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莱德拨58.5亿留才 每位新员工获440万
(纽约5日讯)拉里·芬克在一年之内斥资约250亿美元(约1100亿令吉),将贝莱德塑造成基础设施和私人信贷领域的五大参与机构之一。
现在,他专注于留住为公司开疆辟土的最新健将。
在今年收购私人信贷公司HPS Investment Partners和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之余,贝莱德拨出13.3亿美元(约58.5亿令吉)用于留才,每位新进员工约100万美元(约440万令吉)。
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拉里·芬克创纪录的收购潮得到回报。
长期以来担任总执行长的拉里·芬克,现在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在小型私人公司建立职业生涯的交易撮合者有理由留在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
Evercore ISI的Glenn Schorr周二在一份报告中写道,虽然比起花10年有机地构建,这条路能够更快地推向市场,但随着资金、权力和整合问题逐渐浮现,在执行上确实会带来风险。
贝莱德已成为最引人注目的资金管理公司,采用的另类策略是由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Inc.、黑石和KKR&Co.等公司所主导。
渴望主导公私信贷
72岁的拉里·芬克渴望主导公共和私人信贷市场,提供保险公司、退休金、富裕客户和主权财富基金梦寐以求的另类资产类型。
他从一开始就提出贝莱德股票、巨额留才计划以及对公司策略的发言权等优厚条件,希望拥有这些另类资产专业知识的新同事能够融入贝莱德。
“整合从我们的第一次对话就开始了,甚至在我们给出估值之前就开始了,”拉里·芬克周二在宣布HPS交易后告诉分析师。
不惧陷入舆论漩涡 长和继续推进港口交易

巴拿马第二大城市科隆港口的货船在装卸货柜。
(香港26日讯)知情人士称,长和将两个巴拿马港口出售给贝莱德牵头财团的计划正按期进行,表明谈判尚未因中国官方对该交易的不满而中断。
知情人士表示,有关各方目前正在敲定尽职调查、税务、会计和其他交易条款,仍力争按计划在4月2日前签署最终协议。因讨论事项不公开,知情人士要求匿名。
知情人士说,涉及巴拿马港口和长和其他41个港口的交易均在推进。如果交易完成,该公司将获得190亿美元(约841亿令吉)的现金收益。
长和股价周三上午在香港市场一度涨3.9%。
根据交易所公告,长和与贝莱德牵头财团进行的谈判为独家,磋商为期145天。上述人士称,这几乎没有给其他潜在竞购者,如中国国有企业,留下参与谈判的空间。
一位贝莱德发言人不予置评。长和没有回复置评请求。
长和的港口出售交易由高盛银行家安排,最初被投资者誉为96岁的李嘉诚退出一项动荡业务的有利之举。但中国方面对这项交易的不满给这位亿万富翁带来了压力。特朗普此前声称美国要从中国手中拿回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
中方称或危及国家安全
彭博本月早些时候报道,虽然即将出售的港口不在中国或香港,但中国多个政府机构已按高层指示,研究这笔交易是否可能危及国家安全或违反反垄断规定。
在上周的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及此事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没有对交易专门发表评论,但表示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正当权益的行为。
《大公报》上周五发表评论文章,奉劝参与出售巴拿马港口的有关企业和人土停止交割。文章称,该交易的后果是导致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受损,“一国两制”方针的最高原则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该交易直接违背该项原则性条文。
长和是一家在开曼群岛注册的公司,保留了在香港和中国内地的港口。虽然大中华区的业务仅占该集团总收入的12%左右,但它们可能成为中国有关部门调查或其他处罚的目标。
港澳办稍早曾在其网站转发一篇《大公报》的文章,文章抨击长和“没有腰骨的跪低”,漠视国家利益。香港特首李家超也对此发表看法,称任何交易都须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港府会依法依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