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昔撂话买下台积电 芯片狂人被控涉贪逾8亿

(北京29日讯)曾狂言要“买下台积电”的前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被控贪汙等罪遭移送起诉,28日首度在吉林开庭审理。

中国媒体消息指出,赵伟国被控任内非法占有国有资产、造成中国直接经济损失累计人民币13.6亿元(约8.73亿令吉)。赵伟国当庭表示认罪。

被中国业界称“芯片狂人”、前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曾放话要买下台积电、并购联发科,后来因紫光大肆扩张,2020年爆发债务违约。2022年2月,赵伟国卸任紫光董事长,同年7月被带走调查,今年3月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央视新闻报道,吉林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赵伟国在2018年至2021年间,利用担任紫光集团董事长的职务便利,与特定关系人李禄媛共谋,由李禄媛实际控制的公司低价购买原本应当由紫光集团购买的通州商务园项目房产,获取房产溢价利益,非法占有国有资产4.7亿余元(人民币,下同)。

2014年至2021年间,赵伟国利用担任紫光集团董事长等的职务便利,将本单位的盈利业务交由李禄媛等特定关系人经营,或者以明显高于市场价格向李禄媛经营管理的公司购买代建管理服务,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8.9亿余元。

此外,2019年,赵伟国还指使其实际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董事,将公司项目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租赁给李禄媛实际经营的公司,致使上市公司遭受4645万余元的损失。

据吉林中院微信公众号通报表示,检察机关出示了相关证据,赵伟国及其辩护人进行了质证,控辩双方在法庭的主持下充分发表了意见,赵伟国进行了最后陈述,并当庭表示认罪。法庭宣布择期宣判。

新闻来源:中时新闻网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台积电或变“美积电” 马英九:影响台战略位置

作者:童清峰

台湾前总统马英九对台积电可能变成“美积电”忧心忡忡,他在社媒脸书发文指出,台湾人担忧“护国神山”被搬走,这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安全危机。马英九强调,此举将严重打击民众信心,冲击两岸关系,甚至影响台湾在地缘政治中的战略位置,长远来看,后果不容小觑。

马英九质疑,赖清德是否拿出任何应对之策,还是天真地认为,把“护国神山”卖给美国,当作缴保护费,就能高枕无忧?他批评,赖政府一边对外高喊台独,一边在内部制造对立,却未曾深思后果。他提醒,不要忘了,特朗普是个商人,利益才是他最在乎的事。如今,台积电已被“卖”了,接下来呢?台湾还能再拿什么来交换?还有多少筹码可供交易?

马英九的锐评引发绿营的强烈反应,民进党发言人韩莹甚至反将他一军,痛批马英九口口声声担忧台湾的安全危机,但眼中似乎只有中国,这才是台湾真正的安全隐忧。她质疑道,当年谁差点将台积电和整个半导体产业拱手送给中国?不就是马英九本人吗?

亲绿名嘴则进一步指出,2014年政府将台积电的持股缩减至仅剩6.37%,正是因为当时马英九试图将台积电卖给中国紫光集团,痛批马英九是“败家子”。

绿营泼脏水攻击马英九

对付政敌,绿营惯用泼脏水回应。但台大政治系教授左正东还原当年历史,指出紫光集团曾扬言并购台积电与联发科,但当时马政府与业界的态度是低调而坚决地拒绝,并在私下审慎应对。作为立法院多数党,国民党与朝野合作,通过“不开放中资投资半导体”的决议案。此外,当时的总统候选人朱立伦与蔡英文也公开表态反对,成功阻止紫光的并购。因此,绿营发言人称“国民党就是要把半导体送给中国”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左正东认为,如果民进党真把在野党视为台美合作的障碍,那么应该在魏哲家会见特朗普之前,利用这一点为台湾争取更多谈判空间,而不是在内部缺乏共识的情况下,为尚未经过法律程序的投资案背书,甚至透过经过修剪的历史叙事来转移民众的不安与反对。

无力挽回颓势

事实上,面对美方强势施压,绿营早已无力挽回颓势,更不可能对美国说“不”,只能选择顺从特朗普的强大影响力。为了向台湾人民交代,他们只能将美国对台积电的“掠夺”,包装成台美关系的“历史时刻”。

更值得注意的是,台积电与台湾从这项宣布中究竟获得了什么?《芯片战争》作者克里斯·米勒在《金融时报》撰文指出,台积电可能希望借此缓解关税威胁。作为产业的主导供应商,如果这些新厂能够成功避免关税冲击,这笔投资或许能被证明是值得的。

技术流失人才外移

台积电赴美投资引发的争议,核心在于技术外流、研发中心转移,以及可能对台湾半导体竞争力所造成的冲击。魏哲家虽然表示,台积电在美国设立的研发中心只是“优化产线”,规模仅为台湾的十分之一,试图淡化可能带来的冲击,但外界对此说法并不完全买单。与此同时,绿营则极力将此合理化,甚至美化为“壮大台湾”,试图向民众宣传这是一场有利台湾的产业布局。

不过,在美国眼中,台积电赴美投资并非台湾“壮大”的象征,而是确保自身经济与安全利益的必要手段。特朗普的目标是让关键半导体制造回流美国,减少依赖台湾,确保美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主导地位。美方的战略思维显然是将台积电视为美国半导体产业的一部分,而非单纯绿营所称的“合作伙伴”。

相较之下,绿营却将这一趋势粉饰为“深化伙伴关系的胜利”,政府高层频频强调台美半导体合作的重要性,却对技术流失、人才外移,以及供应链可能遭到分裂的风险只字不提。对支持者而言,这或许是一场台美产业关系的“里程碑”,但对质疑者来说,这更像是一场台湾被迫交出的“保护费”,用来换取美方的政治安全承诺。

如果台积电的投资能换来美方明确的安全承诺,或许台湾民众的观感会不同,这也是绿营的期待。然而,现实远比想象复杂。

台被迫交“保护费”

过去,台湾开放莱猪、采购美国军备,甚至已支付超过2800亿台币(约376亿令吉)备存帐金,却仍有1500亿美元军购案延迟交货,至今未获明确安全保障。

同样地,即使台积电投入技术与资金,美方承诺依旧模糊。这让人联想到美国对乌克兰的态度,而2月27日特朗普更公开拒绝承诺出兵保卫台湾,进一步加深对美台关系的疑虑。随着台湾对美经济与技术依赖加深,如何维持自身筹码,成为各界关注焦点。

蓝营学者批评,民进党似乎通过出卖台湾的利益来换取美国的支持,从而确保自身的选举优势,至于台湾的未来与人民的福祉,却似乎被抛诸脑后。不论政治立场如何,台湾人民最终都是这场交易中的最大受害者。

无论赖清德如何解释,台积电赴美扩张已是既定事实,对台湾的科技主权与经济安全影响深远。学者指出,政府应积极扮演产业捍卫者,而非被动迎合美方政策。台积电加码投资美国已引发台湾社会忧虑,未来如何在全球供应链重组下,确保台湾掌握半导体核心利益,将是赖政府必须回答的关键问题。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