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如香港反修例运动 美版雨伞抗争加剧

(波特兰28日讯)美国波特兰市等地周末掀起的反种族主义与反警暴示威持续蔓延,星期一抗争暴力冲突加剧,美媒指许多抗议群众以雨伞对抗警暴,宛如香港反修例及雨伞抗争运动的翻版。

美国6位市长周一吁请国会阻止总统特朗普派遣联邦部队至他们的城市,称这个举动已导致遍及全国的反种族主义抗议紧张情势升高。这6位市长全为民主党籍。

在同一天,俄勒冈州检察官宣布逮捕22人,罪名是他们在波特兰联邦法院大楼与联邦及地方警察发生冲突。示威期间有人驾车撞向人群触发枪击,导致最少1死。

派往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联邦特工引起了全国关注,因他们驾驶未有任何标记的车辆驱离示威者、殴打一名美国海军退役军人、以及向示威者及市长发射催泪弹。

波特兰、芝加哥、西雅图、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密苏里州堪萨斯市、以及华盛顿特区的民主党籍市长在发送给参议院及众议院两党领袖的信函中写道:“我们呼吁国会通过立法明确规定这些行动是不合法且无法接受的。”

特朗普斥传媒没报道真相,反而美化示威者。有专家批评,特朗普做法有如打压异见者的专制政府,这场着眼选情的豪赌或招致更大规模的反政府活动。

波特兰大批示威者与全副武装的联邦人员在司法中心外接连对峙多天,其间不时有人向警员投掷水瓶、烟花等杂物。

其他城市亦有声援波特兰的示威,同样出现暴力事件。得州奥斯汀一辆汽车加速冲向示威者并响号,一名28岁男子走近汽车,并以步枪指向司机后遭对方连开多枪射杀。

《华盛顿邮报》27日发表评论,形容波特兰的示威潮与香港反修例风波情况相似,除了两地示威者均以雨伞、脚车头盔等日常用品充当护具,与重装执法人员对峙外,政府处理示威手法亦异曲同工。

美国圣母大学政治科学系副教授斯基乌马里尼认为,特朗普亦可能借由加剧示威冲突,希望令其阵营有强烈反应,助推动选情,但是否有效却关乎哪一方被视为较暴力、较不合理。

 

 
 

 

反应

 

国际

美国再爆发反特朗普示威

(华盛顿20日讯)美国多个城市再有民众示威,抗议总统特朗普的施政,是全国第二轮大规模反特朗普的抗议活动。

根据外媒报道,主办团体表示,计划在全国举行约400场示威。

在纽约,示威者在主要图书馆外集会,手持写上“美国没有国王”和“抵抗暴政”等标语。好多人不满特朗普驱逐非法移民的政策。

在华盛顿,示威者担忧特朗普威胁长期受尊重的宪法规范,包括获得正当程式的权利。

有示威者戴上巴勒斯坦头巾,手持标语,呼吁释放上月被捕的巴勒斯坦学生哈利勒。另外,一名攻读免疫学博士学位的女示威者,手持一张标有得州麻疹疫情爆发地点的地图,表示希望特别关注政府削减科学和卫生工作的资金。

在三藩市,数百人在海滩聚集,砌出“弹劾+移除”的字样。

反应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