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特朗普今年首次受挫 威州法院选举自由派获胜

(华盛顿2日讯)尽管美国亿万富豪马斯克为保守派候选人撒钱拉票,威斯康星州选民还是把一名自由派送入威州最高法院,保住4比3的自由派多数。

据外媒报道,民主党支持的62岁县法官克劳福德,在1日的选举中击败共和党前州检察长希梅尔。根据88%已计算选票,克劳福德以19万1000张票领先希梅尔。

希梅尔过后向支持者发言时承认败选,并与克劳福德通电话。

威州法院可对投票权、堕胎权和工会法作出裁决。

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两个多月来,首次遭到选举挫败;对特朗普的盟友马斯克来说也是一记重击。

马斯克千万助选

威州最高法院选举被广泛视为对特朗普第二任期的一次早期公投。马斯克再次撒钱,向两名威州选民发放志银100万美元(约445万令吉)支票,还在选举倒数两天承诺,每招募一个选民投票支持希梅尔就可获得20美元酬劳。

马斯克总共在希梅尔身上砸了2100多万美元。

特朗普并没有在社媒平台对威州最高法院选举结果发表评论,但他对威州的另一投票,通过制定更严格的选民身分识别措施表示祝贺。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特朗普提名女大法官 意识形态之争尖锐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报道:丁果

特朗普赶在大选之前提名新任大法官,转移民众对他抗疫失败的不满,拉拢忠实天主教徒的选票,也为败选后可能面临的起诉准备了“护法”。

特朗普没有浪费任何时间,在自由派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9月18日)仅一周,就在26日正式提名芝加哥联邦第七巡回上诉法官巴雷特担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最令人瞩目的是,这个提名离总统大选不到40天,而最初的争议焦点就在提名的时机上。

随意冲撞体制的特朗普当然是“天马行空”,“以我优先”,一切以选举为最高考量,但共和党参议院的建制派却要背上“双重标准”的十字架。无论是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还是从特朗普批评者摇身变成特朗普最大抬轿者的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格雷厄姆,都曾经严厉阻止前总统奥巴马在大选之前突击提名大法官,格雷厄姆还说“如果总统任期最后一年出现大法官空缺,应该由下一任总统负责提名”,可谓是以今天之我否定昨日之我。即使是今天的被提名者巴雷特,也曾在自己撰写的司法论文中指出,总统在大选前不应该提名大法官。换句话说,在司法履历上几乎没有瑕疵的巴雷特因接受特朗普的突击提名,而在诚信上添加了阴影。

完美母亲和忠实教徒

在白宫玫瑰园的提名程序,是特朗普最为克制的舞台表演。为了减少自由派选民的反弹,也为了减轻提名与金斯伯格大法官遗言的张力,特朗普高度评价金斯伯格创下的司法巅峰成就,而巴雷特也以金斯伯格最佳继任者谦卑地接受提名。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有了金斯伯格为女性在司法领域的平等权力进行披荆斩棘的奋斗,才有了巴雷特在司法领域的卓越成就,并在48岁之龄就获得大法官提名。不过,谁都清楚,随着巴雷特被提名,金斯伯格裁决的一些自由派倾向的司法决定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挑战。

与现任的8位大法官出身耶鲁或哈佛法学院教育背景不同,巴雷特并非常春藤盟校的司法学院毕业生,而是毕业于著名的天主教大学——圣母大学法学院和罗德学院,但她在司法系统的学术地位和实践历练确实是无懈可击,更做过已故最高法院大法官斯卡利亚的司法助理,并在2017年由特朗普提名担任第七巡回上诉法院法官,获得两党赞同通过。

作为7个孩子的母亲,其中2人是海地领养的黑人孤儿,一个是唐氏综合症患者,巴雷特的基督家庭形象已刻划出她是一个完美的保守派法官。用特朗普的话说,如果提名获得通过,巴雷特将成为首位在最高法院任职的学龄儿童母亲,且也是最年轻的大法官。美国CNN报道称,这明显是在向特朗普缺乏支持的女性群体喊话。

提名仪式是温馨的,但借用《纽约时报》的评论,提名点燃一场激烈的党派和意识形态之争;而《德国之声》的评论更加直接:“这个国家已经陷入自南北战争以来最严重的分裂。”

没有人怀疑,在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虽然有两名共和党参议员为了自己的选情需要而可能倒戈,其中包括温和派共和党参议员柯林斯和穆尔科斯基,但随着反特朗普最激烈的参议员罗姆尼表态支持,巴雷特进入最高法院的路途要比之前特朗普提名的大法官卡瓦诺容易得多。

参议院在10月12日展开一周的听证会,并在22日前表决通过提名,其速度将大大超过参议院审核并通过大法官提名所需的平均70天时间,甚至超过金斯伯格在1993年被提名时花费的43天时间。审核过程中,民主党除了采取最终难以奏效的拖延战术之外,最精彩的看点是拜登的副总统候选人、加州参议员贺锦丽(哈里斯)对提名人的质询。

特朗普成功转移重点

美国媒体已经看到,通过突击提名,特朗普转移冠病疫情失控的目标部分达成,由提名引发的堕胎、枪支、宗教、移民政策、医疗健保等话题已经爆发热度,随着听证会的展开,这些话题还将继续升温,从而使选举变成一场典型的“保守派与自由派”之争。

由目前的舆论焦点来看,各方把特朗普迫不及待提名巴雷特的理由归纳为4点,一是转移选民视线,摆脱执政混乱的形象;二是激发保守派基本盘选票回笼,收窄与对手拜登的民调差距;三是争取女性选票;四是在总统选举再度发生类似“布什-戈尔”之争的时候,依赖保守派占据优势的最高法院“护航”。

特朗普声称,只有选举被操纵,自己才可能输掉,届时需要高等法院的裁决。而目前发生的9张邮寄选票(其中7张投特朗普)被丢进垃圾桶的新闻,好像在印证特朗普的担心不无道理。

其实,特朗普担心的不单是输掉,还担心一旦败选后失去总统的豁免权,可能会遭到起诉。因为去年在“通俄门”独立检察官穆勒的报告发布后,近500名曾在共和与民主两党政府中任职的前联邦检察官及司法部门官员联署一份声明,称如果特朗普不是总统,穆勒报告中列出的证据已经足够可以检控特朗普涉及妨碍司法公正。因此,特朗普需要最高法院在这个问题上成为他的“护法金刚”。

突击提名暗含危机

事实上,经过如此短暂的提名风波,特朗普已经斩获良多。除了上述列举的几个点之外,美国广播公司及《华盛顿邮报》的民调显示,特朗普在必须要赢的摇摆州佛罗里达州已经超越拜登,以51对47些微领先4个百分点,这是数月来的首次领先;而在另一个摇摆州亚利桑那,也以49对48领先1个百分点。在佛州,属于天主教徒的拉丁裔选民因大法官议题而归向特朗普一边。

特朗普突击提名被称为“深度保守派”的巴雷特,从表面上看可以起到凝聚保守派支持者的目标,但如果深究,其实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那就是一旦大法官任命在参议院通过,最高法院就形成了保守派6人对付自由派3人的局面,且可以维持15年之久,不喜欢特朗普但为了保守派大法官人选而“含泪投票”的共和党支持者极可能“放心”地弃特朗普而去。

事实上,在金斯伯格去世3天后,路透/益普索的民调显示,62%的美国成年人,包括半数共和党人,支持大选结束后由新总统提名新的大法官人选;而2016年大选后的出口民调显示,大部分特朗普的支持者是为了保守派大法官而投票支持特朗普的。在这方面,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共和党的前国务卿贝克的立场转变;由于不满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以及对其老友布什家族的羞辱,贝克本来准备在这次大选中改投民主党的拜登,但他后来又改变了主意,称为了特朗普能够提名保守派大法官,最终还是会投给特朗普。如今,巴雷特如果在大选前提名过关,贝克的选票取向极有可能出现新的变数。

而对自由派支持者来说,在担心美国最高法院进一步右倾的焦虑下,为了防止特朗普连任可能获得第四次大法官提名的机遇,或许会大幅度刺激自由派选民出来投票,从而增加特朗普败选的可能性。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