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未进入轨道 英国首次发射卫星失败告终
(伦敦10日讯)从英国执行空基运载火箭发射任务的维珍轨道说,“异常情况”阻止“发射器一号”火箭进入轨道,从西欧发射卫星的首次尝试以失败告终。
英国《镜报》透露,是火箭第二级未能启动,载荷已在大气中烧毁。维珍轨道盘后股价闻声大跌25%。
据报道,维珍轨道承载9颗卫星的火箭“发射器一号”9日晚从运载机上释放后发射进入轨道。
英国政府称之为本土航天发射业的诞生。超过2000名航空航天发烧友聚集在英格兰西南部沿海城镇纽基海边,一起见证负责运载火箭的特别改装版波音747客机“宇宙女孩”起飞,火箭过后在大西洋上空释放。

“宇宙女孩” 从康沃尔太空站起飞,左翼下搭载承载9颗卫星的火箭。(美联社)
打击欧洲太空计划
不过,维珍轨道10日清晨说:“好像出现了异常情况,阻止我们的火箭进入轨道。我们正在评估这些信息。”
据《镜报》报道,当“发射器一号”火箭的第一级已经开始自己进入轨道飞行时,第二级未能启动,这意味着它未能到达轨道,并且无法部署其有效载荷。由于引擎故障,有效载荷在大气中燃烧殆尽。
此次失败对欧洲的太空计划是一个打击。“发射器一号”已返回地面。
维珍轨道是维珍集团旗下的一家公司,维珍轨道的成立旨在为小型卫星提供发射服务。发射器一号是维珍轨道的两级运载火箭,用于向低地球轨道发射小卫星。
维珍轨道为英国亿万富豪布兰森局部拥有。
欧洲人面对脱美迎中的抉择/邱立本

作者:邱立本
欧洲发现心灵跃动的声音,都是来自中国创新。在AI领域,欧洲明显落后于中美。熟读马基维利《君王论》的欧洲人发现,只有脱美迎中,才能改变欧洲被美国霸凌的宿命。
欧洲人看特朗普,都会觉得他是一个小丑,因为玩权力游戏的尔虞我诈,欧洲人早就烂熟于心,精于此道。全球的政治系学生都晓得,欧洲16世纪就出了一本经典著作《君王论》(The Prince), 由意大利贵族马基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写的,将政治权力的操弄写得非常透彻,绝对不会被特朗普的极限施压所吓到。
侵门踏户犯大忌
特朗普的操作只有几度板斧,早被看穿手脚,欧洲人对他是嗤之以鼻,尤其他侵门踏户,要并吞格陵兰,更是犯了大忌,触动北约第9条,损害成员国丹麦的主权,等同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是可忍孰不可忍。即便欧盟内部长期有不少亲美派,但在欧洲整体利益面前,他们都要划清界限,不能再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更何况欧洲人在这次关税战的危机中,反思长期被“美国化”的恶果,也不知不觉之间,感染了美国近年出现的“美国病”——就是社会治理败坏,治安不靖,毒品泛滥,基建破旧落后。亚洲人去欧洲,赫然发现英国和德国的火车都不准时,和美国的火车一样,时刻表往往只是“仅供参考”。这和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火车准点出发,都是对比强烈。
欧洲在高新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上,远远落后于美国。尽管欧洲有很多老牌的优秀学术机构,但在创新方面却停滞不前,供应链的建立也无法快速数字化。
在中美最新一波的人工智能热潮中,欧洲尤其慢了一拍,迄今没有出现一款AI平台,当美国的ChatGPT、Grok3和中国的DeepSeek、豆包等都在全球风靡之际,欧洲却是斯人独憔悴,顾影自怜。法国曾经在几个月前推出一款Lucie,但因为缺陷太多,刚刚上市就被下架,只是尴尬一场。
这都让欧洲人知道,要能够重振古老文明的智慧,首先就要自立自强,要拥抱全世界,不能被美国长期忽悠。二战时纳粹铁蹄下,欧洲人靠美国的拯救,击败希特勒,而二战之后,欧洲靠美国力量保持繁荣稳定,但欧洲的知识力量曾经孕育美国的强权。
美国警长沦为恶霸
没有欧洲科学家爱因斯坦、奥本海默的智慧,美国就不可能发展原子弹,打赢二战。也就是说,没有欧洲人的科学,就没有今天美国独霸天下的局面。
如今美国独步天下的局面,正被美国自己摧毁。二战以来的“美国警长”,如今沦为“美国恶霸”,到处要并吞、霸凌盟友,让欧洲幡然醒悟,不能再仰赖美国鼻息,而是要寻找回欧洲人的智慧,要有更多的创新的力量,要和正在兴起的中国合作,觉今是而昨非,从意大利到英国,从德国到法国,都要加强和北京的政经联系。
毕竟历尽劫波,欧洲体悟心灵跃动的最新的声音,都是来自中国的创新力量。熟读马基维利《君王论》的欧洲人发现,只有脱美迎中,才能改变欧洲被美国霸凌的宿命。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