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特朗普关税算法错得离谱 诺贝尔得主:像ChatGPT的答案

克鲁曼
(华盛顿6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对贸易逆差较大的国家征收更高的关税。对此,《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Paul Krugman)撰文痛批,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错误百出,仿佛是“ChatGPT会给的答案”,呼吁美国政府重新审视,避免进一步损害国际贸易和经济稳定。
克鲁曼3日在内容创作平台Substack发表专文,批评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新关税政策的计算公式过于简化,仅以美国对某国的商品贸易逆差除以该国对美出口总额,再除以二,完全排除了服务贸易和其他经济层面的考量,也忽视了国际贸易的复杂性,甚至比1930年代的“史慕特-霍利关税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更具破坏性。
“这套算法错得离谱,不知道从哪里吐槽起”,克鲁曼直言,这根本像某个助理考试前临时拼凑的作业,或是问ChatGPT会给的答案,特朗普声称其他国家对美国商品征收超高关税,而他征收的对等关税只是其他国家对美国征收关税的一半,但这些数据完全不符合事实,像是特朗普宣称欧盟对美国征收的关税达到39%,但实际上欧盟的平均关税不足3%。

特朗普
克鲁曼分析,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仅是经济误判,更是政治上的操弄,这些政策的背后不是出于经济理性,而是为了向选民展示“权力”与“控制力”,是专为政治造势打造的工具。
为此,他也警告,若企业与国际社会对美国的政策失去信任与可预测性,将削弱全球对美国的投资意愿与合作动力,对整体经济稳定造成长远冲击。
不过,克鲁曼也坦言,特朗普即便意识到错误,也不会修正政策,因为这会破坏他所建构的权威形象,“无知与不负责任,正是特朗普风格的一部分。”
新闻来源:ETtoday新闻云
特朗普围堵中国计/陈金阙

特朗普的关税战说穿了,从始至终都是为了打压中国。
他的首个关税声明粗糙,祭出一个莫名其妙的“对称税制,对贸易伙伴四处开火,子弹横飞,连亲密盟友也未能幸免。
他的关税清单算法简单粗暴,但其他国家征收美国关税的数据却粗制滥造,与正式税制差距甚大。如果这些国家过于较真,反倒落入他的圈套。
基本上,许多国家迫不及待想与美国协商,一些相对强硬的国家选择反制,但这些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媒体对反制国的报道也刻意淡化。归根究底,特朗普最在意的,只有中国的反应。
他呀,巴不得中国跪地求饶。但这次,中国懒得与他多费唇舌,只是紧跟其动作,一句“奉陪到底”,至今未曾收回,让善变的特朗普愈发捉摸不定。
在他把对中关税加至145%,而中国也回敬到125%之后,中国再补上一句,“俺不玩了,侬请自便”。特朗普下不了台,又硬是把关税提高到245%,接着扬言中国已软化,同意协商,并暗示自己很快将接到电话。
美国举动属单边霸凌
他一心期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来电,怎料习近平偏偏在东南亚官访,始终未拨一个电话。中国官方既不戳破他的自说自话,也未表态是否愿意低声下气。特朗普的手掌悬在空中,无人回应“Give me five”,尴尬万分。
中国没有刻意激怒特朗普,也不惧激怒他。官方声明已表明立场:“美国此举严重违反国际经贸规则,也违背基本经济常识”,简直就是单边霸凌。
如果你被霸凌,你会选择默默忍受、奋起反抗,还是转身离开?中国没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更不会反过来支持施压者。所以“先撩者贱”,要等特朗普承认错误,中国才会重新考虑。
那么,特朗普会认错吗?口头上绝不会,但行动上不得不低头。他突然宣布将关税降至10%,并延后执行90天,这已是象征性的让步。
对他而言,其他国家加起来都不重要,他最在乎的,始终是中国的态度。从他被迫松绑关税、苦等电话落空来看,一切早已偏离他的布局,未来,他很可能犯下更大错误。
“小国们”受池鱼之殃
如果中国继续不妥协,真正焦虑的应该是特朗普。他下一步可能就是试图联合全球围堵中国。于是他先加重税,再减税示恩于他国,接下来的戏码,可能就是渲染“中国屡劝不听”,借此号召其他国家“识大体”,与中国划清界限。
谁若想归顺“伟大的美国”,就必须联手打压中国。就因为一个中国不从,他就要让“小国们”也遭受池鱼之殃。
那些惯于左右逢源的国家,将面临最严峻的选择:是臣服于美国,还是坚持中立?
别忘了,这位美国总统是个睚眦必报的人,若策略失败,迁怒于他国也属常态。如果他还有一点耐性,那就请他慢慢等电话吧。
说不定要到7月4日,他才会收到来自习近平的贺电,不过,那可不是谈关税,而只是祝他——独立日快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