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轮红海遇袭起火 欧美警告恐生态危机

油轮苏尼恩号在红海遇袭后起火燃烧。
(萨那26日讯)一艘载有15万吨原油的油轮上周在行经红海时,遭也门叛军胡塞青年运动袭击后起火,欧盟和美国国务院随后分别发布声明,警告红海部分地区恐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
据外媒报道,欧盟海军盾牌行动在社交媒体X平台发文表示,悬挂希腊国旗的油轮苏尼恩号上周在行经红海水道时遭到一系列导弹袭击。
隶属盾牌行动的法国海军舰艇22日成功救出船员,23日油轮再度面临新的袭击。
欧盟声明指出,营救船员时,船上并没有可见的火势,23日,该油轮因不明来源袭击而起火,由于船上载有大量原油,恐对环境构成重大威胁,引发严重的生态灾难,对当地生物多样性有潜在的破坏性影响。英国海军也在23日报告称,苏尼恩号出现至少3起火灾。
美国国务院在另一份声明中表示,胡塞已经表明,他们愿意摧毁也门人和当地其他社区赖以为生的渔业和生态系统。持续的袭击可能导致多达100万桶的石油外泄到红海,这一数字是1989年埃克森瓦尔狄兹号在阿拉斯加港湾漏油事件规模的4倍。
逗留大马东部海岛逾月 美制裁伊朗油轮难靠岸
(吉隆坡28日讯)据悉有十几艘遭美国制裁且满载伊朗原油的油轮在大马半岛东部停泊,其中部分油轮在石油运转中心停留了接近一个多月,这可能是对华敏感贸易物流放缓的迹象。
彭博社就船舶跟踪数据显示,本周至少有11艘满载伊朗原油的油轮在我国停泊,或以极低的速度行驶。这些载有近1700万桶原油的油轮,聚集在马来半岛东部某区,这也是伊朗原油船对船转运的热门地点。
报道指数月以来美国对伊朗政权实施“极限施压”,对伊朗的船只和实体祭出一系列制裁后,伊朗原油从哈格岛等主要出口码头到大马等货物转运热点的运输,受到了更严格的审查。
根据咨询公司 Energy Aspects 旗下 OilX 的数据,滞留在大马和新加坡附近至少一个月的伊朗石油船只数量,是自去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根据早前报道,在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伊朗就限制其核计划达成新协议之际,华盛顿也加大了对德黑兰石油业的制裁,而最新打击对象是中国某民营炼油厂。
美国是首次对世界原油最大进口国中国的炼油系统进行制裁。美方认为,中国一些中小型民营炼油厂的采购“为伊朗政权提供了主要经济生命线”,美国誓要加以阻断。
停泊油船数量难追踪
船舶经纪人和分析师表示,在大马半岛东部停泊的这支船队比平时更大,但很难确定在该地点停泊的船只总数,因为船只经常关闭数字应答器来掩盖其操作。
OilX 数据显示,过去两周停泊的伊朗石油船只数量不断增加,随着更多难以追踪的转运船只被曝光,这些数据可能被修订。
无论如何,目前尚不清楚我国附近满载石油的油轮是在等待船对船转运,或只是在等待中国私营炼油厂的购买意愿,然而随着可用于运输伊朗原油但未经批准的油轮船队减少,海上货物转运变得越加复杂。
报道指出,在美国最近采取行动制裁来自中国的一家私营“茶壶炼油厂”(即规模较小的炼油厂)、一个储油码头和多艘油轮后,伊朗供应链中的各方,即从船东到港口和炼油厂皆一直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截至2月底,在去年处理伊朗原油的油轮中,超过三分之二已被列入黑名单。此举恰逢海上石油转运放缓,促使船只更改名称和悬挂的旗帜。
不过,美国相关举动被认为不太可能完全阻止伊朗和中国之间的石油贸易。
报道也指伊朗仍有闲置的运输能力。根据使用卫星图像和其他工具来追踪原油运输的Tankertrackers.com公司所了解,目前有20多艘空油轮,停泊在伊朗哈格岛装卸码头附近。
购伊朗原油
中炼油厂遭美制裁
根据早前报道,遭美国制裁的茶壶炼油厂,购买了数百万桶伊朗原油,价值达约5亿美元(约22.1亿令吉)。该厂也被指接收了与胡塞武装有关而受制裁油轮运送的伊朗原油。
根据美国财政部,该炼油厂的总执行长也被制裁。
美国认为,中国这类中小型民营炼油厂的采购“为伊朗政权提供了主要经济生命线”,美国誓言会致力于切断能让德黑兰继续资助恐怖主义和发展其核计划的收入来源。
至于中国方面,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曾于3月21日强调,中方一贯反对滥施非法单边制裁,美国应当停止干扰破坏中国和伊朗正常的商贸合作。中方也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