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诺贝尔奖得主巴文迪自曝 大学首次化学考试不及格

(华盛顿5日讯)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共同得主之一巴文迪(Moungi G.Bawendi)今天告诉记者,他大学时首次化学考试其实没有及格,而且成绩是全班最低。

外媒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巴文迪今天与学者布鲁斯(Louis E. Brus)及艾吉莫夫(Alexei I. Ekimov)共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因为“量子点的发现与合成”获得表彰。

但巴文迪回忆说,他大学时首次化学考试没有及格,那次经验几乎“摧毁”他。在中学时期,巴文迪曾于科学方面表现出色,堪称易如反掌。

在1970年代末,巴文迪就读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在大学首次化学考试时却猛然遭遇挫败。

巴文迪今天告诉记者,他当时已习惯不必为考试而学习,在大学首次化学考试时,他因为巨大考试会场及严肃监考人员而感到胆怯。

只考20分全班最低

他回忆说,他当时看了第一个题目,解答不出来,看到第二个题目时,他也想不出答案。最后他只拿到20分,是全班最低分。

巴文迪说:“当时我想说,我的天啊,这是我的末日,我在这里干什么?”

尽管巴文迪当时热爱化学,他并不了解准备考试之道,但他后来很快就找到方法,之后几乎每场考试都拿100分。

据报道,他想要向年轻人传达一个简单信息,那就是要“坚持不懈”,别让挫折“摧毁你”。

 

反应

 

国际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 希望武力镇压历史不再重演

(斯德哥尔摩7日讯)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国作家韩江说,看到韩国再次经历戒严受到很大的冲击,不希望以武力或高压侵犯言论自由来控制局势的历史再次重演。

韩联社报道,韩江6日受邀出席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纪念记者会时表示,在过去的几天,很多韩国人可能也和她一样受到很大的冲击。

韩江感叹:“我曾为创作《少年来了》研究1979年的戒严历史,却没想到在2024年冬天再次目睹戒严的出现。”她强调,与过去不同的是,现今的局势被全面直播,让所有人得以见证。
 
她说,年轻警察和军人的态度也给她留下深刻印象。他们在意料不到的突发情况下依然要作出判断,面对内心的冲突,最大限度地消极行动。

韩江说,从下达戒严命令的人的立场来看,虽然是消极的。但从普世价值角度出发,她认为这是一边思考、判断、感受痛苦,一边寻求解决方案的积极行为。

韩江因其小说《少年来了》,探讨历史创伤与人性脆弱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该书以1980年光州民主化运动为背景,描述1980年韩国军队屠杀数百名学生和无辜平民的“光州事件”。为了替光州事件受难者发声。她在记者会最后呼吁:“希望未来能远离强权压迫,让普世价值引领社会进步。”
 
关于自己的小说《素食者》(又译《素食主义者》)被家长认为不适合学生阅读的提问,韩江说,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打上“有害书籍”的标签,并在图书馆下架,着实令她心痛。

今年10月10日,诺贝尔文学奖评审机构瑞典学院将2024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韩江,以表彰她“用强烈的诗意散文直面历史创伤,揭露人类生命的脆弱”。

韩江是韩国乃至亚洲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