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卖巴拿马港口 港澳办暗批背叛全体中国人

李嘉诚
(北京15日讯)近日,香港首富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将其位于巴拿马运河的两大港口出售给美国财团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这一决定似乎引起了中国官方的不满,中国国务院港澳办罕见地连续转发两篇评论文章,措辞严厉地批评长江和记此举“无视国家利益”,甚至警告其“最终将背负历史骂名”。
3月13日,港澳办率先转载了香港《大公报》的一篇评论文章,标题为《莫天真,勿糊涂》。文章警告称,巴拿马运河一旦被“美国化”“政治化”,势必成为美国推动其全球战略的工具,进而影响中国的航运贸易。文中指出,美国可能采取“选择性限流”或加征“政治附加费”等手段,削弱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增加物流成本并影响供应链稳定。
文末更指出,“网友普遍对这个交易和长江和记公司提出强烈质疑和批评,认为这是没有腰骨的跪低,是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漠视国家利益、民族大义,背叛和出卖全体中国人。网友的这些情绪表达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3月15日,港澳办再次转发一篇评论文章《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文章一开始便质问:“长江和记出售港口的决定,是否考虑到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这种选择是否会助长美国的遏制战略,反而损害中国的长远利益?”
文中还提到了华为在面对美国制裁时的坚韧态度,并赞扬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展现了企业家的爱国精神。文章指出,中国新一代企业家正延续并发扬这一精神,在技术封锁与市场围剿之下不屈不挠,突破封锁,坚守产业自主权。
文章进一步强调,历史证明,真正伟大的企业家不仅仅是逐利的商人,更是肩负国家使命的爱国者。他们在商界犹如战场上的将军,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而那些漠视国家大局、只顾自身利益的企业,终将被历史所淘汰。
文章最后直言,“如果看不清美国那些政客‘既要钱、更要命’的本质,选择与之共舞、倒行逆施,或许一时可做成‘大刁’(Big Deal)、赚到大钱,但最终是没有前途,更会背上历史骂名的。”
李嘉诚长和集团拟卖港口 中方要管 审查期可能半年

李嘉诚
(香港30日讯)香港长和集团拟出售港口业务给美国公司。根据中方法规,只要对中国市场竞争产生重大影响,中方就有权审查。一旦进入审查,期限为180天,但也可能延长。审查结果可能是“附条件批准交易”或者“禁止交易”。
长江和记4日公告,拟将旗下一系列港口业务出售给美国贝莱德集团(BlackRock)主导的买方财团——贝莱德-TiL财团,总价格为227.65亿美元。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3月28日回覆媒体表示,注意到长和将与美国贝莱德签署巴拿马港口的交易协议,将依法进行审查。
财经杂志29日发文指出,根据中国的反垄断法,只要跨国交易构成经营者集中,而经营者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达到申报标准,则该交易需要向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即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进行申报,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大成律师事务所分析,取得控制权或能够施加决定性影响的经营者为申报义务人,在此交易中,贝莱德-TiL财团是本次交易的申报义务人,其他交易方则需予以配合。包括罚款在内的未依法申报的法律责任主体也是贝莱德-TiL财团,而非长江和记。
报道引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从公开信息看,交易双方与监管机构可能“在沟通但还未申报”。
他说,因为这笔交易的买方是资产管理公司,透过基金投资和管理,而非直接进行市场交易,其在中国境内的年营业额很可能未达到反垄断申报规定中的人民币8亿元。
不过,无论该交易是否符合必须申报的条件,根据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仍然可以审查那些未达到申报标準、但可能对中国市场竞争产生重大影响的桉件。
这名人士指出,在本交易中,由于航运和进出口的地域市场是全球市场,中国市场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如果全球市场竞争受影响,那么中国市场必然受到影响,受影响的包括需要向外国港口支付服务费的中国企业,以及上游的进出口公司。
报道指出,如果市场监管总局经审查认为,长江和记与贝莱德的交易影响中国相关市场的公平竞争,可以采取“附条件批准交易”或者“禁止交易”等反垄断措施。
据中国法规,经营者集中的普通审查期限合计为180天,如果审查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核实或评估,期限可能会延长。
长和是香港首富李嘉诚家族控制的公司,长和出售全球43个港口权益的最终协议原本期望于4月2日之前签定,这项决定因涉及美方施压巴拿马运河的港口业务,引来许多关注和讨论,香港亲北京的大公报近日以来持续刊文批评,并且措辞颇为激烈。接近长和高层的消息人士指出,本星期不会签订任何协议。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