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特朗普对华贸易战 《金融时报》:注定失败

(伦敦14日讯)“中国有能力应对特朗普的贸易战”。

4月13日,英国《金融时报》以此为题刊登评论文章,从三个角度论证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注定会失败”。

特朗普企图促使中国“在美国霸权前屈膝”

该文作是是国际咨询机构佳富龙洲(Gavekal Dragonomics)创始合伙人兼研究主管葛艺豪(Arthur Kroeber)。

他认为,尽管美方为其施加关税找了不少经济上的理由,但事实上特朗普对华挑起新一轮贸易战的目的就在于施展个人权力,促使中国等“在美国霸权前屈膝”。

文章指出,特朗普声称,他的关税政策是为了打击所谓不公平贸易行为、消除贸易赤字、重振美国工业以及对抗中国,但实特朗普的主要目的在于“积累并施展”权力——这包括摆脱全球经济秩序对美国“单边行使权力”的限制,尤其是摆脱总统个人权力受到的限制——而关税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工具。

文章认为,特朗普之所以偏爱关税,原因有二。第一是他过去几十年来一直相信,世界其他国家会不惜一切代价换取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

第二个、也可能更重要的原因是,关税是美国总统少有的,可以不经国会批准就能行使的权力。

“特朗普最想要的是显示主导地位,迫使各国屈服。”

葛艺豪认为,大多数国家明白,特朗普的顾问们为合理化关税提出的各种经济理由不过是障眼法:“只要特朗普还在掌权,美国就是靠不住的,任何理智的领导人都不会加入他对中国的‘徵讨’。”

关税大棒比想像的要小得多

葛艺豪表示,特朗普对华贸易战将会失败的第二个依据,上周美国国债遭投资者大量抛售后,特朗普在“对等关税”问题上退缩,这表明债券市场决定了他的关税大棒的大小,而这根大棒其实比他想像的要小得多。

此举导致特朗普失去了贸易谈判的筹码,他不能再次提高关税,因为国债市场会再次暴动。

特朗普对华贸易战“注定会失败”的第三个原因,则在于中国自身的韧性。

文章分析,从表面上看,中国失去了其最大出口市场之一,但事实上,中国已经做好了与美国打一场经济消耗战的充分准备。

一方面,对美出口的损失,可以通过拉动内需来弥补;另一方面,过往经验证明,“没了美国进口,中国也能过得很好,长达五年的出口管制让中国在没有美国技术的情况下也能制造出好东西”。

对于市场担忧人民币贬值,文章认为,如果中国能出台令人信服的举措刺激内需,将吸引资本流入,支撑汇率。

美国通胀恐更高

与此同时,由于对中国消费品征税,美国将面临更高的通胀率。

葛艺豪指出,美国对中国工业投入品的依赖是中国对美国零部件依赖的三倍,且投入成本上升已经开始损害企业投资。

总体而言,在葛艺豪看来,中国的内需问题可以通过更好的宏观政策来解决,而美国要面临的是供应衝击和可能的滞胀(即经济停滞和高通胀同时存在),这只能通过经济制度变革来解决。

“如果特朗普对华新一轮贸易战的目的是让北京在美国霸权前屈膝,那么结果只会是沮丧和失望。”

新闻来源:星岛网

 

 
 

 

反应

 

要闻

5.05召开国会特别会议 安华:辩论美国关税

(布城22日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证实,国会下议院将于5月5日召开特别会议,以辩论美国对大马征收对等关税课题。

他今日出席首相署开斋节茶会,受记者询问时作出简单回应:“是的,在5月5日(召开特别会议)。”

昨日有媒体报道指出,首相署已发出有关通知,说明这次特别会议是让朝野议员能针对美国关税课题进行辩论。不过,数名议员受询时表示仍未收到召开特别会议的通知函。

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长东姑扎夫鲁将在本月24日访问美国华盛顿,并在为期2天访问期间会晤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代表贾米森和其他相关政府官员,讨论美国征对等关税课题。

届时大马代表团也将与一些商会、企业和利益集团会面,阐述大马立场和内阁的反馈。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4月2日宣布对包括大马在内的数十个国家及地区征收高额关税。不过,随着股市暴跌,他之后转变态度,宣布除了中国之外,对其他受影响国家暂缓征税90天。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