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狮城研究:华裔相较巫印裔 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比率高

(新加坡21日讯)新加坡有研究发现,接受研究调查的华裔,带有一种与患高胆固醇血症相关的基因变异体,比例较印裔和巫裔高,意味着华裔患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风险较高。

新加坡精准健康研究所(Precision Health Research, Singapore,简称PRECISE)星期一(2月20日)发文告,公布全国精准医学计划(National Precision Medicine,简称NPM)第一阶段展开的两项研究结果。

研究显示各族群有不同的疾病遗传风险,以及对常见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

参与这项调查的近1万名受访者包括华裔、巫裔和印裔。参与者中位数年龄为47岁,57.3%是女性。

研究发现,每140人中就有一人带有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相关的基因变异体;带有这种基因变异体的华裔有1.05%,巫裔和印裔分别为0.25%和0.15%。每150人中就有一人带有遗传性乳癌和卵巢癌相关的基因变异体。

有0.25%的巫裔带有与乳癌和卵巢癌有关的BRCA1基因突变,高于华裔的0.02%。参与调查的印裔并没带有这种基因突变。

印裔中,带有与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有关的MYBPC3基因突变的占0.31%;巫裔0.06%,华裔0%。

研究也发现,某些基因变异可预测人们对他汀类药物、抗癫痫药物、化疗药物、支持性药物等常见药物,所会产生的不良反应。

超过四分之一的参与者(26.8%)带有一种基因变异体,令他们对至少一种药物比较可能产生副作用。

这项发现有助推进药剂基因学的发展,日后医生将能根据患者的基因组成,提供合适的个人化疗程。

亚洲人虽然占全球人口六成,但是目前的基因组研究中缺乏亚洲人,尤其是东南亚人的数据。因此,以东南亚人为中心的研究,可为新加坡人提供更好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案。

专家:基因变异体影响患病风险

新加坡精准健康研究所首席医务官戴一雄教授说,这些研究除了发现亚洲人基因组的多样性,也证实基因变异体在很大程度上,对新加坡人的患病风险有影响,新加坡公共重组医院也须评估现有的基因服务。

全国精准医学计划是为期10年的战略计划,于2017年启动第一阶段工作。精准医学计划的第二阶段工作SG100K研究,追踪10万名新加坡人的健康情况。

新公布的研究结果为SG100K研究奠定基础,并提供初步的观察。

新加坡精准健康研究所执行董事陈文炜教授说,亚洲人虽然占全球人口六成,但是目前的基因组研究中缺乏亚洲人,尤其是东南亚人的数据。因此,以东南亚人为中心的研究,可为新加坡人提供更好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案。

 

 
 

 

反应

 

要闻

2.5%国人同时患三高及肥胖症 报告:年轻人或患病未遭鉴定

(吉隆坡16日讯)2023年国民健康和发病率调查(NHMS)显示,我国有超过50万名成年人同时患有4种主要非传染性疾病(NCD),即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及肥胖症。

上述人群占总人口的2.5%,这不免使得他们面临着中风或心脏病的风险。

卫生部长拿督斯里祖基菲里阿末博士今日发布的2023年国民健康和发病率调查(NHMS)显示,近750万名成年人(占总人口的33.3%)患有高胆固醇;360万人(15.6%)患有糖尿病;670万人(29.2%)患有高血压。

调查结果还显示,未诊断出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的年轻人也占很高的比例。

卫生部表示,上述情况令人担忧,因为年轻群体中未被诊断出的非传染性疾病,将在更早的年龄引起并发症。

有关调查也发现国内的超重和肥胖人群呈持续上升的趋势,约54.4%的大马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相比起2011年的调查报告录得44.5%,增长了10%。

更糟糕的是,调查也发现,仅有4.9%的成年人每天摄取推荐的水果和蔬菜分量,而29.9%的成年人缺乏运动。

这项年度调查是为深入了解大马人的疾病流行情况及相关风险因素。

有关调查涉及来自各年龄层的1万3616名大马人。

将推出含糖饮料分级制度

对此,政府将通过一项重大运动向糖宣战。 

祖基菲里说,卫生部将推出含糖饮料分级制度,以消除糖对健康的负面影响。 

“成年人的肥胖率有所增加。 这种上升的原因之一是糖的摄入过多。 

“在不久的将来,卫生部将推出糖含量分级制度。” 

他承认,尽管其他非传染性疾病(NCD)正在下降,但糖的过量摄入可能与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有直接关系。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