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嫦娥六号带回“月壤样本” NASA忍不住开口求借

嫦娥六号返回器(央视截图)
(北京25日讯)中国“嫦娥六号”探月任务于今年6月25日带回人类历史上首次从月球背面采集的月壤样本,本月15日在意大利米兰首次展出75毫克月壤样本,受到全球关注。外媒报道,美国航太总署(NASA)局长尼尔森 (Bill Nelson),近日表示NASA正积极与中方官员接洽,商借月壤样本,以期让美国科学家深入研究,他认为中国会答应提供样品的请求。
外媒报道,NASA局长尼尔森表示,NASA正在与中国官员进行谈判,希望取得月壤样本,以便由美国科学家进行研究。在他看来,与中方的谈判会有“正面”结果,中国也会答应提供样品的请求。
尽管中国欢迎各国科学家依循既定程序提出月壤样本研究申请,但同时也提及美国限制中美航太合作的“沃尔夫条款”。据该条款,NASA必须与联邦调查局合作,证明与中国的谈判不会危害美国国家安全。
尼尔森也表示,NASA预计将与联邦调查局合作,向国会提交另一份国家安全认证,以便将月壤样本运送至美国大学进行研究。他强调:“当真正的合作开始时,太空计划才能持久。” 并表示“不应低估科学外交的作用”。
尼尔森透露,目前已有四所美国大学已申请取得“嫦娥六号”采集的样本进行研究。
有美国官员指出,过去一年来,中美加强在太空领域的沟通与协调,显示美国对华太空策略或许有所转变。然而,仍有官员担忧,与中方合作可能有损美国对华强硬的立场。
新闻来源:中时新闻网
中国11岁小弟误吞金条 排不出只能动手术干预!

被误吞的100公克金条。(取自《现代快报》微博)
(苏州9日讯)中国江苏省苏州市11岁男孩小钱(化名)近日在家中玩耍时,不慎将一枚重100公克的金条吞入腹中。入院治疗后,小钱无法自行排出金条,最终医生只能透过手术干预,克服金条体积大、密度高、表面光滑等难点,所幸仅用半小时便成功完整取出。
《齐鲁晚报》报道,在“吞金”后,小钱只感觉腹部轻微坠胀,并未出现剧烈疼痛或其他不适。家长发现后,立即带其前往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就诊。经X光照片检查,医生发现一枚密度极高的金属物体滞留于患者消化道内,结合病史诊断为“消化道异物”。
由于金条体积较大,存在肠道梗阻及黏膜损伤等风险,急诊医生当即将小钱收治普通外科,便于病情观察及后续治疗。入院后,小钱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表现,值班医生决定先保守治疗,给予促排便药物,看金条能否自行排出。
不过,经过2天观察,发现金条仍未能自然排出,再次复查X光照片发现该异物位置没有任何改变,可能固定或者卡在肠道内,小钱随时有梗阻及穿孔的风险,应尽快从肠道中取出为宜。考虑患者年龄较小、肠道功能脆弱,传统手术创伤大,医院普外科果断决定采用“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术”进行干预。

进行手术前的X光照片显示,金条(红圈)卡在肠道内。(取自《现代快报》微博)
术中,医师朱振伟、周小刚精准操控内镜设备,克服异物体积大、密度高、表面光滑等难点,仅用半小时便成功将重达100公克的金条完整取出。手术后隔天,小钱已恢复正常进食,无任何并发症发生,顺利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