师中,已有63人离职。
新航工程公司于去年9月通过大马子公司Base Maintenance Malaysia,在梳邦开设一家维修、修理和大修(MRO)设施中心。
新航工程公司早前表明,该公司在大马的招聘工作,符合公司的营运人力需求和投资战略,其招聘活动是通过公开方式进行,确保招聘过程公平且透明,符合本地法规和行业标准。
该公司也说,其位于梳邦的工厂于去年9月启动以来,一直与大马高等教育机构合作,例如ADMAL航空学院和APR航空培训中心,以培养大马人才。
培养新血应对挖角
依兹汉依斯迈表示,随着越来越多国际的维修、修理和大修企业在我国设立办事处,对于包括大马航空公司在内的飞机工程公司而言,培养新人才来支持就业需求非常重要。
“有新的人才也能防止航空公司和维修、修理和大修公司之间相互挖角工程师,进而产生连锁反应。(互相挖角)对各方都不是双赢的解决方案。”
马航正与大马多所技术学校合作,每年培养新的飞机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我们每年大约栽培60至70名工程师,以及约100名技术人员。”
自担任大马航空集团董事经理以来,依兹汉依斯迈亲自重组马航各部门82项重大任务,一些改革包括餐饮服务、飞行员、机组人员、商业、财务等。
他补充,目前的首要任务是重组,并且已重组了许多业务部分:“工程单位受到长达40年的文化影响,这是航空公司最难改革的部分。”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