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言商

大树底下的小蘑菇/林俊聪

作者:拿督威拉林俊聪/中总中央理事;环境、社会及管治组副主任

慕达(MUDA,3883,主板工业股)是我父亲和叔叔们千辛万苦打下的江山,子承父业,是一项使命,是我从小就有的信念。

或许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想依靠自己的双手闯出一番天地,但守业是我甘之如饴的,这个责任更大,也更重。

早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就已有了接班的想法,在美国完成经济系学士后,我到英国修读法律,在1989年获得英国林肯寺专业律师文凭。

回国后就在隆雪中总前副会长苏天明律师的律师楼实习,那时候也是他把我带进隆雪中总的法律组,从而开始了我在中总的生涯。在我取得马来西亚专业律师资格不久后,父亲就让我回到慕达就业。

慕达旗下有两个主要业务,分别是造纸业和纸箱业。我初入造纸业的时候,头衔挂的是“法律顾问”,但工作主要是负责销售,除了本地市场,当时我也在澳洲、纽西兰、中国、香港、孟加拉等地方出差去推销。

我加入慕达的时候是1991年,慕达纸业的销售网已经形成,一切都比较顺遂,跟着营业总经理去推销,直到5、6年后总经理另谋高就,我就接任了这个职位。

法律知识派上用场

很多人会问我说,从法律专业转去制造业不会很浪费吗?其实,法律的专业知识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公司的业务都会涉及到法律,例如收购、合并、买卖合约、贷款合约等,这时候我的法律知识就派上用场。

我们身在其中,是最了解公司的,可以直接和律师要求列明我们要纳入的条文、提醒他哪些条件或许对我们不利等等,事半功倍。

来到2004年,负责纸箱业的二叔因健康因素留在家中休养,我临危受命,被调去负责纸箱业。尽管那时候我已经在慕达有13年的光阴,但因为多是跟着三叔在造纸业,所以我对纸箱业的运作完全是一窍不通。

一时之间,3家在雪兰莪和南马的纸箱厂交到我手上,更甚的是,这3家纸箱厂是处在亏损的状况,对于当时年仅41岁的我来说,肩负着每月亏损整百万令吉的纸箱厂,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那时候,纸箱厂的耗损率是超过20%,而我连纸箱业的损耗率标准是多低都没搞清楚。屋漏偏逢连夜雨,其中一家纸箱厂的总经理辞职了,而另一家的总经理也是新上任,大家都需要重新去探索。

当时这个挑战能成功解决,就是靠团队的合作,大家都尽心尽力,包括向供应商探听,与其他同业交流等,收集到有关资讯,了解业界标准。

但是,这只是第一步。了解到问题所在后,我们开始讨论如何提高产能和品质,减低损耗。3家工厂的负责人就一直互换信息,分享彼此测试的成果,整个过程花费了两到三年的时间,才把制作的速度和耗损率优化到一个标准水平,转亏为盈。

如今纸箱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从当初的4家,逐步扩展到今天的7家,而我们还是不断地研发和优化流程,包括到海外考察,积极提高生产。

管理者须先知先觉

至于管理方面,我本身倾向教练式的管理。我喜欢和大家一起讨论,去指导和指点管理层的缺点和差错。这样的管理方式起初并不被看好,因为老一辈们都对我们还没有信心,他们的顾虑会是,一向来他们所奉行的一套管理方式,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可是一旦我们去改革,出了什么大问题怎么办?

不过,时间就是最好的证明,当我们事业不断扩大,父辈们自然就会对我们有了信心。后期的时候,我父亲忙于中总和潮州会馆的会务,就把慕达的事业交到我手上,而我也在50岁那年,获擢升为集团副董事经理。

未来,慕达集团也会跟着全球走势永续发展。目前,慕达是获得森林管理委员会(FSC)的认证,不仅企业本身达到合格的水平,产品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要通过严格审核。此外,我们也在北马纸厂安装了北马最大的太阳能板,自供自给,满足工厂的部分用电需求。

身为企业的管理者,我认为必须要“先知先觉”,提早做好一些策略规划,给下属一个明确的方向和走势,未雨绸缪,否则后知后觉只会坐以待毙。

如今RCEP已经兵临城下,面对海内外更大集团的竞争,我们必须找到自己的利基市场。我始终认为,在森林里的大树底下,小蘑菇也有生长的余地。

我期许,在全体员工同心协力下,集团可在2024年达到20亿令吉总营业额的目标。

视频推荐:



反应

 

财经新闻

低息贷款·可减税省电费 中小企应装太阳能板

(八打灵再也9日讯)随着传统电力成本越来越高,马来西亚许多中小企业已经开始使用绿色再生能源,尤其太阳能,每月可节省的电费高达数千令吉。

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公会总会长陈芳心说,政府已给税收减免,鼓励再生能源及绿色技术,况且,银行提供低息贷款给予有兴趣安装太阳能的企业。

他对英文《星报》说,太阳能电池板与10年前相比,已没那么昂贵。无论如何,很多中小企业仍然对太阳能好处不甚了解,因此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公会积极推广,以鼓励更多企业公司采用。

他以自身食品厂为例,在2021年只是部分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每月电费节省3000令吉,或约3.4%电费成本。

他说,因24小时启动冷库电力,冷冻食品厂电费每年超过100万令吉,但去年采用太阳能后,电费成本降至96万令吉。

减少依赖传统能源

“我打算在厂全面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估计一年可节省6.7%电费。”

他说,采用太阳能是正面趋势,可为企业带来好处,包括节省成本、甚至具有社会责任感及永续发展机构的声誉。同时,可让企业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从1月1日至6月30日,政府通过不平衡成本转嫁(ICPT)机制,调高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中等及重用电力商业用户的电费,其附加费为每千瓦时收取20仙。

林俊聪:技术改进成本降低

慕达控股有限公司集团董事经理拿督林俊聪说,随着太阳能流行及技术进步,安装成本也相对降低。

他说,在过去10年里,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寿命显着增加,致使它成为企业更可行及具成本效益的选择。

“10年前,太阳能电池板使用寿命仅12年,8到10年才能收回成本,因此不值得投资,但如今,太阳能电池板使用寿命约25年,在安装第5年已看到回报。”

因此,他促请政府采取措施推广太阳能电池板。

市场竞争力提升

Tera Va 私人有限公司董事经理梁哲民说,在过去10年,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降约70%至80%,这主要是技术及制造工艺进步,及市场竞争力提升所致。

他说,更多企业表明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意愿,在今年1月及2月,相关咨询倍增。

“太阳能是一种不需要燃料的可再生能源,这对减碳及减少对能源依赖者,是不错的选择。”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