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台湾不成还丢高薪饭碗 香港公务员告内政部·疑害自己停职

香港一名公务员向台湾申请移居被拒,上诉后被驳回,同时还丢掉了港府部门的高薪铁饭碗。图为香港特区政府总部大楼。(取自“香港01”新闻网)
(香港26日讯)香港一名公务员2022年随台湾籍妻子申请来台依亲居留被拒,起诉台湾内政部又遭驳回。
台湾Ettoday新闻网报道,台湾行政法院今年7月驳回诉讼,主因是原告不肯辞去在香港的公职,想要“星期一至星期五在香港上班,周末才到台湾待两天”。
最新消息传出,这名陈姓公务员已被港府停职,因他曾告诉台湾法院“香港公务员都被迫宣誓效忠港府”,涉“发假誓”,恐失去月薪4.89万港元(2.73万令吉)的铁饭碗。
据报道,陈姓公务员与台湾妻子结婚后,在2022年申请来台依亲居留。但由于他具有香港公务员身分,曾宣誓效忠香港政府并签署了相关声明,又表明无意辞职,被认为“有忠诚度及危害安全疑虑”,申请遭到拒绝。
陈认为,他虽为香港公务员,但职务内容为督导建造公营房屋地盘的工程,属于地基结构工程和拆卸工程施工之技术人员,“完全无关军事、党务、安全等具政治性机关”。
他于是入禀台湾行政法院状告内政部,并痛批台湾内政部、安全局、陆委会无限上纲,无任何具体事证,就乱扣“有安全问题”之不实指控,严重剥夺他的权益。
陈为了证明自己不涉及“安全问题”,还向法院上强调,“所有香港的公务员都被迫要签署效忠声明”“星期一至星期五5天都在香港工作,周末2天则前来台湾度过”。
陈的诉讼最终在今年7月被行政法院驳回,法官表示,原告表示“所有香港的公务员都被迫要签署效忠声明”,可证明对港府无任意拒绝能力,如经核准在台居留,且未辞去现职,形同人在台湾地区为香港政府异地办公,有侵害台湾主权之嫌,且原告基于“任职香港政府公务员”之利害关系,不得不拥护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各种作为。
判决被驳回后,陈的台籍妻子非常不满,到一个在台港人的脸书社团发文贴出判决书,痛斥台湾政府乱扣“安全”帽子,还说“法院是政府开的”,并呼吁其他网民,若配偶是“特区公务员”就不用试图申请居留了,否则也只是浪费时间、浪费金钱,还会遭到一顿“毒打”。
不过,陈妻发出贴文之后不但没什么获得太多支持,反而还被骂翻,认为她的丈夫想要“香港、台湾两头赚”。也有网民指出,陈每个星期只想在台湾住上两天,其余5天都留在香港上班,代表根本不想住在台湾,“不住台湾你办什么居留?”
同时,许多人也劝陈妻赶快删除贴文,否则可能导致丈夫的职业受到影响。虽然贴文已删除,但根据“香港01”新闻网25日的报道,陈目前已被港府停职。
据报道,由于陈曾经在台湾行政法院上说“香港所有公务员都被迫签署效忠声明”,被港府认为涉及“发假誓”,已将他停职进行调查。
另外,也有香港网民根据判决书的内容发现,陈督导建造公营房屋地盘工程的工作内容,实际上就是房屋署的职务,并依照公务员薪级表估算,他的薪水至少超过4.89万港元。
对于相关消息,香港公务员事务局虽称“不评论个案”,但也强调,据《基本法》和《公务员守则》,拥护《基本法》、效忠香港特区、尽忠职守和对香港特区政府负责,是公务员的一贯责任,也是政府和社会对他们的一贯期望和要求,不论在公务员宣誓或签署声明的前与后,有关的期望和责任已然存在。
专家:因应对等关税冲击 台湾生技业可前进大马印尼

中华生技医药行业协会理事长陈建州(左三)。(取自中时新闻网)
(台北10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透露,关税政策将对药品开刀。
台湾专家指出,台湾生技业者较少在海外设有据点,目前看来,美国主要针对的国家是中国,提醒业者应有“世界工厂”概念,台湾客户由台湾供应,海外则由海外供应,可考虑到马来西亚、印尼等关税冲击相对低的国家前进,不一定要真正拥有、投资一个工厂,也可委托制造,让台湾品牌、台湾技术,在东盟制造,在世界行销。
中华生技医药行业协会理事长陈建州指出,台湾许多科技业、传统行业都已在海外设有据点,生技业则较少。
受两岸关系影响,企业应该要有备援,也就是在海外的第2个家园。
面对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稳定局势,陈建州认为,未来要有世界工厂概念,此次贸易战,美国主要针对的对象是中国。
目前台湾企业在海外设厂,最多是越南,其次是泰国、马来西亚,其中又以马来西亚关税受伤较少,泰国、越南相对严重。
陈建州说,“世界工厂”的概念是,台湾客户由台湾供应,海外客户则由海外供应。
业者不可能到每个国家设厂,但可以考虑前进马来西亚或印尼。
虽然马来西亚的人工费处于中间价位,但政治局势稳定、土地取得便宜,人才也不错,是有机会做起来的。
“以后台商会成为游牧民族”。陈建州表示,业者不需要都采设厂的方式,“世界工厂”不一定是要真正拥有、投资一个工厂,也可以委托制造,若感觉不利,还能再移动。
陈建州透露,中华生技医药行业协会今年3月7日在马来西亚开幕,协助申请药品、医材、保健品化妆品的准证,帮助业者设立公司。
优势是台湾品牌、台湾技术,在东盟制造,在世界行销。
未来一旦区域有状况,台湾无法供应,海外的据点还能维持产能。
新闻来源:中时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