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纽时分析2因素 特斯拉在中国失宠

(华盛顿14日讯)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正遭遇本土电动车品牌的强势竞争,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因价格、设计、技术等因素,更倾向于选择中国品牌。

《纽约时报》指出,尽管特斯拉仍被视为高端品牌,但其自动驾驶技术进展缓慢,且价格相对较高,使得越来越多消费者转向价格仅为特斯拉一半的本土品牌。业内人士预计,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可能仅能维持两到三年。

比亚迪销量猛增 小米等品牌受青睐

中国一直是特斯拉除美国外最重要的市场,过去几年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近三年比亚迪的年销量每年增加约100万辆。比亚迪的成功部分归因于其价格更具竞争力,同时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发展。

在北京工作的刘洁原本将特斯拉列为购车首选,但在试驾几款中国品牌电动车后,最终选择了小米的一款运动轿车。小米原本是一家消费电子企业,以智能手机、家电等产品闻名。

“小米更时尚,”刘洁表示,“特斯拉对我来说太普通了,满大街都是Model Y。”她还提到,自己购买的车型价格仅为特斯拉的一半。

许多中国消费者愿意为更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支付额外费用,而特斯拉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力正在减弱。由于政府监管限制,特斯拉此前未能在中国市场推出与美国相同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

经过多年努力,特斯拉上个月终于获准向中国车主提供一个简化版本的自动驾驶功能。然而,该功能仍低于美国版的“完全自动驾驶”(FSD),且车主需要额外支付6.4万人民币进行升级。

市场趋于饱和 特斯拉竞争力或难维持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另一个挑战是整体需求下滑。目前,所有品牌的汽车销量均呈放缓趋势,许多经销商表示卖车越来越难。

“两年前市场还不错,但现在已经接近饱和。”上海一汽大众经销店的销售人员陈家明表示,“特斯拉在中国的竞争优势最多还能维持两三年。”他认为,与比亚迪等本土品牌相比,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已不再领先。

在极狐汽车的销售门店,销售人员夏丽芳也观察到,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国产品牌。“特斯拉和比亚迪依然是最受信赖的品牌,但90后、00后更愿意尝试新品牌。”她说。

随着中国本土电动车品牌的崛起,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特斯拉未来在中国的市场地位仍充满挑战。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反应

 

国际财经

避开特朗普对中国关税 苹果拟改从印度出货

(华盛顿8日讯)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新一轮对中国商品加征重税的政策,苹果公司计划在短期内调整供应链布局,增加从印度出口至美国的iPhone数量,以减少对中国制造的依赖。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导,苹果此举主要是因应近期川普政府大幅调升对中商品的关税,其中最新一波就高达34%,再加上年初实施的20%进口税,对以中国为主要生产基地的苹果来说冲击不小。

报导指出,iPhone占苹果营收的一半,且主要在中国生产,这项改由印度出口的调整仍属暂时性措施,苹果目前正设法争取关税豁免,就像川普第一任期时曾对部分产品开放免税一样。

苹果现阶段尚未发表任何官方评论。

 摩根大通(JPMorgan)的分析师评估称,如果苹果无法获得豁免,公司可能需要将产品售价提高约6%,以抵消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 ​

此外,苹果此前曾承诺在未来四年内向美国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包括在亚利桑那州建设先进芯片工厂等项目。 ​这一承诺可能有助于苹果在争取关税豁免方面获得支持。​

然而,分析师指出,尽管苹果正在努力将部分生产转移到印度,但其供应链仍主要依赖中国。 ​

新闻来源:联合新闻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