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哈佛经济学家罗格夫:世界迈入高通胀时代

(东京26日讯)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肯尼斯·罗格夫表示,世界正迈入一个更高通胀压力可能迫使央行加息的“新时代”。

这位前国际货币基金(IMF)首席经济学家,在日本央行主办的一次网络活动上表示,曾经降低了消费物价的因素现在正在逆转,可能使通胀率高于决策者的预期。其结果需要央行做出坚定回应,将利率上调至更高水平。

“全球化倒退正在将顺风变成阻力,中央银行受到的政治经济压力可能显著增大,进而可能导致更高的时间一致均衡通胀率,”肯尼斯·罗格夫周三在活动上表示。

这些言论表明,曾经帮助经济走出十多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新冠疫情的刺激措施正在遭到摒弃。

为了刺激经济,决策者们将借贷成本推向接近零甚至更低水平,并使用了量化宽松等新的货币工具。

肯尼斯·罗格夫说,现在,这些措施削弱了央行抗击通胀的权威。他还暗示,经济学家对现在正在发生的趋势过于自满。

“通胀目标时代的学术研究,对央行独立性过于理所当然,”他说。

“事实上,全球化和科技带来的顺风,使得在增长与通胀之间取得平衡变得更加容易,政治经济压力也有所减轻。”

零利率削弱央行工具

他说,将利率降至接近零,“削弱了央行控通胀工具的有效性”。

肯尼斯·罗格夫表示,央行控制通胀可能很困难,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受到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之后。

他说,这一轮通胀不同于沃尔克1980年代领导美联储时不得不应对的通胀。

“提高利率和冒着陷入衰退的风险总是痛苦的,” 他说。

他说,疫情过后,政界和“公众对央行声称通胀糟糕、我们必须接受经济陷入衰退的容忍度会非常非常低”。



反应

 

东海岸

蔡兆生:鲜果进军中国商机无限 榴梿带动劳勿经济

(劳勿30日讯)劳勿中华商会会长拿督斯里蔡兆生指出,随着中国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榴梿产业已成为劳勿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尤其在冠病疫情期间,当大多数行业因疫情而萧条时,榴梿产业却支撑了该区的大部分经济活动。

他说,榴梿经济不仅推动了种植业的繁荣,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包括包装、物流、冷链技术和餐饮业。

“如今,大马鲜果榴梿已获准出口至中国。通过不断提升品质、扩展市场、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未来我们的榴梿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进一步推动国家的经济增长。”

也是彭亨中华总商会会长的他,今天上午在该会所召开的会员大会上,如此表示。

他说,据农业及粮食安全部长拿督斯里莫哈末沙布在国会提供的数据,2022年大马对中国的榴梿出口总额达到8亿8700万令吉,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18亿令吉。

除了传统的销售渠道,他也希望本地区能从旅游业中受益。商家和旅游业者可以合作,吸引更多来自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的游客。

促进文化旅游

蔡兆生也提及,面对通货膨胀、生活压力和非法榴梿园的取缔,地方上的许多餐饮业、肥料店和运输业都受到了冲击。一些年轻人也因工作机会问题准备到汇率较高的新加坡工作。

“随着马中互访免签证政策延长至2026年,相信这将进一步刺激两国之间的经济、旅游和文化交流。因此,我也希望劳勿地区能因榴梿经济的复苏而重新活跃起来。”

“未来,我们期待政府的支持,帮助劳勿人民探索更多的新发展机会,共同促进人民的福祉。

“我呼吁所有商家会员要积极应对环境变化,尤其是在环境、社会与监管(ESG)方面做好准备,以过渡到更符合ESG标准的经营模式。”

另一方面,该会也在今天通过临时动议,即通过改用扫描二维码系统以减轻会员大会开销负担。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