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制于关税威胁 加拿大经济陷停滞
(渥太华29日讯)随着关税威胁的加剧,加拿大经济继今年取得良好开局之后陷入停滞。
加拿大统计局周五表示,初值数据显示,2月份国内生产总值(GDP)持平。此前,1月份稳健扩张0.4%,创去年4月份以来最强月度增速,也超出了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
假设3月份也没有增长,则这些数据将意味着第一季度经济折年率增长2.1%,而加拿大央行的预测为2%,接受彭博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期为1.6%。与第四季度2.6%的增长相比,第一季度增速将放缓。
关税威胁导致增长势头减弱,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加拿大央行在4月16日下一次议息会议上会马上降息。决策者表示,他们需要制定适用于不同结果的政策利率,权衡经济疲软带来的通胀下行压力与成本上升带来的通胀上行压力。
2月份,制造业和金融业的增长被房地产、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以及零售业的下滑所抵消。统计局上周公布的2月初步数据也显示,消费者连续第二个月削减支出。
内政外交乱局堪忧 特朗普百日新政受挫

作者:丁果
特朗普上任百日,对内任意推动总统行政命令,遭美司法制度反弹,对外叫嚣吞并加拿大,通过助俄抑乌调停俄乌战争,破坏美欧关系。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百日新政已经遭遇内外困境,前景十分堪忧。就内政而言,虽然因为少数派领袖舒默等人的“倒戈”,参院通过了防止政府关门的预算,但副总统万斯首次代表特朗普团队承认马斯克领军的政府效率部在裁减联邦雇员的过程中犯下错误,而地方联邦法官在阻止削减多达20亿美元的对外援助款之后,又裁决要求白宫恢复农业、能源、内政、财政、国防和退伍军人事务等6个联邦机构的解雇工人,也让白宫遭遇司法系统的强力反弹。
此外,虽然特朗普“罕见”视察司法部,碎碎叨叨70分钟炫耀胜利之外,也扬言对政敌进行报复,但司法独立这一美国先贤制定的三权分立原则,正在成为遏制特朗普通过任意推动总统行政命令避开立法机关制约的最后一道屏障。
也因为如此,展现对特朗普破坏宪政行为说不的最高法院大法官,甚至是保守派大法官,比如首席大法官罗伯茨和特朗普第一任期提名的女性大法官巴雷特,已经成为马斯克和MAGA运动追随者的攻击对象。
尽管如此,在美国出生地公民权和剥夺绿卡持有者基本权力等关键案件上,无论保守派还是自由派,法官们正在超越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立场制约,从避免“宪政危机”的角度,成为特朗普横冲直撞的防护栏和守门员。
有趣的是,随着特朗普肆意解雇联邦公务员达10万人之多,而司法程序发挥关键遏制作用,导致美国年轻精英申请就读名校法学院的人数剧增,据法学院招生委员会(LSAC)的数据,目前已经有将近6万3000名申请人,超过往年达20%以上,其中乔治敦大学法学院650人的招生名额竟然有1万4000人申请,大部分的录取名单将在5月出炉。
有申请者陈述申请理由,称只有“法律能阻止政府滥用权力并保护人民不失去权利和自由”。
但在外交上,由于事属总统权力范围,特朗普错误施政带来了“危机难遇有效刹车”的困窘,而特朗普团队和共和党国会已经自我矮化,将特朗普视为伟(大)光(荣)正(确)的“美国救世主”,除了溜须拍马还是溜须拍马,任由特朗普把最有利于美国的战后国际秩序、尤其是80年建立的价值系统彻底颠覆,让美国陷入孤立主义加盲目领土扩张的特朗普版“帝国主义”,从而让美国在关税战和俄乌战争这两个深刻影响世界未来的全球博弈中,沦为世界的乱源,也让美国作为西方世界领袖的地位岌岌可危。
加拿大新总理卡尼续抗关税
在特朗普4月初发布针对全世界的“对等关税”之前,美国在关税战的前哨战中,竟然锁定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作为针对最大对手中国的“陪绑”,开启了一轮极为怪异的关税战。
尤其针对美国最亲密的盟友加拿大,特朗普不但打关税战,还反复强调这场关税战的目的是最终消灭美加数千公里“人工划出来”的边界线,把加拿大变成美国的第51个州。
或许特朗普从邓小平的一国两制中“得到灵感”,他还公开宣称,加拿大美丽的国歌可以继续放,但要成为美国的一部分。不仅如此,特朗普除了一日三变的关税威胁之外,对抵制美国的百万加拿大候鸟族展开报复,他依据“保护美国人民免遭入侵”的总统行政命令,要求南下美国滞留30天以上的加拿大人必须登记,不然就要遭遇民事处罚,甚至刑事处罚。
特朗普对加拿大的关税压力和领土吞并野心,彻底激发起加拿大人的国家认同感。
被特朗普和白宫大吃豆腐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发表了一个呼吁加拿大人绝不妥协的告别演说后,在3月14号去职。而在联邦执政自由党选举中,以创纪录高票当选党魁的世界著名经济专家、具有加拿大英格兰两国央行行长辉煌履历的马克·卡尼立刻接任加拿大第24任总理,他在就职感言中暗示特朗普是目前加拿大人的最大危机,矢言:“无论以何种形式,我们都不会成为美国的一部分。
从根本上说,我们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
为了在即将来临的联邦大选中赢得最多选民授权,卡尼一上台就废除了特鲁多政府执政的标志“消费者碳税”,并将特鲁多37个部长的大政府缩小到23人的战斗政府,不但有效切割与特鲁多的牵连,更通过此举来应对特朗普和联邦大选。

卡尼还霸气宣布,只要美国不放弃对加拿大的关税,加拿大将按照既定计划,逐渐对美国进入加拿大的商品征收反击关税。同时,卡尼也宣布,上任后首次出访将不按照传统选择美国,而选择英国和法国,目的是强化加拿大与欧洲的关系,共同对付美国关税战和乌克兰和平谈判。
这样一来,舆论喧闹的“加拿大可能加入欧盟”的策略调整传闻变得更加甚嚣尘上。
而一直被批评对特朗普吞并加拿大保持沉默的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也终于打破沉默,通过穿上加军军服以及向加拿大高级议会官员赠送一把仪式用剑,来表达加拿大象征国家元首对特朗普的吞并威胁不会袖手旁观,此举被国际舆论解读为就是暗中挺加。
事实上,特朗普朝令夕改的对加拿大关税和领土觊觎,已经让高唱保家卫国的联邦自由党支持率从谷底翻身,形成了对两年来始终处于优势领先地位的联邦保守党的逆势上扬,双方差距已经接近民调的误差范围。卡尼已经成功将加拿大民众对特鲁多近10年执政的厌恶,转变成对他这个“政治素人”用“经济专业”击败特朗普的“期待”。
换句话说,特朗普的持续霸凌挽救了加拿大执政自由党的政治生命,而自由党的“坚决抗战”正在逐渐激发加拿大人的国家意识感和“救亡图存”的战斗心理。民调显示,半数以上的加拿大人拒绝加入美国,并矢言支持政府用各种方法反击,其中包括拒买美国货。
长期主张加拿大必须减少对美国的经济依赖、扩大与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贸易的华裔参议员胡元豹对亚洲周刊表示,渥太华政界最危险的“集体无意识”就是以为渥太华只要追随美国的亚太政策,尤其是在美中博弈中无条件迎合美国,就可以在美国眼里获得特殊对待,享受“美国待遇”,殊不知特朗普的现实主义是可以牺牲所有的盟邦利益和支撑战后80年国际体系和秩序的西方价值观基础,以追求美国优先和美国再度伟大的狭隘战略目标,但这些习惯思维正在让加拿大经历遭遇特朗普无情霸凌的痛苦经验,最终可能损及加拿大的主权尊严。
加拿大不分左右
一致对抗特朗普
在加拿大政界仍然有人鼓吹可以通过对中国的强硬关税战,来换取特朗普的赦免,与亚太地区经贸关系最紧密的西部省份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长戴维伊比(尹大卫)敢于“回归常识”,向联邦政府喊话,称加拿大去年秋为讨好美国向中国征收100%电动车进口税和25%的钢铁、铝制品关税,并没有效果,因为特朗普根本漠视加拿大的对华政策,对加拿大的关税战和攻击还严重过中国,所以联邦政府应该重新审视与所有国家的关税政策,及时解决与中国的关税战,来对付美国的挑战。
伊比的谈话,引发了加拿大人和海外华人的广泛共鸣。而安省省长福特短暂示“怂”之后,也迅速顺应民意,再度强硬要对抗特朗普,加拿大不分左右一致抗特的态势可谓愈发坚定。
其实,除了加拿大人同仇敌忾对抗特朗普,美国两党的建制派精英和华尔街大老也都抨击特朗普对加拿大的无情攻击和对加拿大的领土觊觎,甚至连特朗普任命的美国驻加拿大大使提名人选霍克斯特拉也在国会听证上承认加拿大是一个主权国家,他也不知道为何特朗普要将其视为“第51个州”。
可以这样说,如果卡尼在未来的10天里宣布联邦大选,那么直到5月初加拿大联邦大选揭晓为止,加美之间的关税战和主权保卫战只会越打越激烈,加拿大人对美国的敌意度也会从目前民调显示的近30%,继续上升,美加关系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俄乌暂时停战的可能性
如果特朗普对加拿大“痛下杀手”,仍然可以视为是“美国优先”的路向偏差,但是,特朗普在俄乌战争的和平调停上公然站在俄罗斯利益一边,而不惜毁掉美国与欧洲的盟邦关系,甚至不惜让北约从“脑死”(法国总统之语)发展到实质死亡,从而彻底颠覆战后80年美国亲手建立的欧洲安全秩序和价值观,却让世界感到极度震惊,让欧盟感到绝望。
有仇必报的特朗普在白宫遭遇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顶撞后,竟然以断绝军援和情报分享的方式,逼迫泽连斯基回到美乌矿产协议谈判桌,并在乌克兰同意特朗普提出的30天停火协议后,才恢复军援和情报分享。特朗普表面上施压莫斯科,称俄罗斯如果不赞成停火,就会对其施行毁灭性的经济制裁等等。但实际上,就这么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普丁在特朗普断掉军援和情报分享的机会下,指挥俄军在库尔斯克取得了反攻的关键胜利,3天拿下29个定居点。

普丁3月12日身穿军服首次走访乌军在去年8月发动越境进攻的库尔斯克地区,并将目前在该地区的乌军定位成“恐怖分子”,要求俄罗斯军队将其全部消灭。这不但打破了泽连斯基“以土地换土地”的策略,甚至让进犯库尔斯克的乌军成为“瓮中之鳖”,要么战死,要么投降。即使投降,也未必享受得到正规战俘的待遇。以至于特朗普在社媒发帖喊话普丁饶乌军一命,而普丁也回应“理解特朗普的人道主义精神”。
特朗普总统中东特使威特科夫飞往莫斯科,在等待8小时后“谒见”普丁。普丁虽然原则上同意停火,给特朗普面子,但实际却提出许多条件,让泽连斯基连喊“这是在操控谈判”。
其实,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已经明确告诉莫斯科和国际社会,乌克兰的长久和平必须要以“割地求和”为代价,但俄罗斯方面则强调,和谈的面子可以给特朗普,但和谈的里子必须以俄罗斯主导。因为莫斯科很清楚,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在经济制裁上,乌克兰没有牌,美国也没有制约俄罗斯的牌。
国际评论普遍认为,泽连斯基的白宫顶嘴虽然让他获得了国内的民意支持度和欧盟、加拿大的力挺,但实际上泽连斯基除了成为特朗普获取和平缔造者名誉和乌克兰矿产实际利益的棋子之外,已经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华盛顿祭出短时间停止军援和取消情报分享的杀手?,就是要让泽连斯基知道,是美国让其变成“硬汉”,不然他啥都不是,连两周都撑不下去。
当然,特朗普向普丁的倾斜,让一贯担忧俄罗斯扩张的欧盟国家最为震惊。欧盟暨北约成员国在布鲁塞尔召开峰会挺泽连斯基,并提出8000亿美元重建欧洲军队,来对付俄罗斯的扩张。但远水根本救不了近火,乌克兰形势发展很快,普丁即将实现占领乌东4州、且把乌克兰挡在北约大门之外的战争目的,为此,欧盟将在下周召开欧盟理事会峰会商讨对策。
欧洲两大支柱德国和法国在3月18日先行举行双边峰会,探讨特朗普“变节”之后,欧洲如何自保的态势。虽然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核武共享”遭遇莫斯科的核战威胁,但德国国防部长继续发飙,称可能将德国在美国下订的百亿美元军火一并退掉,因为他担心美国也会用对付乌克兰的方式来让这些军备“熄火”。至于靠近俄罗斯的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芬兰表示,正在达成一项防御性协议:退出《禁止杀伤人员地雷公约》,准备在与俄罗斯接壤的边界地区密集布雷,以防俄罗斯入侵。
美国西方领袖地位难保
事实上,特朗普对盟国的关税战和美国退出北约威胁,已经严重损害欧盟对华盛顿的信任和对美国作为西方领袖地位的认同,同时也增加了欧洲大陆与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之后发生战争摩擦的可能性。
而这种状态的持续,最终也让特朗普“两头通吃”的和平调停难度大幅度增加。以至于亲特朗普的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3月15日向欧盟提出12点要求,包括乌克兰不加入欧盟。
显然,特朗普的和平斡旋如果最后导致乌克兰在领土和资源上被俄罗斯和华盛顿瓜分,那么,美国的世界领袖地位就会岌岌可危。这笔帐,最后可能要算到特朗普头上。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