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默领导英国工党起死回生

斯塔默
(伦敦5日讯)英国工党在野14年,在前党魁科尔宾的反犹风波和英国脱欧等混乱中,这个老牌社会主义政党曾面临脱轨,一度走到英国政治边缘。
工党在2010年大选中的失败早有预兆。分析指,时任首相布莱尔决定发动伊拉克战争,给工党走弱埋下伏线,全球金融危机则进一步削弱工党力量,最终保守党取代工党,开始长达14年的执政。
2014年,工党曾赢得两次补选,但最后还是没能翻身。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工党的竞选力度薄弱,选民已经丧失信心,“除非它彻底改变”。
2019年大选,工党再次落败。《卫报》等英媒分析称,保守党当年的竞选宣言冗长繁杂,在脱欧问题上也表现得模棱两可,且内部陷入分歧。工党身为最大反对党,直到大选落幕都没拿出具体的脱欧方案,从而错失了留欧和脱欧两派选民的选票。
科尔宾主义让工党失控
最重要的是,选民对时任党魁科尔宾积怨颇深,这是人们转投保守党的关键因素。科尔宾被指未能妥善处理党内反犹风波,截至当年9月的支持率仅有12%。他本人于2020年因反犹指控而遭党开除,今年以独立身分参选,与工党对抗。
许多观点认为,极端左派的“科尔宾主义”几乎让工党濒临失控,在地区的政策无法吸引工人阶级基本盘。
出身草根的人权律师
斯塔默出生于萨里郡,母亲是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护士,父亲是工匠。他是家族里第一个大学生,进入政坛前,他曾是一名人权律师,并曾任检察官。
《华盛顿邮报》发文说,斯塔默领导工党后,有效地清除党内包括科尔宾在内的强硬左派,逐步向中间靠拢,淡化工党的社会主义色彩,放弃科尔宾时代的主张。
“他将工党定位为一个注重‘财富创造’和‘经济稳定’的政党。”斯塔默向英国人表明:工党已经改变。如今工党在民调中逐渐摆脱颓势,法新社报道,这是斯塔默对工党的战略重新定位,使该党重新走上执政之路。
律师出身也塑造了斯塔默的行事风格。《卫报》专栏作家贝尔形容,斯塔默拥有坚定决心和战略重点,在追求正义的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调整原则,并奉行实用主义。
“他打算成为一位变革型工党首相。现有证据表明,他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勿重蹈英保守党覆辙/黄春鑵
2024年英国大选结束,在野多年的工党,因执政的保守党内部混乱,施政毫无策略可言,得以狂胜。
工党以超过三分二的国会优势胜选,其411个席位更是与1997年工党在布莱尔带领下,狂胜412席的成绩不相上下。
这场狂胜,除了看出工党在未来数年可随心施政以外,也可看出政府内部混乱,和施政上不得民心的情况,对保守党的打击可谓毁灭性的。
保守党的惨况,实际上也可作为现今执政马来西亚中央的团结政府的反面教材,来提醒自己不要陷入保守党的境地。
保守党惨败主要是不得民心,而不得民心的主要两大原因即是政府内部混乱不堪,以及没有良好施政,造就不少争议的政策,导致人民对其失去信心。
执政一届换3首相
首先,政府内部混乱是保守党由盛转衰的关键,他们在执政的一届里,竟换了3任首相,从一开始带领保守党的约翰逊,到后因约翰逊丑闻下台上位的女首相特拉斯,再到因特拉斯施政不利下台而接任的首位印裔首相苏纳克。
这种自身无需组织联合政府,但内部自己竟乱起来的情况,导致保守党在英国人民心中的声望下降。
此外,他们每次更换首相,都更换一轮内阁,以致内部人事更动频密,使得执政团队的效率大大降低。团结政府应以此为鉴,提醒自身若要避免严重失去民心,内部的稳定是必要的。
因此,目前相位稳固的安华虽说可以改组内阁,但避免改组得过于频密,导致内阁施政效率严重下降。而安华若想改组内阁,也不可随意调动,而是要有原因的,就如巫统最高理事博安所言,安华可在改组内阁时,将施政不利或频具争议的成员替换,这样改组内阁才会有所成果。
争议败光保守党声望
第二点的施政混乱与极具争议,保守党可说发挥至极致。在约翰逊这个施政较不具争议的首相下台以后,上任的特拉斯有着自己的野心,一上位就实施极具争议的减税计划,不只人民普遍不满,就连自己政党内部也不支持她,导致她经历了短暂的首相生涯以后,就黯然下台。
苏纳克在任的争议政策就更多了,包括将非法移民以船只遣送卢旺达的政策。这两位首相的混乱施政,直接将约翰逊好不容易带起来的保守党声望给败光了,甚至送入了深渊。
而团结政府施政上的问题也不少,虽然争议还不至于像保守党那样严重。
安华领导的团结政府目前在施政来说不太良好,人民大多对其不会特别买单,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因此,他们理应避免做出过于争议的政策,以免人民好感的流失。
最近的柴油针对性补贴就是极具争议的政策。因为补贴的削减过于激烈,导致不少人民的生活成本飙高,从而引发对团结政府的不满。
团结政府在最近的双溪峇甲补选惨败就是一个信号。因此,团结政府应借鉴于此,勿轻易作出让人民不满的争议政策。
总结来说,保守党在先前执政的轨迹,团结政府虽然没有与其完全相同,但已有保守党那般施政不利的问题。虽未达保守党那般严重地步,因此仍有补救的境地。团结政府切勿继续犯下施政不利或争议频多的错误,同时,维持团结阵营内部各政党合作,不要出现过大分歧,才不会落入保守党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