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民主现况报告 美国首列倒退名单
(斯德哥尔摩22日讯)智库“国际民主及选举协助研究所”21日表示,有更多国家走向专制主义,受威胁的已开发民主国家数量之多亦前所未见,美国更首度名列陷入“倒退”的民主国家名单。
据外媒报道,总部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国际民主及选举协助研究所”(IDEA)发布年度报告说,全球有超过四分之一人口生活在民主倒退的国家,若加上独裁主义或民主与独裁“混合型”政权,比例则上升逾三分之二。
“国际民主及选举协助研究所”在名为“2021全球民主现况”(Global State of Democracy 2021)的报告中指出:“我们今年首度将美国列入倒退名单,然而我们的资料显示,美国至少从2019年起就开始陷入倒退。”
报告共同作者哈德逊(Alexander Hudson)向外媒表示:“美国是个高绩效的民主国家,2020年在行政公正指标(贪腐及可预测的执法)方面表现也有所改善。然而,公民自由度下滑和对政府的查核,表明民主在基本面存在严重问题。”
报告写道:“历史性转折点出现在2020到2021年,也就是前总统特朗普质疑2020美国大选结果合法性时。”

弗洛伊德之死在去年5月29日被揭发后,首都华盛顿曾在6月6日发生大规模示威。(美联社)

弗洛伊德之死在去年5月29日被揭发后,首都华盛顿曾在6月6日发生大规模示威。(美联社)
除此之外,哈德逊指出,在非裔男子弗洛伊德命丧警方手中后,“2020年夏天抗议活动期间的结社与集会自由品质便下滑”。
“国际民主及选举协助研究所”根据50年来针对约160国的民主指标进行评估,将这些国家分为3大类:民主国家(包括民主倒退的国家)、“混合型”政府以及独裁政权。
国际部队撤离后,塔利班武装分子今年8月夺回阿富汗政权,成为今年最受瞩目的案例;缅甸今年2月1日发生军事政变,则标示一个脆弱民主政体的崩溃。其他例子包括2020年来二度政变的西非国家马里,以及总统解散国会、恢复紧急权力的突尼斯。
巴西和美国等大型民主国家都出现总统质疑选举结果合法性的情况,印度则可见到针砭政府政策人士遭遇迫害。
匈牙利、波兰、斯洛文尼亚和塞尔维亚是民主衰退最严重的欧洲国家,土耳其则是2010年到2020年间跌幅最大的国家之一。
报告指出:“事实上,全球70%人口目前不是生活在非民主政体中,就是身处民主倒退的国家中。”
冠病疫情导致政府独裁行为激增。研究显示,没有证据显示独裁政权在抗疫方面有较佳表现,尽管中国官媒报道恰恰与其相反。
报告写道:“疫情为白俄罗斯、古巴、缅甸、尼加拉瓜和委内瑞拉等国的镇压策略和对异议人士的箝制,提供了额外的工具和理由。”
【灼见】特朗普回归,民粹巅峰之作/赖友兴
美联社一篇特稿《全球民主制度陷十字路口》指出,2024年覆盖全球60%人口的选举中,美国、加拿大,法国及德国,从亚洲到非洲、再到美洲,多国执政党和现任领导人受挫,并将之归咎于冠病大流行后人民因经济萎靡不振及通货膨胀造成生活困苦,而引起普遍不满情绪所致。
文中也点出,这些民主制度出现不同的运作,甚至一些政权出现独裁政策,专制主义已悄悄抬头。
关于现代民主的概念,普遍的看法是很多国家在转型为现代民主国家时,背后都有民族主义,英国捷克裔哲学家盖尔纳对民族主义的诠释是由一群特定的人追求建立自己国家的思潮。2024年最为全世界最瞩目的那场选举,美国总统选举历史上第一次完成败部复活的特朗普,竞选时所喊出的口号“让美国再次伟大”,就是一种不折不扣民族主义口号。
不再以世界为优先
美国普遍被认为是世界最民主的国家,但随着特朗普的当选,世界看到生活在自由民主圣地的美国人民不在乎特朗普在上一届败选后的暴力行为,也不在意他竞选时表现出的与独裁主义走得越来越近,所以美国人主流思想回到民粹及民族主义,不再以世界为优先;世界的民主制度,来到了十字路口。
欧洲的几个国家如法国、匈牙利等在2024年迎来了新领袖,当中有些是民选的,但也反民主。文中特别点出极右的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这位被欧盟立法者称为“民主专制混合体”设计师。翻开过往的历史,欧尔班是在匈牙利2010年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上台,是不折不扣的民族主义右翼分子,在获得政权后进行一系列立法、司法改革,让反对党几乎不可能胜选。
除了极右翼的欧尔班,法国的立法选举结果左翼新人民阵线获得最多议席,进而造成12月联手极右翼议员国会投票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时任法国总理巴尼耶领导的政府垮台。
西方国家看似正历经中间主义沦为非主流思想的时代,普遍认知的民主国家是由中间主义、温和派掌权,但纵观2024年几场选举结果,是令人感到担忧的。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re)对24国人民的民调,竟然高达59%人民对民主运作感到担忧。尽管如此,在韩国人民成功阻止了总统尹锡悦的戒严令,以及孟加拉人民成功推翻腐败的政府,皮尤民调仍然显示民主是最受欢迎的政府制度,也让人对陷入十字路口的民主仍然抱有一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