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二十大政治局改朝换代 中共常委传“四老三新”

(北京12日讯)中共二十大即将于16日开始举行,中共高层人事变迁最受关注,有香港媒体指出,有关二十大政治局常委的人事变化,传出“四老三新”的新版本。

《明报》12日刊登文章指出,外传的“四老三新”版本,即政治局7 名常委既非“留五换二”的“小变”,也非“留一汰六”的“大变”,而是“四老三新”的“中变”。

习近平第三度当选总书记应无悬念,但中共名义上仍实行集体领导,中央政治局常委组成的领导班子成员会有何变化,乃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年3月将交棒给谁,仍是各方热议话题。由于习三连任打破以往惯例,让中共新领导班子的组成更难预测。

目前7名政治局常委,除习近平外,依序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7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72岁)、全国政协主席汪洋(67岁)、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67岁)、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65岁)、国务院第一副总理韩正(66岁)。

胡春华是热门人选

虽然可能性不高,但专家不排除习近平可能打破“七上八下”规则,将现任政治局常委全部留任。如此一来,就强烈显示习近平想在做满第三任后继续连任。

另一极端是习近平将另6名常委全部撤换,新成员比较年轻且更加恭顺。外界推测可能“入常”的人选包括总理热门人选胡春华,以及习家军丁薛祥、陈敏尔、李强、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黄坤明等。

“七上”会否打破
还看王沪宁去留

但《明报》文章认为会出现“四老三新”的局面,留任的“四老”先后顺序不变,但除了习近平,其余3人的职务都有变。

文章认为,这个版本将会开创1949年以来另一新纪录,或首次由全国政协主席(汪洋)而非现任副总理(韩正或胡春华)接任总理;至于3 名新常委,应是目前政治局中最年轻的3 名“60后”,排名顺序按年龄长幼定先后。

文章并表示,现任7 名常委中,赵乐际的动向惹人关注,有消息指他可能留任,并接任全国政协主席;若消息属实,他将成为近40年来首名升官的中纪委书记。

此外,政治局常委王沪宁是留任或是退下,将意味着“七上”规则会否被打破。

据分析,王沪宁到本月才满67岁,有传言指他将会离任政治局常委,接替王岐山出任国家副主席,果真如此,则是二十大人事创造的又一项新纪录,即首次有未满68岁的政治局常委“出局”。

书到用时:“七上八下”是不成文规定

“七上八下”是指中央领导人(包括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最高法和最高检首长)在中共党代会召开之际,如果67岁可以留任,如果68岁或以上则离任。

“七上八下”并不是中共党章规定,它始于2002年中共十六大。当时,胡锦涛拟任中共总书记,已经担任两届政治局常委的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68岁退休,而这逐渐变成不成文规定。

但这并不是死规定。中共十九大召开,3名未届68岁的十八届政治局委员李源潮、刘奇葆、张春贤无法连任,李源潮连中央委员也没有安排,刘奇葆、张春贤只担任中央委员,十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秘书长杨晶没有当选中央委员。

新华社称,中央领导人不是“铁帽子”,“符合年龄的也不一定当然继续提名,主要根据人选政治表现、廉洁情况和事业需要”。

视频推荐:

反应

 

灼见

【灼见】从挨打、挨饿到挨骂 看国际舆论场话语权/锺启章

中国共产党第20次代表大会于上个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顺利召开,两天后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即在吉隆坡的中国大使馆举办“聚焦盛会、展望发展”的媒体吹风会,他耗时一小时半向马来西亚媒体高层汇报中共二十大所取得的成果。

会后茶点时间,我和大使轻松交流,听大使说,近代中国所面对的就是挨打、挨饿、挨骂的时代。这个议题引起我很大的兴趣,上网查了一下,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就曾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

坊间也有说,中国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再到习近平时代,就是挨打、挨饿、挨骂的时代。毛泽东时代解决了挨打问题,邓小平时代解决了挨饿问题,而习近平时代要解决的是挨骂问题,亦即国际话语权问题。

中国掌控国际话语权

另一说法是中国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可以分为挨打、挨饿、挨骂三个阶段。中国近现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当时清朝国力薄弱,遇到的都是强国,根本打不过。这是挨打的阶段,也是觉醒的阶段。

再后来,中国开始醒悟,奋起直追。比以前强些,于是国际上的那些强者,眼看不能直接攻打,就开始剥削。表面上是让中国加入他们的系统,实则让中国处在他们价值利益链的低端,看似尊重,可中国挣的钱却是最少的。结果是中国人都吃不饱,这是挨饿的阶段,也是奋斗、忍耐的阶段。

到第三个阶段,中国开始真的变强了。而之前的很多强国相对变得弱一些了。但是他们却不服,毕竟他们曾经那么强势,现在打不过中国,却不能忽视中国的力量,那就专挑缺点,利用国际舆论场贬损中国、骂中国。这个阶段就是挨骂的阶段,同时也是说明中国变强了。

习频会见各国领导人

然而,今天的中国显然已经掌控了国际话语权。二十大落幕后,许多国家领导人都排队要和习近平会面,首先是德国总理朔尔茨于本月4日率领一个高级商业领袖代表团访问中国,并会见了习近平主席。今年恰逢中德建交50周年,此次访问是疫情发生以来欧洲国家领导人首次访华,也是肖尔茨总理就任以来首访中国。

而11天之后,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于15和16日聚首印尼峇厘岛出席第17届峰会,可令全球瞩目的并非峰会本身,而是习近平在场边频密会见各成员国领导人,特别是与美国拜登总统的会晤。

在峇厘岛出席G20峰会之前,习拜两人都各自在政治上取得了成就,拜登在中期选举中为民主党赢得了佳绩,而习近平则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第三个共产党领导人任期。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两人并没有在会议上摆出趾高气昂的架势,最重要的是拜登描述未来两国关系的那一句:“我绝对相信,不需要再来一场冷战。”

除了会见拜登,习近平也和另外8位领导人会面,当中有三位来自欧洲国家,分别是法国总统马克龙、荷兰首相吕特、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两位来自非洲国家,分别是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塞内加尔总统萨勒,另三位来自亚洲、大洋洲和南美洲,分别是韩国总统尹锡悦、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和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

英国首相苏纳克原定于11月16日与习近平会晤,但最后时刻因较早前导弹落入波兰境内的事件,七大工业国组织领导人临时需举行紧急会议而被迫取消。

值此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依然横行的年代,中国能够排除万难,以不卑不亢的态度从容应对,皆因其内部政治稳定,所产生的力量源源不绝,沛然莫之能御,即便像美国如此强悍的国家,也丝毫不敢怠慢,致使中国在国际舆论场的话语权日渐强大。

回头看看马来西亚,我们不曾挨打、挨饿,也没有挨过骂,但却一直为贪腐、种族主义、极端宗教思想、政治斗争等问题所困。

2022马来西亚十大候选年度汉字上个星期日公布, “乱” 字再一次入选,也是年度汉字主办12年以来,入选十大候选字次数最多的一个字,总共是10次。这反映了人民已经对困扰国家多年的乱象非常的不满和不耐烦。攘外必先安内,中国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