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中国惨烈价格战后 留下一地“僵尸”电动车

(北京22日讯)在中国汽车行业一番激烈的价格战过后,数十家小型制造商退出江湖,只给它们客户留下了一个问题:你的高科技电动汽车“烂尾”了怎么办?

彭博报道,上海居民穆先生在2022年购买了一辆威马EX5电动汽车,但自从该公司2023年破产以来,网络连接功能逐渐失灵。

蓝牙钥匙打不开车门了,车内娱乐系统成了摆设,地图不再更新,流媒体时断时续。为保护隐私,穆先生不愿透露全名。

虽然它仍然比他以前的车——别克汽油车——开起来要省钱,但智能功能丧失、投保困难以及不确定未来能否更换部件的问题,严重损害了他的驾驶体验。

“现在坐在车里很无聊,音乐也没有,视频看不了,新闻听不了,地图也时好时不好的”穆先生说。

“车本身没什么问题,很安静,费用低,基本功能不受影响,就是只能当个普通车开开了。”

多年的大力补贴,推动了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疯狂增长,数百家初创公司及它们成熟的科技派车型涌入市场。

软件更新速度变慢

但随着政府开始遏制过热势头,客户争夺战加剧,一轮又一轮的凶猛降价巩固了比亚迪之类的行业巨头的地位,并让小企业陷入困境。

极越汽车的例子,就鲜明地展示出形势变得有多快。推出第一款汽车刚一年出头,这家背靠吉利和互联网巨头百度的汽车制造商,就开始减产并寻求融资,有报道称其流动性紧张。

一些车主现在兼职跑网约车,希望把车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赚点外快来弥补他们即将失去的高科技功能。

就连更成熟的汽车制造商也不能幸免。南京的哪吒S车主黄鲍勃(译音)最近在维修电子显示屏时遇到了麻烦。

由于两家直营店关门,当地经销商接待不过来众多客户而且零部件也面临短缺,他得不到足够的支持。

“尽管公司还没倒,但软件更新速度变慢了,”黄鲍勃说。他补充说,他认为最新版本的汽车辅助驾驶系统比老版的更糟糕。“我不知道他们还有没有人手来修。”

哪吒汽车表示,最近在为某些客户提供维修方面遇到困难,但正在采取措施改善这种状况,预计当前问题将在4月底之前解决。

根据中国媒体报道,在2024年销量大幅下滑之后,该汽车制造商已经减产裁员。

到二手集市找零件

随着经销店和售后服务关闭,一些车主现在开始向无授权的维修店寻求帮助。还有一些人则跑去阿里巴巴旗下的闲鱼——中国最大二手集市——等网络平台交易零部件。

与此同时,一个电动汽车技术人员网络迅速崛起,提供侵入汽车系统、安装盗版软件以恢复某些功能的服务。

电动汽车科技提供商Caresoft的首席技术官杨继峰表示,不能拿车当智能手机那样对待,一辆车还是会指望开个五年左右;维持蓝牙钥匙连接等基本功能并确保核心车载系统平稳运行应该不难,应该是底线。杨继峰曾是长城汽车智能化负责人。

问题不仅仅是把低科技汽车留给了用户。一些保险公司收的保费明显更高,甚至直接拒绝承保,这意味着买家在为可能不值得维修的车花费数千美元。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政府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保险指导意见,敦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对于打算花一大笔钱买车的人来说,汽车“下线”的风险,可能会加快转而选择能提供安全感的大品牌的大趋势。

“下次我肯定会选个成熟的品牌,”穆先生说。“至少要是市场检验过的大品牌。”

 
 

 

反应

 

财经新闻

迁厂海外计划搁置 中企改找货源售美

独家报道:林秀芳

(吉隆坡5日讯)美国针对“在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和“由中国制造”(Made by China)产品实施的打压政策,已促使中国厂商重整海外布局策略,早前在中美贸易战中掀起的厂商迁移大计料搁置。

中美贸易战开打之后,一般认为中国投资者会来马设厂避险,然而专家指出,随着中资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外部压力,原有的“走出去”计划已逐渐失效。不少中国企业从原本的厂房迁移计划,转为直接对外采购作为出口用途。

根据了解,一些与美国业者签了订单的中国制造商,如今为了避税而直接寻找其他国家的货源或成品,再转卖给美国买家。由于大马相较下关税较低,为此成了中企询价采购的目标之一。

亚企理财中心税务与财务咨询总监拿督蔡兆源向《南洋商报》说,这趋势在过去几个月已陆续显现,即中企在大马等地的新投资,开始从设厂转为贸易采购活动。

他说,据悉所涉及的产品包括家具、钢铁等,而中企在美国宣布加征关税后,更频繁地前往东盟国家如越南和大马进行询价采购,以避免直接出口遭遇到限制。

经济学家白文春也说,早期的厂商迁移曾带动其他资产类别获得溢出效应,但如今随着美国关税不确定性升高,这种势头可能已失去动能。

中资不会贸然收购马企

蔡兆源说,过去两三年来,“中国+1”政策促使部分中国厂商及跨国企业迁往东南亚设立新据点,以避开关税与分散供应链风险,然而美国政府持续从“产品原产地”到“制造商背景”进行双重审查,使中国厂商即使迁移也无法遁形。

至于是否会出现中资收购本地企业的情况,蔡兆源认为,在当前中企受到密切关注与遏制下,他们应不会贸然出手,以避免未来自陷困局。

另一方面,白文春指在对等关税下,情况或更趋复杂:“我认为企业不会迅速决定是否将业务迁回美国,多数会先观望发展,再决定下一步。而且,关税肯定也会影响大马的经济增长。”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