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陷入舆论漩涡 长和继续推进港口交易

巴拿马第二大城市科隆港口的货船在装卸货柜。
(香港26日讯)知情人士称,长和将两个巴拿马港口出售给贝莱德牵头财团的计划正按期进行,表明谈判尚未因中国官方对该交易的不满而中断。
知情人士表示,有关各方目前正在敲定尽职调查、税务、会计和其他交易条款,仍力争按计划在4月2日前签署最终协议。因讨论事项不公开,知情人士要求匿名。
知情人士说,涉及巴拿马港口和长和其他41个港口的交易均在推进。如果交易完成,该公司将获得190亿美元(约841亿令吉)的现金收益。
长和股价周三上午在香港市场一度涨3.9%。
根据交易所公告,长和与贝莱德牵头财团进行的谈判为独家,磋商为期145天。上述人士称,这几乎没有给其他潜在竞购者,如中国国有企业,留下参与谈判的空间。
一位贝莱德发言人不予置评。长和没有回复置评请求。
长和的港口出售交易由高盛银行家安排,最初被投资者誉为96岁的李嘉诚退出一项动荡业务的有利之举。但中国方面对这项交易的不满给这位亿万富翁带来了压力。特朗普此前声称美国要从中国手中拿回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
中方称或危及国家安全
彭博本月早些时候报道,虽然即将出售的港口不在中国或香港,但中国多个政府机构已按高层指示,研究这笔交易是否可能危及国家安全或违反反垄断规定。
在上周的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及此事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没有对交易专门发表评论,但表示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正当权益的行为。
《大公报》上周五发表评论文章,奉劝参与出售巴拿马港口的有关企业和人土停止交割。文章称,该交易的后果是导致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受损,“一国两制”方针的最高原则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该交易直接违背该项原则性条文。
长和是一家在开曼群岛注册的公司,保留了在香港和中国内地的港口。虽然大中华区的业务仅占该集团总收入的12%左右,但它们可能成为中国有关部门调查或其他处罚的目标。
港澳办稍早曾在其网站转发一篇《大公报》的文章,文章抨击长和“没有腰骨的跪低”,漠视国家利益。香港特首李家超也对此发表看法,称任何交易都须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港府会依法依规处理。
巴菲特和李嘉诚都在囤现金 投资大师们看到了什么?

巴菲特与李嘉诚是东西方最受尊敬的两位投资大师。
(香港29日讯)彭博专栏作家任淑莉发布评论文章指出,巴菲特与李嘉诚是东西方最受尊敬的两位投资大师,两人都已年过90,年龄仅相差2岁,却都在囤积现金,这是否预示着重大金融危机即将发生?
无论如何,对投资人来说,现在是需要谨慎行事的时候了。
文章称,巴菲特其下伯克夏的现金储备已成为市场热议焦点,目前帐上现金达到3340亿美元(约1.48兆令吉),占总资产的29%,创历史新高。
长江和记(长和)则自2020年以来就开始去杠杆,当年以100亿欧元(约478亿令吉)的价格,将其欧洲铁塔资产出售,此后该公司保留现金。近期更将大部分港口出售给贝莱德公司主导的投资集团,一旦交易完成,套现约190亿美元(约843亿令吉),长和可能会摆脱债务。
文章提及,2家公司都具有在适当时机套现的悠久历史。伯克夏的现金配置多年来变化很大,当美股变得昂贵时,它会增加现金配置,而当市场崩溃时,会进行资产配置。
李嘉诚对于何时出售资产的判断力也令人惊叹。1999年,正值网络泡沫的顶峰时期,他以约150亿美元的价格剥离英国行动电话营运商Orange的控股权。2017年末,这位商人以创纪录的52亿美元价格出售香港中央商务区的一座摩天大楼。
仅仅一年多之后,香港的房地产行业就达到顶峰。从那以后,这栋高楼经历一次大的更替;接手部分楼层的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以为自己比李嘉诚更聪明,结果陷入困境,不得不贱卖。
可以肯定的是,2人的现金储备并不一定意味着股市崩盘即将来临。由于持有巨额股票,即使先知和超人能够预测未来,他们也永远无法在市场最高点退出。相反,他们必须在还有买家的时候退出。
对于被政治化的长和港口交易比较令人好奇。文章称,只有两个巴拿马港口处于地缘政治目标之列,为什么长和要出售其在香港和中国以外的所有业务呢?而且,目前港口营运利润丰厚,去年息税前盈利成长24% 。
此外,随着自动化程度提高,这项业务有望获得更高的利润。考虑到李嘉诚的过往举措,怀疑他在财务状况良好时出售港口,并非毫无道理。
在某种程度上,伯克夏的囤积现金更为良性,也更容易理解。94岁的巴菲特解释,公司的大部分资金将投资于美国股票。
相较之下,正当经济学家持续争论全球贸易是否终结或只是重新规划之际,李嘉诚决心出售长和的港口资产,这令人担忧,他到底看到什么?
文章因此警惕,无论如何,对投资人来说,现在是需要谨慎行事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