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趁房市低迷大量囤地 中国部分发展商走出低谷

(北京1日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整体复苏虽然缓慢,但仍有一些房企近期在土地市场和资本市场双双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地产企业走出持续多年危机的探路前锋。

绿城中国的股价自去年9月中国宣布一揽子重磅刺激措施以来一度翻倍有余,尽管近期追随大盘回调,仍积累了逾70%的涨幅,中国金茂同期也涨逾70%,建发国际涨约40%,远超彭博行业研究中资地产股指数的涨幅。碧桂园、中国奥园等部分陷入债务困境的房企股仍陷跌势。

房价趋稳

绿城和金茂都拥有央企股东,建发国际则背靠厦门市属国有企业,国资背景使其具有更强的融资能力有助于避免债务危机。同时在行业低迷之际,国有开发商通过在中国主要城市积极囤地,押注这些城市能够率先受益于市场复苏。

“专注于核心城市的开发商可能正处于上升期,”Jefferies经济学家陈书劲(译音)认为,“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房价趋于稳定,土地交易也已出现逆转;预计其中一些城市的新项目内部收益率正在改善。”

在政府祭出多项刺激政策以重振楼市之后,国资背景的开发商开始以溢价购买土地,今年的土地买家中就包括绿城中国。

克而瑞地产研究周六的报告显示,土拍市场缩量升温,核心城市延续高热,3月土拍平均溢价率已经重回2021年高位。

彭博行业研究分析师克里斯蒂洪(译音)在早些时候的一份报告中写道,绿城拥有79%的可售资源都在一二线城市,在2024年的土地投资额也领先于同行,因此绿城更有能力从任何进一步的宽松政策中捕捉大城市的复苏机会。

根据克而瑞数据,绿城今年以来在销售榜位列第三。

随着通缩给中国的经济前景带来进一步的压力,2月房价跌速加快。低迷市场加剧房企的两极分化,彭博行业研究报告称,出于对部分预售房无法如期竣工的担忧,购房者今年可能会继续转向国有开发商项目和二手房市场,中国大多数城市取消限购也预示着需求可能向较大城市转移。

逆风下彰显韧性

部分国资背景的房企最新财报展现出行业逆风中的韧性,金茂宣布2024年净利润10.6亿人民币(约6.47亿令吉),较上年扭亏为盈。在此前公布业绩预喜之后,该公司获得摩根大通、汇丰、高盛等机构上调股票评级。

绿城中国上周宣布董事部主席换人,触发股价一度大幅回撤。但在公司公布因一次性的资产减值导致去年净利润下降49%以后,彭博汇总的四位分析师的预测均值显示,公司今年净利润料上扬97%。

瑞银上个月将绿城中国的股票评级从中性上调至买入,并将其2025年合同销售预估从同比下降调整为增长10%、上调未来两年的盈利和利润率预估。

绿城拥有“灵活的土地储备结构,杭州和成都的土储份额较高,2024年积极收购土地,”瑞银指出,“公司将受益于核心城市的销售复苏。”

建发今年以来在北京、杭州、成都等城市大举拿地,且上周在杭竞得的土地刷新了杭州土拍市场楼面单价新高。建发此前还以两倍于起拍楼面价的价格斩获了成都一块土地。成都二手房价格已连续五个月攀升,是统计局跟踪的70个城市中的最好表现之一。

 

 
 

 

反应

 

财经新闻

陈泓缣今年赴成都重庆 考察棕油产业合作潜力

(吉隆坡22日讯)种植及原产业部副部长拿督陈泓缣计划在今年访华,前往成都、重庆等地考察棕油产业合作潜力。

他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马中合作成果丰硕,中国市场在推动大马棕油等关键产业发展方面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马中高层频繁互访,不仅加强了政治互信,也推动了经贸关系在多个领域的拓展与突破。大马始终高度重视与中国的关系,双方保持着紧密而积极的交流。”

他还说,随着东盟-中国自贸区建设持续推进,各类贸易优惠政策与便利化措施不断升级,而他计划在今年访华考察棕油产业合作潜力,进一步拓展与中国西部地区的经贸联系。

去年,马中双边贸易额高达2120亿美元(约9271亿令吉),比两国建交时增长近千倍。中国也已连续16年成为大马最大贸易伙伴。

作为全球主要的棕油出口国,大马对中国市场尤为重视。

去年,大马向中国出口的棕油及相关产品总额达105亿7000万令吉,占据对华大宗商品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