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全国两会前夕 中国官媒:习近平“一贯支持民企”

(北京3日讯)中国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全国人大)将分别在本月4日、5日登场。

两会前夕,中国官媒新华社2日发布长文,标题写道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一贯支持民营企业”。外界预期,两会期间会有更多有利企业的政策。

新华社2日那天发表文章《‘我是一贯支持民企的’-习近平同志关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纪实》,重提习过去多次在不同会议和考察中,对民企的肯定言语。

文章回顾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亲自提议并主持召开”民企座谈会。直到今年2月17日民企座谈会又再次召开,并邀请先前受到打压的民企指标性人物马云与会。文章指这两次座谈会的共同背景,都是民企信心亟待提升。

在2018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马列教授周新城,在中共党刊《求是》旗下的平台上,发文宣称“共产主义就是要消灭私有制”。

同年9月“资深财经人士”吴小平更撰文指称,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私营经济“已经初步完成了协助公有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阶段性历史重任”,下一步私营经济“不宜继续盲目扩大”。这些言论当时不断发酵,引发民企恐慌。

新华社2日那天的文章提到,在2018年国际形势风云突变,中国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当时社会上有人发表了一些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言论,提出所谓“民营经济离场论”、“新公私合营论”。

文章提到,习近平对此连续作出回应,表明“任何否定、弱化民营经济的言论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并在2018年11月1日亲自提议并主持召开民企座谈会,50多名企业家受邀参加,10人代表发言。

今年,习再次出席民企座谈会,6名来自不同领域行业的企业负责人代表先后发言。他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

关于中国民企的重要性,普遍有“五六七八九”的说法:他们贡献了50%的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拥有70%的专利发明权,创造80%的城镇就业,企业数量在全市场占90%以上。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衰退,民企角色变得更加重要,官方加强释放重视民企的讯号,《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已进入二审。全国两会即将登场,外界预期官方在刺激经济、维护营商环境、保障民企等方面会有更多措施。

不过,近年来习近平对国有企业也提出“做强、做优、做大”的要求,被认为民企在与国企竞争上仍难做到公平。

新闻来源:中央社

 
 

 

反应

 

国际

白虾出口跌67%万人失业 洪都拉斯望重返台湾市场

(特古西加尔巴2日讯)洪都拉斯2023年3月与台湾断交后,白虾产业陷入困境,失去台湾市场加上中国迟迟未兑现大规模采购承诺,使得出口暴跌67%,更导致逾1.4万名工人失业。洪都拉斯外交部长雷纳表示,政府正寻求重新接触台湾市场。

雷纳3月31日接受当地美洲广播专访坦言,因未能打开中国市场,政府正寻求重新接触台湾市场的可能性,以挽救白虾产业,同时盼能与韩国合作,取得输入的卫生许可,拓展市场机会。

据洪都拉斯全国水产养殖协会(Andah)数据,断交台湾后短短2年来白虾出口暴跌67%,全国逾一半养殖业者倒闭。过去台湾采购量占洪都拉斯白虾出口的40%以上,但外交转向后未能如预期实现市场转移。

中未兑现采购承诺

报道提到,中国政府与洪都拉斯建交时曾承诺大规模采购白虾,但2年过去仍未兑现。中国企业2023年6月曾赴洪都拉斯考察,声称计划采购250个货柜,但最终仅进口一个货柜作为展览用途,令全国水产养殖协会直言中方态度“粗鲁并且令人厌恶”。

当地《新闻报》(LA PRENSA)还指出,中国去年一整年仅采购2个货柜的白虾,今年2月中才买了另外2个,代表建交2年来仅采购4个货柜,远低于最初承诺的数量。

同时洪都拉斯对中贸易逆差持续扩大,据洪都拉斯中央银行(BCH)数据,2024年洪都拉斯对中国出口额仅3590万美元(约1.6亿令吉),而中国对洪都拉斯出口额则高达25.5亿美元,贸易逆差逾25亿美元(约111亿令吉),2023年7月展开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也陷入停滞。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