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能贞布拉垦殖区食品生产区
害虫袭玉米农民亏损

(昔加末20日讯)丁能贞布拉垦殖区食品生产区的谷物玉米遭草地贪夜蛾(又称秋行军虫)入侵,农民面对严重亏损。
掌管柔州宗教、农业与乡区发展事务的州行政议员托斯林今日巡视该产区时指出,经柔州农业局种植生物安全部的监督和调查,草地贪夜蛾是分阶段破坏贞布拉垦殖区的谷物玉米,导致玉米粒呈黑色,树叶有孔且不健康。
托斯林说,该区总面积为20.23公顷,种有8万3333棵玉米树,害虫的入侵造成数十吨收成受影响,损失约数万令吉,不过由于收成需要等到8月和10月,因此确凿损失有待估计。
“巴口区农民组织会与农业局合作,在受影响区喷洒药物控制害虫继续蔓延。”
草地贪夜蛾侵蚀
他说,草地贪夜蛾侵蚀情况,在我国并非首次发生,首波害虫侵蚀发生于4月22日,约8.09公顷范围的玉米地受影响;第2波发生于5月8日,约8.09公顷玉米地受影响;最新一波害虫侵蚀发生于6月11日,受影响范围约4.04公顷。
他透露,玻璃市朱宾在3月时也面对类似情况造成损失,相信是源自从邻国进口的谷物种子受感染。
书到用时:草地贪夜蛾大量啃食农作物
草地贪夜蛾,学名为Spodoptera frugiperda,别称有秋行军虫(Fall armyworm)、秋粘虫、草地夜蛾。
在农业上,这类蛾属于害虫,其幼虫是以玉米和水稻为主食,它们也会大量啃食其他农作物例如甘蔗等,造成农民的损失。
它的繁殖能力强,会因应气温的提升而加速,一年可繁衍数代,一只雌蛾可产下超过1000颗卵。
侮辱他族的儆戒/许世平

有个烤玉米摊的小贩贴通告示众,表明他拒卖玉米给特定族裔;结果巫青团长拿督阿克马竟然“仗义执言”,狠批说就算涉及侮辱别的族裔的人道歉了,也要对涉案者采取法律行动。
结果该名摊贩“道歉”后,仍被提控,还被罚款400令吉以示儆戒。
可是,事情有了结了吗?其实,要问何以在吆喝叫卖的市井小贩,会有种族歧视的偏见呢?
其实,问题不就是政客的蜂起,习惯用语尖酸刻薄,用词颠倒是非,用心用力诋毁,助长起来的歪风。
政党领袖先端正态度
因受到影响,就会心存偏见,就会通过有色、凹凸的镜片来看东西,就会以狭隘的观念和偏见去看待别人、对待别人、贬低别人,还散播仇恨。
就算制订规范指南,增设特定事务部长,都未必有实际效益。
其实,政党领袖还须先端正态度,以身作则,要正确看待种族宗教问题,并以宽广的胸怀去对待每个人。
纷纷扰扰的世界不就充斥着隔离、冲突和动乱,歧视政策阻断人际的交流,宗教仇恨激发各种血腥报复的悲剧,历史的暴力与创伤却一直都没法制止和平息。
国际社会组织提倡消除一切种族歧视宣言,或鼓励制订以人权公约为行政纲领的政策,以遏制种族宗教纷争问题。
像新加坡为维护种族和谐与社会的多元性,制订《维持种族和谐法》,马来西亚也有人建议制订《反种族歧视法》,以取缔任何导致种族宗教分裂的极端言论。
法规管制属压抑手段
可是,法规管制是一种压抑手段,只是将问题在一种噤声状态下暂时封存起来。
独立迄今60多年,民族的融合与团结依然难以实现。
两年前美国的全面数据平台Index Mundi公布“世界最种族主义国家”排名榜,马来西亚名列第二,仅次于南非,的确让人甚感愤慨、悲叹。
问题的症结在于仍有好些政党惯用种族宗教的话语权,维系自身的政治影响力,固定结构性的权力,去影响国家公共政策,导致情况愈变糟糕。
真正要消除观念分歧与矛盾冲突,就是要打破疆界、壁垒,消除障碍,只有建构相互尊重与互相依赖的关系,接纳彼此为人类大家庭的共同身分,才是马来西亚的全民共识。