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慌了! 商品货源几乎靠中国 CEO警告美国人这件事

(华盛顿12日讯)美国电商巨擘亚马逊执行长贾西(Andy Jassy)示警,美国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恐导致第三方卖家将成本转嫁给美国消费者,意味着低价商品的时代即将结束。亚马逊更担忧此关税政策将对其营运产生冲击,原因在于该公司有高达70%的卖家和品牌商品来自中国。
CNBC报道,贾西在10日的访谈中指出,征税可能引发系统性的问题,对一般的消费预算造成重大影响。他解释,庞大的第三方卖家无法自行吸收额外的成本,可能会将其转嫁给消费者,具体情况取决于各国的法规,因为卖家们没有50%的额外利润空间可运用。
贾西表示,亚马逊已观察到部分消费者为预期价格上涨而囤货。公司也已采取策略性前瞻性的库存采购,并希望重新协商部分采购订单条款,以维持网站上的低价。
此外,贾西提到,在特朗普宣布征收关税后,亚马逊本周开始取消一些由中国供应商采购的产品的直接进口订单。
亚马逊已与特朗普政府就关税问题进行了讨论,表达企业方面的担忧。贾西表示,特朗普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些担忧”。
报道指出,第三方卖家占亚马逊网站所有产品销售额的60%,其中许多卖家不是从中国进货,就是本身是中国卖家。
据Jungle Scout在2024年发布的《2024 亚马逊卖家状况报告》,超过70%的亚马逊卖家和品牌货源都来自中国,排名第二、第三的货源国分别为美国的30%和印度的14%。电商情报公司Marketplace Pulse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中国卖家在亚马逊平台的占比首次超过50%,美国卖家占比则下降至约45%。
另一方面,亚马逊自营商品占40%的销售额,许多商品透过以批发价从中国工厂采购的方式降低进货成本。
新闻来源:中时新闻网
吴逸平:提升竞争力 中总助塑造高效贸易环境

中总总会长拿督吴逸平。
(吉隆坡23日讯)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总会长拿督吴逸平表示,中总将继续深化与政府机构的战略合作,积极协助打造高效、透明且有利营商的贸易与关税环境。
他指出,中总一向扮演工商界与政府之间的桥梁角色,此次对话正是双方携手推动制度改革、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具体体现。
“只要坚持沟通顺畅与互信共赢的原则,当局与商会便能共同应对企业面临的各类挑战,营造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巩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吴逸平周一晚(21日)在“中总与关税局总监之拉茶对话会”上致词时,如是指出。该场由中总主办的对话活动以“昌明大马:转型关税制度以实现高效、安全与共荣”为主题,吸引约150位会员出席,现场反应热烈。
对话会期间,商界代表与大马皇家关税局总监拿督阿妮丝丽扎娜及其管理团队,就关税政策、通关流程、行业痛点及改革方向等课题展开坦诚交流。
会员企业也踊跃提出与各自行业息息相关的议题与建议。阿妮丝丽扎娜总监不仅逐一回应,还指示在场的关税局高层官员提供具体解答并做好后续跟进。
她同时鼓励企业将实际案例整理成书面意见,呈交当局,以利系统化处理,展现出务实高效的执法机关形象。
马中免签延长5年
利便两国商民交流
另一方面,中总指出,马中两国政府互相延长免签措施至5年,将便利两国人民往来,特别是在旅游、经贸、文化、教育和科技等领域,同时为企业家、学者与游客创造更多交流机会,深化市场理解与文化认知。
中总今日发文告说,大马去年接待近3800万国际旅客,其中,中国过夜旅客达328万7000人次,比去年增加181万人次,预料今年有望突破500万人次。
“90天免签有望吸引更多高消费力中国游客,带动本地旅游、零售、航空、酒店及餐饮等行业的连锁效应。”
中总呼吁马中双方善用这项长达5年的便利契机,积极拓展人文与经济领域的务实合作,同时提醒各方应遵守免签规定,确保所有活动合法、合规、合理,推动马中关系持续深化。
中总指出,此政策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期访马的重要成果之一,体现两国高层互信,为马中关系揭开新篇章。
“这不仅象征两国友好关系再上层楼,也为未来合作注入强劲动能。”
中总指出,此举有助促进文化与教育交流,为学生、学者与文化工作者参与各类项目提供更多便利,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与友谊。
“中总将继续推动两国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期待在政策推动下,马中关系迈上新台阶,惠及两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