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30年最大海军演习 覆盖太平洋北冰洋等多水域

俄罗斯国防部发布影片显示,俄罗斯和中国战舰在日本海的彼得大帝湾航行。(美联社)
(莫斯科11日巡)俄罗斯总统普丁说,俄海军正在进行30年来最大规模的海上军事演习,并批评美国加剧军备竞赛。
彭博社报道,普丁10日与国防官员视频会议时说:“美国正在寻求获得切实的军事优势,从而打破现有安全架构和亚太地区均势……我们将继续加强我们的海军,包括战略核力量。”
俄罗斯国防部则在即时通讯平台Telegram宣布,此次代号为“大洋2024”的演习将持续至16日,涉及400多艘舰艇、120多架海军飞机及超过9万名军人,演习区域覆盖太平洋、北冰洋、地中海、里海和波罗的海。
值得注意的是,黑海并未列入此次演习水域。
近几个月,俄罗斯在黑海的军舰多次遭遇乌克兰无人机袭击。
据俄国防部,“大洋”这个代号曾用于苏联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最大规模海军演习。
中国5船舰参与
中国国防部称,4艘中国军舰和一艘后勤船参与了在日本海与俄舰队的联合演习。
今年7月,中俄海军舰艇编队在太平洋相关海域进行了第4次联合巡航。
巴拿马拟建运河无水第四航道 衔接两大洋天然气运输

巴拿马当局准备沿着巴拿马运河,建设一条连接大西洋、太平洋两端的天然气输送管线。
(巴拿马城7日讯)巴拿马运河管理局(ACP)日前宣布,将启动战略性的“能源走廊”建设计划。
根据计划,巴拿马运河沿岸将兴建一条经由地面输送的天然气管线,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两端,以提升天然气船跨洋转运效率,目前已开始进行招标作业。
巴拿马《新闻报》(La Prensa)报道,该建设项目被称为“无水第四航道”,主要是透过地面管线,让天然气运输船不再依赖运河船闸转运,而是经由地面输送装卸。
巴拿马运河管理局举例,天然气运输船从美国得州与路易斯安那州的港口出发,运抵巴拿马大西洋岸的港口后储存,再经由运河沿岸的管线,输送至太平洋端的设施,并且再次装载到天然气船,出口亚洲市场,大幅降低整体物流成本。这也代表巴拿马运河正计划从传统航运营收,转型开拓能源转运的新业务。
有关计划不只节省运河通行费、领航拖船等相关成本,同时可让航运公司更具弹性,可在两大洋分别运营运输船队,简化航线。
据报道,由于近年气候变化导致水源缺乏,巴拿马运河传统以水闸门操作的运河多次面临调度压力。而输气管不依赖珍贵的水资源,而是藉由将液化天然气在运河两端的港口间转运,既能节水又能加快运输效率。
《新闻报》分析,近年由于俄乌战争影响全球能源运输路线,部分原本通过巴拿马运河的天然气运输船改道,导致通行数减少。巴拿马政府希望藉由新的运输模式,重新争取失去的市场。
该报又指出,中东石油出口国目前主导亚洲能源供应,但巴拿马若成功建立“能源走廊”,将可提供亚洲市场,尤其是中日韩东亚国家另一种具有竞争力的选择。
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在2023年就已经编列预算,投入总计5.5亿美元(约24.5亿令吉),取得运河周边超过23平方公里的土地,做为未来区域开发用途。
如果“无水第四航道”计划顺利完成,巴拿马将成为全球少数同时具备海陆两种能源转运能力的国家,对国际能源市场与地缘经济将产生重大影响。
巴拿马运河输气管将采用“建设-经营-转让”(BOT)模式,让能源相关的企业参与设计、建造与营运。输气管建成后,业者可比照运河港口模式,“特许经营”一定年限,而运河管理局则保留设施所有权,并按实际输气量收取过境费。
新闻来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